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微型薯形成机理研究过程中,选择5种化学物质在矿物质营养、激素控制、有机物输导等方面进行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微型薯形成经济产量(2g以上微型薯数量)的影响作用主次顺序为:膨大素>硼酸>B9>KH2PO4>维它尔营养液。F测验膨大素水平间差异极显著,H3BO4、B9等表现差异显著,KH2PO4与维它尔营养液水平间无显著差异,最优作用组合为:每平米单位面积叶面喷施,膨大素200mg/l+H3BO430mg/l+B95ppm+KH2PO4500mg/l+维它尔300倍液,多方面综合评价:B95ppm+膨大素200mg/l+KH2PO4500mg/l+维它尔400倍液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高棉籽活力及棉苗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DPC、KH2PO4、DPC+KH2PO4浸种对棉籽活力及棉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PC、DPC+KH2O4浸种,可提高棉籽活力及棉苗素质,尤以DPC+KH2PO4的效应显著,表现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提高,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棉株的C、N营养状况,促进了根系发育,从而使地上部生长稳健、墩壮,降低果枝始节,现蕾期提早,增强抗旱能力。KH2PO4浸种有降低棉籽活力指数的效应,对棉苗素质的影响,表现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改善C、N营养状况的效应,显著提高真叶及嫩茎的N素营养水平,但提高棉苗素质的效应,不如DPC+KH2PO4、DPC浸种的大。为此,在生产上可应用150~200×10 ̄(-6)(PPm)+1%KH2PO4浸种,以提高种子播种品质,促壮苗。生产实践证明也可用15~20×10 ̄(-6)(PPm)DPC+0.2~0.3%KH2PO4溶液苗期喷施,大田用水量10~15公斤/666.7m2(亩)。尤其是麦套棉,棉苗瘦弱迟发,用DPC+KH2PO4浸种,会起到显著提高棉苗素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几种化学物质对马铃薯微型薯形成及其经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型薯形成机理研究过程中,选择5种化学物质在矿物质营养,激素控制,有机物输导等方面进行了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微型薯形成经济产量的影响作用主次顺序为:膨大素-硼酸-B9-KH2POI4-维它尔营养液。F测验膨大素水平间差异极显,H3BO4,B9等表现差异显,KH2PO4与维它尔营养液水平间无差异,最优作用组合为:每平米单位面积叶面喷施,膨大素200,g/1+H3BO4 30mg/l=B9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纸筒育苗移栽甜菜的4 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结果进行了模糊处理, 即首先对根产量和含糖率指标进行了模糊量化合成, 再以上述两个指标的合成值与密度( x1) 、N( x2) 、P2 O5( x3) 、K2 O( x4) 施用量建立4 因素对合成值的回归模型。对模型寻优结果表明,当密度在79920 株/hm2 ,施肥量分别为N 141.5/hm2 、P2 O5 162.5kg/hm2 、K2O 58 .4kg/hm2 时可获最高的根产量和含糖;模糊合成值与4 因素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其顺序为R1( 密度) > R3(P2O5) > R2( N) > R4(K2 O) ,说明密度与根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为施磷肥量。生产上应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然后增施磷肥,做到N、P、K 肥合理搭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与含糖  相似文献   

5.
缺镁对龙眼叶组织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缺镁对龙眼幼苗叶组织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缺镁症状加重,龙眼叶片细胞内K+外渗量,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活性氧清除系统的酶(SOD、ASA—POD、GR)活性提高。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缺镁龙眼叶片抗氧化物含量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提高是龙眼抵御活性氧伤害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缺镁龙眼活性氧伤害的原因可能与龙眼CO2同化能力下降,光合产物运转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KNO3、(NH4)2MoO4、NADH单独处理及两两混合处理花生种子。结果表明,各种处理都可提高花生种子活力和萌发呼吸速率,加快种子萌发,增强根系活力和NR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幼苗生长。NADH处理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渗透胁迫对花生幼叶活性氧伤害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对3种不同抗旱性的花生栽培品种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使花生幼叶水势(ΨL)下降,花生幼叶的O2、产生速率随渗透胁迫处理强度加大而增加,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水平变化与O2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MDA含量明显增高,其过程与不势呈负相关与RPMP呈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渗透胁迫处理过程中,GSH和ASA含量下降。与泉花10号和汕油71相比白皮1号RPMP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南方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的幼苗在40℃条件下进行2、4、6、8、10hr热击处理,分析比较其热击蛋白(HSP)诱导合成种类、累积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子量大于50KD的HSP90KD、81KD、73KD、70KD、67KD、64KD等种类南方春大豆多于北方春大豆,分子量小于50KD的HSP35KD、33KD、26KD、24KD、22KD等种类则南方春大豆少于北方春大豆。不同热击时间下HSP累积的动态表明南方春大豆随着热击时间的延长HSP累积量逐渐降低,热击6hr时达最低值为1285.4mm2,之后明显增加,而北方春大豆随着热击时间的延长HSP累积量逐渐增加,热击6hr时达最高值为9128.4mm2,6hr以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1RS.1BL移位系已被小麦育种者广泛地用于农艺性状和特殊籽粒产量的改良,但还缺乏对有或没有发生移位染色体臂的有关种族农艺性状表达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2个硬红粒冬小麦群体分离的Aurora移位系中1RS.1BL对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用OK83398×Chisholm和OK8339×Arkan衍生的不同遗传材料进行了2个田间试验。试验1中评价了3种环境下25对F5代衍生的近等位纯合1B或1RS.1BL系;试验2评价了4种环境下1B或1RS.1BL纯合植株的F2、F3代的染色体组型。试验1中1RS.1BL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10%.增加地面以上干物质量为11%-12%,增加千粒重为4%-6%,其增产大小与杂交组合有关、尽管对每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容重未进行检测,但在株高和每平方米穗数方面的差异却以杂交和环境不同而缺乏一致性。试验2中所进行的遗传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1RS.1BL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异。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利用1RS.1BL改良冬小麦农艺性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薯渣粗蛋白及无机盐含量较低,与麸皮、米糠混合或同时添加无机氮源及无机盐,可作为发酵培养基合成植酸酶。高浓度的磷抑制植酸酶的合成。最佳发酵条件为:木薯渣为唯一碳原,添加 2% NH4NO3, 0.01% K2HPO4, 0.05% MgSO4·7H2O, 0.05% KCI, 0.01% FeS-O4· 7H2O, 0.9% SDS,培养基水分含量 60%~65%, 10g木薯渣/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L菌悬液(2.8×10个孢子/mL),自然 pH值,培养温度 28~31℃,第8d达产酶高峰,高峰期产酶量为 6730 U/g干曲。   相似文献   

11.
大豆抗感SCN基因的一个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组合RNg(抗)× 7705(感)的P1、P2、F1、F2、BC1F1和BC1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对SCN1号小种的抗性由4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包括一对显性基因和三对重叠的隐性基因决定。用 BSA法筛选在五个 BC1F2分离家系内具有多态性的 RAPD标记,发现 RAPD标记 OPA0191200在亲本间及 BC1F2分离群体内具有多态性,只能在感亲、 BC1F2家系 11和 43的感病单株中扩增出来,表明和这两个家系独有的感病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生育后期叶面喷施KH2PO4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天河 《杂交水稻》1999,14(1):29-30
对杂交稻生育后期叶面喷肥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指出在破口抽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叶面肥(KH2PO4),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用量越大,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在亩秋施P2O57.5kg,K2O5.0kg基础上,随施N水平提高,各生育时期块根中的N含量和K+含量均呈正相关,而叶片中呈负相关;幼苗期特别是糖分积累期,随施N水平提高,N对K+选择性向地上部运输比率SRK.N值有提高趋势,而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糖分增长期,则呈降低趋势;随生育进程,块根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较苗期和叶丛快速生长期,SRK.N值高出1倍以上;从苗期至块根糖分增长期,SRK.N值与叶片中K+含量呈正相关,与块根中K+含量呈负相关;在块根糖分增长期,SRK.N值与块根和叶片中N含量,与叶丛快速生长期叶片中N含量均呈负相关。各生育时期,块根和叶片的生长量与其中的K+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西藏裸大麦叶片受旱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藏裸大麦拔节期,干旱胁迫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下部叶受影响最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增加,H2O2累积,POX活性提高,而CAT、ASA、GSH水平降低。干旱8d,不同叶位间以下部叶具有较高的MDA和H2O2含量以及较低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MR365的香味遗传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R365及其作香味供体育成的香稻不育系湘香2号A、新香A、湘香2号S与V20B、V41B、珍汕97B、明恢63等非香亲本杂交,采用KOH溶液法测定杂交组合F1、F2、B1F1植株和F2米粒的香味表现,结果表明,MR365的香味遗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利用MR365育成了几个香稻不育系,并选配出一批香型杂交稻组合,其中香优63、新香优77、新香优80等高产优质组合已通过省级审(认)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此项研究是在一个生长室进行的.当给每公斤土中施入20mg锌时.在10℃、16℃和22℃的土壤温度下,两个硬粒小麦(TristicumturgidumL.vardurum)品系之茎叶中的镉浓度均降低了,而当施NH4NO3和NH4H2PO4时,茎叶中的镉浓度提高了。与对照相比,将锌与NH4NO3或NH4H2PO4混施,亦可降低植株茎叶中的镉浓度.  相似文献   

17.
此项研究是一个生长室进行的。当给每公斤土中施入20mg锌时,在10℃、16℃和22℃的土壤温度下,两个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var durum)品系之茎叶中的镉浓度均降低了,而当施NH4NO3和NH4H2PO4时,茎叶中的镉浓度提高了。与对照相比,将锌与NH4NO3或NH4H2PO4混施,亦可降低植株茎叶中的镉浓度。  相似文献   

18.
西藏裸大麦叶片受旱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裸大麦拔节期,干旱胁迫导致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下部叶受影响最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增加,H_2O_2累积,POX活性提高;而CAT、ASA、GSH水平降低。干旱8d,不同时位间以下部叶具有较高的MDA和H_2O_2含量以及较低的保护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宋海星  王萍 《大豆科学》1995,14(1):7-12
本文对南方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的功苗在40℃条件下进行2、4、6、8、10hr热击处理,分析比较其热击蛋白(HSP)诱导合成种类。累积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子量大于50KD的HSP90KD、81KD、73KD、70KD、67KD、64KD等种类南方春大豆多于北方春大豆,分子量小于50KD的HSP35KD、33KKD、26KD、24KD、22KD等种类则南方春大豆少于北方春大豆。不同热击时间下HSP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向日葵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6年在黄土高原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向日葵的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是向日葵产量的限制因子。Fe、Zn、Mg、Cu、Mn、B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向日葵的产量效应K>N>P,经济效应最佳施肥指标N163.21~169.89kg/hm2,P2O5128.60~131.91kg/hm2,K2O181.37~190.09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