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1GNF-200型施肥施耕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测定1GNF-200型施肥旋耕机重心位置的方法———三点法。  相似文献   

2.
该施肥旋耕机是为40.4~58.8kW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新型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具,可在作物播种前的旋耕整地过程中,完成化肥的条状深施。经设计方案、总体配置、主体结构和机组配套性能等的分析研究,以及机具田间工作性能测试表明,此机具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沈阳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为解决温室大棚生产耕作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电动旋耕机械.该机以交流电机为动力,具有动力强、耕作速度快、不排放有害气体、噪声低等优点,是日光温室生产中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发家致富的绿色环保型农机具.  相似文献   

4.
王惠成 《新农业》2001,(6):49-49
1.炕面板的摆法与密封处理 吊炕炕面板在安放前应做好密封处理.以解决炕面板下部和侧面四周不严的问题,避免漏烟。操作方法是在安放炕面板时,采用筛后和好的草砂泥,把四周的炕内围墙顶面抹上一层10毫米厚的细草砂泥,使炕面板接触的下部与墙体接触的侧面都有泥.炕面板上面挤出的草砂泥再与炕面泥接上抹平,达到炕面板既四周翘起又严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G120型旋耕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1G120型旋耕机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该机是与8.8KW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小型水田旋耕机,也可用于旱田,不需要专用齿轮条上,可独立升降,并设有升降操纵机构。耕幅1.2m耕深12-16cm,生产率0.23hm^2/h。  相似文献   

6.
为加大耕耘机械的耕耘深度,利用链条运动特点,研究新型旋耕机构.介绍该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的求法,并对深旋耕机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运动分析,证明深旋耕机运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深旋耕机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购旋耕机,一要选择名牌产品;二要到有信誉的经销公司购买:三要考虑售后服务能力;四要关注的内容一是看清产品牌子.认准厂名、厂址和商标;五要检查随机附件是否齐全;六要看其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旋耕机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描述了我国旋耕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旋耕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与国外旋耕机技术比较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今后旋耕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稻秸秆深埋旋耕机采用大直径刀辊滚筒,通过牛耳形弯刀对土壤进行切削,逆向旋耕抛投,一次性可完成高留茬或整株水稻秸秆还田作业。1GKD-210型水稻秸秆深埋旋耕机碎土能力强,土壤覆盖好,秸秆还田率高,性能可靠,满足水田整地技术要求。通过该机的研制、生产、示范和推广,为水稻秸秆还田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对相关耕整地机械逆向作业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根据推广水稻全层深施肥技术的实际需要,自制了一种与水田旋耕机配套的全层深施肥器。介绍了该施肥器的工作原理、各部结构、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型旋耕机对田边地角的耕整作业难以完成的局限,对其牵引机构和驱动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介绍了牵引机构和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弹性轮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依据轮刺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计算该轮驱动力的数学模型。试验证明,按此数学模型计算的驱动力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表现了良好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BH29油锯的驱动链轮受力磨损情况,及对锯链、导板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半步行弹性轮是一种提高小型轮式拖拉机附着性能的新型装置。本文采用三元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方法,在室内土槽中对影响弹性轮驱动力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驱动力与滑转率、附着重量、剪切长度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滑转率在12%~20%范围内,驱动力可得到较大值,附着重量与驱动力基本成线性关系,剪切长度以14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Z3050X16型摇臂钻床上一次装夹完成履带式推土机、挖掘机的驱动轮齿形加工及螺栓安装孔的加工工艺、工装设计以及夹具的结构形式、调整和操作方法,本文对分度机构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及对刀机构的设计和调整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彭镇华  高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94-17797,17835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以三亚市1987、1999、2008年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三亚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利用SPSS软件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主成份分析,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三亚市土地利用驱动变化机制.结果表明:1987~ 2008年三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非农用地面积快速增加;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动的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社会综合因素、旅游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农业人口的剧增使三亚市城镇化面积增大,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人口和农机总动力变化直接导致林地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依托自然地理优势,三亚市旅游发展迅速,生态建设投入增加,园地面积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7.
强妮  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71-1274
为揭示张掖市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根据张掖市1997~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张掖市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张掖市的耕地变化受经济、人口及农耕业现代化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房县近11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995~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力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山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应控制人口、限制经济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