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成效、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汾西县打坝淤地已有400年历史,20年来坝系农业得到迅猛发展,截至 1999年,已建成骨干坝 8座、生产坝(含谷坊)11 961座,淤成坝地0.35万hm2,坝地利用率达94%,人均坝地0.03hm2,个别地方人均坝地达0.1hm2。全县已利用坝地0.33万 hm2,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15.8%,而粮食产量却达总产量的 47%。实践表明,坝系农业建设在汾西县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汾西县在坝系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2):1-3
针对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设计无开拓性、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对坝系建设目标、建坝时序安排、创新工程设计、建立长效投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揭皮沟流域属渭河上的一级支沟。多年来共建各类坝库56座。建坝密度为0.51座/km~2。骨干坝与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2.7。结果表明:通过坝系建设,防洪能力提高,可防御2%频率的洪水。坝系工程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沙的利用平衡。同时,保收面积和保收能力逐年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措施;造林的贡献率居第2位,梯田的贡献率居第3位,种草的贡献率则最小。黄土高原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涉及七省(区)32条主要支流。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 m~3,新增坝地3333km~2,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6667km~2,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淤地坝工程在水土保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泾川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介绍了田家沟淤地坝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认为明晰产权、加强坝系管理是实现淤地坝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吕梁市多年来淤地坝的建设效益,针对坝系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强化对坝系建设的认识、完善坝系工程的前期规划、加大坝系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生物配套措施的实施、实行坝系运行的后续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8.
9.
李云树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9,(4):35-37
韭园充域40多年坝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防洪、拦泥、生产三结合的运用方式提供了合理的途径。从流域坝系建设得到的几点启示深刻表明,流域坝系建设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一项关键和不可缺少的措施,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从坝址选择、布坝密度、单坝高度、建坝顺序、坝系运行等方面,对河沟流域坝系布设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最优布设方案,为该流域淤地坝的合理布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与较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子洲县小河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坝系建设从50代初开始,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现存淤地坝47座,其中小型坝大多已淤满,流域防洪拦泥主要靠主沟中的骨干控制工程。调查分析认为,由于坝工程分布不均衡,造成骨干工程负荷过大,不利于坝系安全。为了充分利用流域内的水沙资源,进一步发挥坝系的拦泥、防洪和生产功能,小河沟流域的坝系建设,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坝系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田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建坝资源的综合分析,提出坝系工程布局原则,对设计的两个小流域工程布局方案,从工程建设条件、水沙控制能力、坝系相对稳定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介绍了方案比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坝系中单坝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上下游坝的防洪标准、枢纽组成、建设顺序、淤积年限等情况,才能保证坝系的安全和稳定。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牛越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1):28-29
1986年以来,山西省黄河流域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龙头的小流域坝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01年底,已有136条沟道形成了坝系,淤成坝地6007hm^2,预计年产值可达2800余万元,坝系建管的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产权制度改革,管理措施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吕梁市实施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经过近10a的建设,临县、方山和兴县的万安沟、六家沟等5条流域坝系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建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4):23-25
典型实例分析表明,小流域坝系建设时序安排如果先建设上游骨干坝,后建设下游骨干坝,淤积缓慢,坝地不能尽快利用,前期效益差。如果资金有保障,先建设下游骨干坝,利用拦泥库容未淤积前抵御洪水,拦蓄一定泥沙后再建设上游骨干坝,可以使坝地尽早利用,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坝系相对平衡系数(A_坝/A_流)局限性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系相对平衡系数,即淤地坝体系的淤地面积与坝系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之比,目前被用作衡量坝系所处平衡状态的量化指标。但由于它把一个三维坝系平衡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无法准确反映坝系流域地势高差并忽略了沟道坡度对坝系平衡的影响,因而具有地貌学方面的局限性;坝系相对平衡的实质在于坝系流域水沙产出通量、坝地水沙吸收储存与坝系工程拦排能力间的平衡关系,而坝系相对平衡系数仅表达了这一关系中的部分内容,在水文学方面具有局限性;坝系流域的平衡以库坝工程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基础,因而坝系相对平衡系数在工程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坝系流域的平衡或稳定,是一个基于全流域空间之上的综合性稳定,须从结构性稳定和生物性稳定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