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宁德晚熟龙眼水南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热处理结合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对水南1号龙眼保鲜效果的影响。在50℃热处理10min基础上,分别设置辐射剂量20、25、30、35J·m~(-2)紫外灯照射,以不进行热处理以及无紫外线照射为空白对照,置于25℃条件贮藏,通过测定各处理龙眼果实失重率、相对电导率、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Vc含量,确定水南1号龙眼的最佳保鲜方法。结果表明:50℃热处理10min结合照射辐射剂量30J·m~(-2)的紫外线,能够有效地抑制龙眼果实失重、丙二醛(MDA)积累、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的上升,同时缓解果实可溶性糖、还原糖、TSS和维生素C的消耗。综上表明,50℃热处理10 min结合照射辐射剂量30J·m~(-2)的紫外线能够有效缓解水南1号龙眼果实的衰老,具有延长贮藏期、持久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热处理对采后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最佳的热处理温度、时间,通过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温度(40、45、50、55℃)热水处理2、5、8、10 min对采后紫果西番莲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5℃热水处理2 min延缓了西番莲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延迟了西番莲果实后熟进程。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对红肉火龙果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肉火龙果品种"金都一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45、50、55、60℃)热水处理果实10 min后,冷激15 min。常温条件下,测定失质量率、病情指数、可溶性固体物(TSS)含量、果皮厚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花青苷含量、抗氧化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0℃热处理能有效延缓采后红肉火龙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质量率的下降,抑制了果实中SOD、POD活性的下降,延缓了花青苷的降解速度以及抗氧化活性的降低,有效地提高了红肉火龙果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仲丁醇(2-butanol)对龙眼采后品质、抑制褐变和衰老的影响,为维持龙眼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0.05%仲丁醇处理对龙眼低温(4℃)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果皮失水率、褐变指数、果肉自溶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定量酸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仲丁醇处理能抑制龙眼果实失重和果皮水分损失;从贮藏的第5d开始,仲丁醇处理可延迟果皮褐变和果实自溶;在第15 d后,仲丁醇处理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和可滴定酸的产生(P<0.05);此外,仲丁醇处理能延缓龙眼果实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结论]适当浓度的仲丁醇有助于维护龙眼采后果实品质,延缓果实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UV-C)采后处理对牛角椒果实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牛角椒的短期贮运保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牛角椒"大果99"为试材,以波长254 nm普通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分别照射350,450,500 s,即辐射剂量分别为0.7,0.9,1.0 kJ/m2辐照牛角椒果实,以不照射为对照(CK),室温下(25℃左右)贮藏21 d,筛选最佳辐射剂量;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剂量对牛角椒果实进行辐射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牛角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叶绿素含量、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控制牛角椒果实腐烂和失重的最佳UV-C处理剂量为0.9 kJ/m2,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0.9 kJ/m2UV-C处理的牛角椒果实在贮藏15 d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V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0.9 kJ/m2UV-C处理可有效保持牛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抑制呼吸速率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减少MDA的积累;贮藏期内0.9 kJ/m2UV-C处理果实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明显升高。【结论】0.9 kJ/m2UV-C处理可以有效地延缓牛角椒果实的采后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热空气处理对采后梨枣软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梨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热空气处理1 h后(5±1)℃贮藏条件下对枣果软化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枣采后贮前短时间热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枣果的硬度和vC含量,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PPO活性,从而延缓果实软化与褐变。但热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热水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哈密瓜热处理的温度及时间,为哈密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哈密瓜(Cucumis meloL ssp.melo Pang)西州蜜25号为试验材料,热水处理温度分别为50、55和60℃,热水处理时间分别为1、3和5min,研究热水处理对采后哈密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SSC)、相对电导率、维生素C(VC)含量、病害指数、好果率及商品率的影响.并以28 d哈密瓜果实病害指数为测定指标,采用miscellaneous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不同温度、时间对哈密瓜果实病害指数的影响,确定最佳组合条件.[结果]热水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延缓哈密瓜果实硬度、SSC、VC含量的下降,抑制相对电导率及病害指数的上升,保持哈密瓜果实的好果率及商品率.其中以55℃、3 min,55℃、5 min及60℃、3min处理较适宜.[结论]热水处理最佳条件为:55℃、3min,其在贮藏第16 d果实硬度、SSC、VC含量分别较对照高50.2;、36.8;和14.5;,相对电导率较对照低15.5;;贮藏第28 d果实病害指数较对照低55.0;;贮藏第20d好果率及商品率分别较对照高200.0;、42.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能够延长葡萄贮藏时间的适宜处理温度.【方法】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45,50,55及60℃下浸泡2min,用葡萄专用PE包装袋包装,(0±1)℃冷藏库中贮藏,每隔10d统计一次好果率,每隔5d进行一次酶活测定.【结果】45℃处理2min可以明显抑制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并且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贮藏期间的活性.55℃以上温度处理会加快果实腐烂.同时,越高的处理温度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55℃处理2min可以提高果实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结论】适宜温度的热处理可以抑制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和病害发生,‘无核白鸡心’采后适宜处理水温为45℃.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鲜切生菜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5,45,55 ℃的热水分别处理鲜切生菜1,2,3 min,研究4 ℃、湿度85%~95%贮藏条件下11 d内,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对鲜切生菜呼吸速率、含水量、VC、叶绿素含量、褐变潜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热处理(除55 ℃ 2 min、3 min外)均能不同程度地延缓水分、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抑制呼吸速率及PPO活性,维持较低的褐变潜力,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至贮藏期第11 d,55 ℃ 1 min热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呼吸速率仅为(CO2)270.43 mg/(kg·h),含水量仍高达96.77%;以鲜重计VC含量为5.81 mg/g,叶绿素含量为1.34 mg/g,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褐变潜力和PPO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0.098 UA/g和16.19 U/kg;感官品质仍有7.67分,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45 ℃ 3 min 和35 ℃ 3 min热处理对保持鲜切生菜的品质也具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次于55 ℃ 1 min;而55 ℃ 2 min、3 min热处理会对鲜切生菜造成伤害,加速腐败进程,不适于鲜切生菜保鲜,即以55 ℃ 1 min热处理鲜切生菜的生理品质及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热空气处理对冷藏草莓果实品质与生理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0—60℃热空气处理30min对4℃冷藏“丰香”草莓果实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40℃热空气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的积累,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硬度下降,同时抑制草莓果实的呼吸速率,降低草莓果实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纤维素酶活性,同时降低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有利于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剑锋  梁和  韦冬萍  孙传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86-3987,3989
在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以储良龙眼为试材,作了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0.3%KH2PO4、0.3%KH2P04+1%CaCl2、0.3%KH2PO4+0.2%H3803溶液3次,可显著增大成熟龙眼果型、提高果实组织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并促进果实组织对Ca、B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果实组织K含量;在30±2℃条件下贮藏,三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可见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于提高龙眼果实的品质与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辐照+低温冷藏"处理对龙眼鲜果贮藏期及其对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达到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并调节市场的目的。[方法]试验采用0、0.1、0.2、0.3、0.4、0.5、0.6 kGy共7个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并将其置于3~4℃低温冷藏,研究辐照处理后低温冷藏对龙眼贮藏期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后,贮藏期可达41 d,并能有效地降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并提高好果率。其中,以0.4 kGy剂量辐照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了49.10%,好果率提高了19.93%。[结论]0.4 kGy低剂量辐照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可作为龙眼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龙眼果实采后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采后福眼龙眼果实在(20±0.5)和(4±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0±0.5)℃下贮藏2d,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加,果实易失重、衰老、腐烂和果皮褐变,贮藏后期果肉自溶;果肉可滴定酸和VC含量快速下降,总糖和蔗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而后期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比值先升后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4±0.5)℃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抑制果肉自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空气处理对冠玉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枇杷贮藏前,进行了24和48h38℃热空气处理,并检测在低温贮藏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失重以及皱缩等的变化。[结果]经38℃热空气处理24h后冷藏,能有效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有效降低失重率,抑制皱皮的产生,冷藏至30d外观仍保持光洁、风味较好。[结论]38℃热空气处理能有效保持冠玉枇杷的品质和外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磷脂酶D(PLD)抑制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性质的影响,为龙眼保鲜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用25mg/kg的PLD抑制剂正丁醇、仲丁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3-二磷酸甘油酸、Wortmannin、沙丁胺醇、色甘酸钠进行处理,分析在常温(25±0.5)oC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变化。[结果]仲丁醇处理后的龙眼果实褐变指数及自溶指数上升慢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果,果实失重率低于对照果;与其他抑制剂处理果和对照果相比,较好地保持了龙眼果实采后品质。[结论]PLD抑制剂仲丁醇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劣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延娟  董明  王强  吴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6-8638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热处理贮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翠"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热水处理果实,置于0-1℃冷库低温贮藏,定期检测呼吸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含糖量整体低于对照组;54℃热处理可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38℃热水处理8 min,可保持较高的猕猴桃果实硬度;38℃热处理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果实Vc含量损失相对较少。[结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不同组合都会对"皖翠"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的低温贮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马晶  黄玲  李学文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069-2074
[目的]以UV-C结合1-MCP对香梨进行处理,研究复合处理对采后香梨果实黑斑病发生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探讨UV-C结合1-MCP提高香梨采后抗病性可能机制,为采后香梨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室温下用1mg/kg浓度的1-MCP处理,24h后再进行紫外线UV-C处理,辐照强度为7.5 kJ/m2,辐照时间为39 min.对处理果实进行损伤接种黑斑病菌,放置于低温(-1℃)条件下贮藏,定期测量果实品质,以接种无处理果实作为对照.[结果]在整个低温储藏过程中,UV-C结合1-MCP处理的果实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果实.UV-C结合1-MCP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POD、PAL、CHT、GLU活性.[结论]UV-C结合1-MCP复合处理提高了香梨果实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了香梨果实黑斑病的扩展及发病率,增强果实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