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华 《杂粮作物》2009,29(2):137-138
辽宁省小杂粮主要是指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大宗作物以外的小豆、绿豆、黑大豆、青皮大豆、芝麻、糜子、谷子、荞麦等小宗作物。这些作物的共同特点是种植面积小、营养价值高、口味独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属秋大豆区北缘,过去不种秋大豆,无定型品种可供生产利用。本省南通地区历史上有玉米、黄、赤豆三夹种的习惯,但春玉米八月初收获,夏大豆要到十一月才成熟,由于作物共生期太长,玉米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大豆容易倒伏,产量不高。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77年用“以夏代秋”的方法开始探索试种秋大豆的可行性及寻求适宜的品种。1978年以后又发展为改间作为纯作,改6尺的宽行玉米为4尺窄行,夏大豆改为秋大豆的密玉米—秋大豆—三麦/蚕豆的新旱三熟制试验。通过生产示范和秋豆品种区域试验,肯定了秋大豆的增产作用、经济效益和本省淮南地区种植秋大豆的可能性。 本项研究在棉区进行了多年试验与大量示范。据1981—1983年31个点次1060亩统计,年总产平均为1180.5斤/亩。此外还有提高地力保后作物增产的效益。推广面积1982年为1.6万亩,1983年4万亩,1984年4.5万亩,累计约10.l万亩。以每亩平均增加收入17.6元计,迄今增加产值为177.8万元。今后的效益将随着面积的扩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春玉米后作秋大豆初步研究与展望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赵玉庭,罗 四川常年有麦、玉、苕三熟带状种植春玉米地1200万亩,根据光温条件,在麦、玉、苕三熟基础上,利用玉米收后到播种小麦的三个月间隙时间,种秋大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为了证明其实际可行性,并筛选出?..  相似文献   

4.
陈昭富  杨常林 《作物研究》2003,17(1):44-44,46
近几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汉寿县狠抓了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以旱粮生产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技术的推广,收到了明显效果。特别是春大豆/秋玉米/马铃薯种植模式(以下简称豆玉薯模式),由于具有经济效益高、产品销售畅、适合贮藏与加工、栽培技术成熟、田间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了普遍欢迎。1999~2002年全县累计调查豆玉薯模式种植面积17hm2,加权平均全年度三季作物每公顷总产量24840kg,根据当年市场价格核算,产值25338元,物化成本6971元,用工414个,净产值18367元,投入产出比为1:3.63,投工效益44.4元。三季作物平均比种植一季水稻(…  相似文献   

5.
南通地区人多地少,经济作物比重大,粮食销量有缺口,粮豆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发展大豆生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地区原有的大豆耕制,主要是春玉米间作黄、赤豆和春玉米间作春大豆。1978年开始进行蚕豆——密玉米——秋大豆三熟制试验,1980年在各县设立百亩以上的中间试验,1981年达到6000亩,1982年扩大到2万亩左右。本文就以“二豆一粮”三熟制在生产上的应用,谈对改革本地区大豆耕作制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春大豆翻秋留种对春大豆春播齐苗全苗具有较强优势,但产量较低,通过播期、密度、施肥等筛选,择其适用的配套栽培技术,产量提高到1500kg/hm^2,明确了春大豆秋播留种高产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7.
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秋旋耕起垄、秋深松旋耕起垄、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4种土壤耕作方式,进行田间大区试验,以探讨土壤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秋旋耕起垄和秋深松旋耕起垄出苗率高于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出苗率均达85%以上,秋整地大豆生育期间干重、根瘤重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春整地,秋旋耕起垄大豆根际微生物总数最多,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春顶浆打垄。秋季整地地下害虫——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危害率比春季整地低10%左右,春顶浆打垄危害率高达34.3%。秋整地大豆的灰斑病发生程度、籽粒紫斑粒率和虫食率均低于春整地,秋整地产量较春整地增产16%以上,从本试验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黑土平原区秋整地对连作大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大豆轮作与连作对黑钙土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连作减产是制约大豆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拟通过对大豆连作、大豆-玉米轮作和大豆-高粱轮作制度下土壤酶活性及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阐明大豆轮作与连作对土壤生物学质量的影响.测定了与土壤碳、氮、磷、硫转化有关的9种酶的酶活性(a-半乳糖苷酶、B-半乳糖苷酶、a-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脲酶、蛋白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芳基硫酸酯酶),以及β-葡糖苷酶、脲酶、蛋白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大豆.玉米轮作全硫量降低幅度最大;大豆-玉米轮作制度下土壤β.半乳糖苷酶、β-葡糖苷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与大豆连作相比有显著提高.大豆-高粱轮作制度下除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大豆连作外,其.它均与连作方式无显著差异.大豆-玉米轮作制度显著降低了β-葡糖苷酶和磷酸二酯酶的Km值,显著提高蛋白酶、磷酸单酯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Vmax值,以及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的Vmax/Km值.大豆-高粱轮作制度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脲酶的Km值,显著提高脲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Vmax/Km值.3种种植制度下,大豆-玉米轮作制度对酶活性的提高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
用“新芋4号”和“761—8”两个品种,采取春、秋两种不同方法留种的种薯,同一天春播在同一块地里,结果用春薯留种的“新芋4号”青枯病株率为零,亩产3694.1斤;同一品种用秋薯留种的青枯病株率为11.9%,亩产只1841.2斤。“761—8”用春薯留种的青枯病株率为1.7%,亩产2770.6斤;而用秋薯留种的青枯病株率为16.2%,亩产1182.4斤。青  相似文献   

10.
双季稻是湘潭地区稻田传统种植模式。为探索该地区稻田适宜粮食作物替代种植模式,在湘潭县易俗河镇比较了3种粮食作物种植制度(双季稻、早稻—秋玉米、春玉米—晚稻)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纯收入最高(16 347.7元/hm~2),其次是早稻—秋玉米(15 332.1元/hm~2),春玉米—晚稻模式总效益最低(14 260.8元/hm~2)。与双季稻模式相比,早稻—秋玉米模式经济效益下降不显著(降幅6.2%),人工投入少,且有水旱轮作的潜在优势,初步认为湘潭地区以早稻—秋玉米替代双季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6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秋深耕 秋施肥 春免耕(A1)和秋浅耕 秋施肥 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玉米增产为1009.5~1182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和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增产显著,每公顷玉米增产为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 秋施肥 春免耕) 玉米碎秆覆盖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达6508.5kg/hm2,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12.
1接菌物质的选择。用小麦、大豆、绿豆、高粱、玉米、棉子6种作为培养基的接菌体材料。将每种物质洗涤浸泡8~12小时,各煮片刻直到培养物煮的膨胀起来不裂开为好,然后分别和细沙按1∶2做成培养基。将做好的培养基装入瓶子的2/3即可,瓶口塞上棉球。在6.81...  相似文献   

13.
1接菌物质的选择用小麦、大豆、绿豆、高粱、玉米、棉子6种作为培养基的接菌体材料。将每种物质洗涤浸泡8~12小时,各煮片刻直到培养物煮的膨胀起来不裂开为好,然后分别和细沙按1∶2做成培养基。将做好的培养基装入瓶子的2/3即可,瓶口塞上棉球。在6.81~...  相似文献   

14.
生物调控技术对抗性棉虫的自控效应王合水,祁绍臣,刘秀改河南省尉氏县棉花办公室452170韩明保,戎惠民,史洪恩尉氏县农技中心1991~1993年在我县5个乡的5个村1900公顷棉田进行了棉花与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插花和棉田点种春玉米等种植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马铃薯秋播留种能减缓退化,提高产量,这是科学实验和大田生产证实了的。但是,农民很少采用秋薯留种,主要是秋季无霜期短,特别是中高山区春薯收获迟,秋直播发芽慢,出苗迟,烂薯多,缺苗重,浸种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大豆品种生态型及生态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文英  董明远 《大豆科学》1994,13(4):286-293
浙江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耕作制度复杂,春,夏,秋大豆生态型都有种植。春大豆生育期短,感光性弱,均为有限结英习性,籽粒以中小粒为主;夏大豆生育期长,感光性较弱至较强,有限结英习性品种约占一半,籽粒以大粒为主,秋大豆生育期短,营养生育期更短,感光性强,以亚有限和无限结英习性品种为主,籽粒以大粒为主。春,夏,秋大豆分布主要决定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据此,可将浙江省大豆生产区划分为:浙北春,夏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稻豆复种模式较常规双季稻种植模式的优势,于2022年在杭州富阳设置早稻—晚稻、春大豆—晚稻与早稻—秋大豆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与大田管理下,春大豆—晚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较双季稻模式提升63.3%,主要得益于晚稻产量的提高及春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早稻;春大豆—晚稻模式下晚稻干物质量较双季稻模式晚稻增加206.3%;早稻—秋大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双季稻模式提高51.0%,两种模式下早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秋大豆的经济效益高于双季晚稻。稻豆复种可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小麦/春玉米/秋玉米”要实现三熟公顷产19500kg(其中小麦3000kg,春玉米10500kg,秋玉米6000kg)的指标,必须做到品种选择瞻前顾后,管理措施优化配套。小麦宜选用矮秆、抗倒、早熟高产品种“南大016—2894”或扬麦9号;春、秋两季玉米均应选用株型紧凑、透光性强的中熟品种掖单13。在技术措施上注重间作共生期的综合协调,处理好当季增产与全年高产的关系。小麦播幅不宜过密,空幅应达到95~100cm;春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促进早熟高产;秋玉米宜适期早播,7月15~20日播种为宜,其出苗后与春玉米的共生期掌握在10d左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气候冷凉,非常适合马铃薯生产,随着国家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黑龙江省相继建立了一批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其中许多基地都在从事马铃薯脱毒工作,每年都生产出大量优质的脱毒种薯,而优质的种薯还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实用的栽培技术才能让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为此我们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适合黑龙江省脱毒马铃薯种植的高产栽培实用技术。1 轮作、选地、整地1 1 前茬大田作物以禾谷类作物为好如谷子、麦类、玉米。其次是高粱、大豆。前茬蔬菜田以葱、蒜、芹菜、胡萝卜、萝卜为宜。前茬是茄…  相似文献   

20.
旱地玉米秋施肥可有效地蓄积丰富的秋水供春用,改善土壤墒情,为玉米种子的萌动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秋施肥后,玉米苗全、苗壮,单位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秋施肥较传统施肥水分利用率提高0.5%~3.8%,增加玉米产量432.0~1003.5 kg/hm2,增加纯收入348.6~935.3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