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来确定有利储层,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地震属性有几百种,不同的工区地质背景不同,对地震属性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如何选取更适合实际研究工区的属性或属性组合,需要大量的分析和试验。以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三段砂体储层为目标,结合岩石物理特征、储层标定、模型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成果,提取了对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进行分析,对目标层的储层参数进行预测,预测效果较好,为该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塔东古城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埋藏深、分布复杂,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Gassmann方程对储层段进行流体替换,利用替换后曲线和原始曲线开展正演模拟,根据正演模拟结果分析鹰三段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储层进行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塔东古城地区鹰三段储层具有低密度、低速度和低阻抗的特征,地震响应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其有利储层主要集中在该研究区中部,以北北西向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在储层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核心是将地质模式与地震解释技术相互结合,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应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储层进行评价预测。红台地区的主力储层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厚度薄及横向变化快,给储层分布预测带来了较大困难,在地质研究基础上,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和神经网络3项地震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通过分析,精细刻画了红台地区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地震属性概念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关键步骤,结合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实际的地质情况,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对该区目标层Es2、Es3沉积体进行了地震属性分析,并将结果和沉积相进行对比,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取心及测井资料,通过交会图法对商河地区火成岩岩性进行了识别和划分,并结合层位解释结果建立了三维岩性模型。应用沿层切片技术提取了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Es_3~m)火成岩岩性切片,并根据火成岩岩相分类划分方案、火成岩横向接触关系以及剖面特征分析,对Es_3~m火成岩岩相进行了划分。分析了不同岩相火成岩储层发育程度与敏感属性的响应关系,分相带建立了属性融合公式。通过吸收系数、平均速度变化率融合运算预测了喷发相火成岩储层;通过吸收系数、累加应变量、火成岩厚度融合运算预测了侵入相火成岩储层。预测结果与试油、试采数据符合度较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四段纯下亚段发育滩坝砂岩油藏,已经探明地质储量近3×108t。滩坝砂岩油藏储层具有埋藏深、砂泥薄互层沉积、物性致密、描述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开发效果差,储量动用率低。以东营凹陷南坡樊159地区为例,开展坝砂发育区预测研究,应用地震拓频、属性降维等物探技术寻找油藏甜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樊159地区主要存在樊159、纯113和纯斜103共3个坝砂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华娟 《农技服务》2009,26(3):164-164
通过运用线性回归法,对某水文站历史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以年降水量为自变数X,年最高观测水位值为依变量Y,求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找出年降水量与年最高观测水位关系,再根据气象部分关于年降水量的预测值,即可预测出来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期为防汛抗旱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储层厚度预测精度,首先根据实际数据建立正演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然后采用地震剖面识别、宽带约束反演、矢量属性3种方法对正演模拟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3种方法下的储层厚度预测精度。同时,在理论正演数据中加入噪声,研究这3种方法对噪声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剖面识别和宽带约束反演方法在预测储层厚度时抗噪性较好,而矢量属性方法则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要求较高。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塔里木哈得地区,得到基于宽带约束反演和矢量属性方法预测的研究区内储层厚度平面图,并给出了储层段尖灭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较深、非均质性强的地区,采用常规的波阻抗反演效果不好。基于时频分析的分频技术,能够细致研究时变地震信号,进而对储层进行预测。首先利用时频分析结合地震相研究沉积旋回变化,然后在研究频率振幅域与岩性的敏感性、频率能量与岩性交会性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分频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时频分析与地质沉积中的层序旋回符合较好,中频时振幅谱与砂岩相关性好,分频结果显示振幅能量分布与单井时频分析结果、地质沉积相认识符合度较高,说明利用分频技术进行储层预测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灰色线性回归在冬小麦产量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德祥  孙惠合  汪顺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37-11338
针对农作物产量序列既有线性趋势又有大幅波动的情况,用直线回归残差分离原始序列,构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对宿州冬小麦产量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了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对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山东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具有重大意义.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方法对山东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对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BP神经网络平均预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且各期预测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稳定,但随时间推移,误差增大,因此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较适用于近期粮食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12.
考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XB+ε,其中E(Vec(ε))=0,Cov(Vec(ε))=V In,当设计阵X呈病态时,模型参数的LS估计不再是一个优良估计.为此,提出了一种有偏估计———BC估计.在均误差意义下,参数的BC估计优于它的LS估计,并证明了参数的BC估计是可容许线性估计.  相似文献   

13.
回归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根据地下水水质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水质的动态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该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云南省甘蔗产量预测模型,对云南省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进行预测。【方法】选取云南省5个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种植数据和地区气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关联规则算法对研究区水库数、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复合肥用量、地膜使用量、甘蔗种植面积、年均气温、年降水量9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5个甘蔗产量的强关联因素作为样本特征,将样本特征代入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产量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测试集验证结果显示,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1.1%、89.3%、67.8%、85.3%、73.7%;使用关联规则算法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构建甘蔗产量预测模型,普洱、临沧、红河、文山、德宏地区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5.4%、92.8%、97.9%、94%、91.4%,关联规则算法对模型准确率的提升分别为14.3%、3.5%、30.1%、8.7%、17.7%。【结论】关联规则算法可提升多元线性回归产量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该模型在云南省的5个甘蔗主产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为甘蔗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引水洞的开挖施工过程中,会使地表产生一定的变形,同时岩土压力也会对引水洞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使施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该文以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为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该建筑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报,其预报结果与后期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残差精度较为理想,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多变量混沌时序局部线性预测模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时会产生多重共线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正则化回归的多变量混沌时序局部线性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是在一般的多变量混沌时序局部线性预测模型中对最小二乘法进行改进,引入正则化估计,利用正则化回归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模型比改进前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17.
灰色线性组合模型由于在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数据的线性分析,在各个领域应用已较为广泛.应用灰色线性组合模型,以沈阳市1960~2006年的降雨量作为数据依据,建立模型对涝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较好的拟合了预测灾变年,预测误差小于普通灰色预测模型,为涝灾预测增加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糊数据分析,发现此数据和概率统计中数据有某些联系,得到模糊数据的线性估计结果,对模糊概率及模糊概率回归系数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回归分析方法是数理统计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微软公司的软件EXCEL提供了解决回归问题的十分方便的方法。以白花椰菜的株展和单球重,株展和单株重的关系为例,介绍利用EXCEL解决一元线性回归问题的方法,建立相应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辅以线性拟合图形比较预测值和真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以部分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基于大庆市2000-2013年鉴统计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预先选定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得出: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线性相关,且农村男女比例、地区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正相关,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负相关,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大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