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曾遇三起鸡兔混养暴发的巴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于后:一、发病情况城内二队鸡场养鸡536只,混养兔25只,1981年9月10日新购入的一只公兔病死,13日又有6只兔病死,死兔被鸡啄食。15日兔全部病亡。16日有13只鸡发病,18日319只鸡发病,死亡215只,后经治疗,再未死亡。农民金可喜1982年10月8日市场购回3只兔混养于175只鸡群中。12日发现1只死兔被鸡  相似文献   

2.
今报导鸡兔混养而爆发巴氏杆菌病三例。一、发生情况例1 二队鸡场的536只鸡中混养25只兔,于1981年9月10日发现1只公兔死亡(1981年9月8日从市场购入);其余24只于9月13~15日先后全部发病死亡。有的死兔被鸡啄食。9月16~18日先后发病467只鸡,死亡253只。后经笔者及时治疗,余  相似文献   

3.
今报导鸡兔混养而爆发巴氏杆菌病三例。一、发生情况例1 二队鸡场的536只鸡中混养25只兔,于1981年9月10日发现1只公兔死亡(1981年9月8日从市场购入);其余24只于9月13~15日先后全部发病死亡。有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7月,普兰店区铁西办事处,一肉鸡场饲养了3000多只鸡,是40多日龄的雏鸡,突然发病,陆陆续续的死亡。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临床明显症状,死亡鸡只的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的相关检验,最后确诊该鸡场的鸡患得是鸡念珠菌病。1发病情况普兰店区铁西办事处,一肉鸡场饲养了3000多只肉鸡,是40多日龄的雏鸡,突然发病,当日死亡了50只鸡,以后陆陆续续发病死亡,4d内共发病500只,死亡200只。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嫩江县伊拉哈镇新化村养鸡场建在村旁的草塘边 ,共饲养小笨鸡 15 0 0只 ,平日以放养为主。 2 0 0 3年 7月10日 ,发现有鸡只死亡 ,当天死亡 6 5只鸡。该养鸡户曾用抗生素治疗 ,但不见好转 ,死亡不断 ,11日死亡 82只鸡 ,12日死亡95只鸡 ,13日死亡 98只鸡。于是该养鸡户前来就诊 ,初步诊断为鸡肉毒梭菌毒素中毒。通过采取措施 ,鸡只死亡得到了控制 ,共计死亡 340只鸡。2 临床症状  病鸡闭目昏睡 ,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两腿无力 ,站力不稳 ,颈部肌肉麻痹 ,颈软 ,头颈伸直 ,平铺地面 ,翅膀张开、下垂于地面。病鸡羽毛松乱 ,用手捉…  相似文献   

6.
某场蛋用育成鸡群(伊沙鸡)发现鸡只死亡,采食量减少,5月23日送病鸡到我所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发病情况:该鸡群共有780只鸡,从63日龄即5月22日开始发病,死亡3只,23日死亡5只。同时,还发现鸡群采食量减少。整个病程共8天,死亡164只鸡,死亡率为21%。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福建漳平郊区一养兔户于2006年2月上旬陆续购买了4~5月龄杂种兔共32只,公兔和配种后的母兔分笼饲养,满月断乳后的幼兔大笼混养。6月4日发现有1只幼兔死亡,5日、6日陆续又死亡6只。幼兔的饲草采食量明显减少,养兔户以为是天气变化所致,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通河县养鸡业有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商品蛋鸡养殖发展较快 ,已成为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蛋鸡在初产期常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 ,体温升高 ,产蛋无力 ,轻度瘫痪等为特征的疾病。本文将其暂定为“初产蛋鸡综合症”。经 2个月的详细观察 ,现将 6 0 0 0只海塞克斯初产蛋鸡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发病经过与发病持续期  当鸡进入初产期 ,在 1 4 4日龄以后陆续发生本病。在 1 4 4日龄第 1只病鸡出现 ,至 1 92日龄最后 1只病鸡出现 ,鸡群发病持续时间为 48d。在发病持续期内日平均发病鸡数为 36只 ,日平均发病率为 0 .60 % ,累计死亡 2 6只鸡…  相似文献   

9.
1985年4月,在北镇县姚家村暴发一起使鸡鸭鹅均可发病致死的禽病,经实验室检验,结合病禽症状,诊断为禽霍乱,现报告于下: 一、发病情况姚家村范某从集市购回1只来航公鸡,与自家的100只来航鸡、20只鸭、5只狮头鹅混养,第二天早上发现此公鸡死在窝内。接着,第三天早上又发现2只母鸡死亡。10天内鸡发病88只,死亡20只;鸭发病12只,死亡4只;鹅发病3只,死亡1只。  相似文献   

10.
<正> 2006年3月20日,无极县吕吕村养鸡户吕某饲养的700只60日龄的海兰灰青年鸡,在注射1系疫苗时,由于用量过大,700只鸡死亡了358只,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 主诉我在正常情况下给60日龄的鸡接种Ⅰ系疫苗。在我镇某门市买疫苗时,由于门诊医生给错了头份。误把1000头份按500头份计算。700只鸡给了我1000头份的Ⅰ系疫苗,4支肌肉注射,合5.5倍量(正常情况下60日龄鸡接种2倍量肌肉注射),由于用量过大,肌肉注射第二天鸡只开始死亡,经他人治疗几日死亡300只,于是来院求诊。2 临床症状病鸡不食,精神沉郁,排黄绿色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1.1发病鸡场引入830只2日龄的土杂肉鸡,引入后所喂饲料由原用料逐渐替换为自配饲料。鸡采用上午圈养补饲、下午林间散放的方式饲养。不久在圈舍内发现16只鸡伏地不起,林间发现3只伏地不起;随后在圈舍发现47只伏地不起,林间发现23只伏地不起。采取隔离措施后,前期病鸡开始出现死亡疑似传染病暴发。1.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鸡有食欲和饮欲,能向补饲点扑腾常以飞节着地扑行,大多伏地休息,部分病鸡膝关节肿大。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4月 1 2日 ,一场强烈的沙尘暴天气袭击了张掖、金昌、武威等地区。从 4月 1 3日起 ,张掖新墩乡的某一养鸡户饲养的 30 0 0只雏鸡开始发病 ,很快波及全群 ,每天有大量的鸡只死亡。1 0日龄左右的鸡尤为严重。共有 2 70 0只鸡发病 ,发病率为 90 % ,死亡 2  相似文献   

13.
张保发 《中国家禽》2001,23(9):31-31
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长汀县,是优良的土鸡品种。邵武市某一鸡场于1999年4月15日从福建长汀县某河田鸡场引进1日龄河田鸡2500只,饲养至60日龄出现大量死亡,饲养至85日龄共死亡1659只,死亡率达69.85%,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经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品种鸡59日龄前生长正常,成活率为95.5%。60日龄发现2只鸡行走不稳,1只鸡一腿向前伸一腿后向伸,呈“劈叉”姿势。最后2只鸡均死亡。次日又死亡25只,死亡的鸡中以腿麻痹及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居多。尔后,每日死亡数不断增加,饲养至75日龄,即发病10天内共死亡655只,…  相似文献   

14.
笔者调查了宾州镇1 4000只鸡,有4 600只患瘫痪,死亡1 242只,死亡率为27%。 1 发病情况 20—50日龄多发,肉鸡比蛋鸡多发,成鸡也有发生。该病常呈群发,发病后常见鸡群半数以上的鸡卧地不起,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不爱走  相似文献   

15.
蛋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鸡白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该群鸡从18日龄开始发病,第一天有7只鸡发病,第二天有32只鸡发病,第三天有124只发病,并开始死亡,死亡9只。病初精神沉郁,习习毛松乱,食欲减退,排黄白水样稀便,体温升高,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现阶段危害较重的鸡病。1998年以来时常发生,现将两起肾型传支病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病例1:八面通镇东山村一养鸡户于1999年3月22日送检几只鸡。送检前几天已陆续死亡8只,用青霉素等抗菌药治疗无效。病例2:福禄乡广太村一养鸡户于1999年4月23日送检几只鸡。该养鸡户于1999年4月初发现病鸡并有陆续死亡现象,用一些抗菌素药均无效。2 临床症状及病理表现鸡只在20~50日龄呈零星发病。病鸡精神萎糜,拒食,缩颈低头,羽毛脏乱,排白色稀便,鸡冠、爪色淡或发绀,严重脱水,甚至死…  相似文献   

17.
鸡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6月,锦州地区某养殖户购进4000只鸡,养至1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共死亡300多只,经临床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鸡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共6株,分别从该养殖户病死鸡脏器中分离,  相似文献   

18.
某存栏10000只鸡场突然死亡50只鸡,另有近1000只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排白色水样或淡绿色稀粪;发病率在于10%左右,发病鸡1~3d后衰竭死亡,发病鸡死亡率为8%;曾给病鸡加倍量口服过3~4种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效果不理想。之后又换用多种抗生素,包括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亦未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某存栏10000只鸡场突然死亡50只鸡,另有近1000只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排白色水样或淡绿色稀粪;发病率在于10%左右,发病鸡1~3d后衰竭死亡,发病鸡死亡率为8%;曾给病鸡加倍量口服过3~4种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效果不理想。之后又换用多种抗生素,包括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亦未能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澜沧县勐朗镇某鸡场饲养土鸡8 000只、鸭153只。2016年8月26日,突然发现26只鸡发病死亡,其他鸡经药物治疗有所好转,到9月1日又有1 357只鸡发病死亡,禽主于9月5日到澜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经过对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病禽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结合实验室细菌分离结果,确诊为禽霍乱,经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