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光龙 《食用菌》1994,(3):23-23
天麻是异养型植物,其营养来源依赖于侵入块茎内的蜜环菌苗丝。这种蜜环菌Avmillaria mellea是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菌属的一种兼性寄生的腐生性真菌,在通常情况下,蜜环菌腐生在植物残体上,以分解植物残体获得营养而生长发育。正在发育中的天麻,其块茎内的蜜环菌通过菌索与腐生在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相联,此时菌材或培养料中的蜜环菌把菌材或培养料分解为可吸收的养料,通过菌索供天麻块茎中的菌丝或天麻生长发育之需。可见,蜜环菌是天麻赖以生存的支柱,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天麻产量。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在天麻衰老或者菌材、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耗尽失去营养来源时,就利用天麻块茎中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或生长,甚至在衰老天麻块茎中腐生直至天麻块茎解体。所以,选择好培养料和菌材,培养数量较多的蜜环菌并使它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腐生营养源,就成为天麻栽培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选地挖坑 露地栽天麻,应选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的荒地或林间空地,坡度小于25°,pH值4.5~6.0,海拔800~1700m。4~5月整地,清除树根、石块,然后隔50~80cm间距挖一个50×80cm的培养坑(又称窖),深度视生育期内气温而定,一般在45~60cm。 (二)培养蜜环菌 ①菌种来源:从林间采集,进行培养扩大繁殖。如果菌丝长  相似文献   

2.
贺建超  贺榆霞 《食用菌》1998,20(5):16-17
天麻属兰科植物,无根无叶,是一种较特殊的异养型植物。种子的萌发是从紫箕小菇或其它萌发真菌中获得营养,而其成株球茎则靠从蜜环菌获得营养。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会出现退化,需要更新,必须从自然界进行新菌种的分离培养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真菌的一些分离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细沙填充菌材栽培天麻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天麻栽培新技术 ,它比传统的土培窖栽具有明显的优点 ,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本文主要介绍在天麻栽培过程中 ,用细沙 (或细沙壤土 )做填充物培养菌材和栽培天麻的技术。1 工艺流程用细河沙 (或生荒沙壤土 )代替土壤做填充物 ,杂菌、虫害少 ,透气性好于土培法 ,可多铺菌材 1~ 2层 ,节省空间 ;适应范围广 ,室内、地下室、洞穴、箱栽均可 ;管理简单 ,生长期间只需保持湿度即可 ;产量稳定 ,7.5~ 15 .7kg/ m2鲜天麻 ,一般 8~ 10 kg/ m2 。其工艺流程如下 :2 栽培技术要点2 .1 蜜环菌菌种生产  1…  相似文献   

4.
宋金山  李盛军 《食用菌》2002,24(2):19-19
近年来 ,一些菌种厂家在蜜环菌制种过程中出现如菌索长不到袋底 ,培养液酸败变质 ,杂菌污染率高现象 ,严重影响了蜜环菌菌索分枝和菌种活力 ,甚至造成菌索死亡 ,致使部分天麻种植户劳而无获。现将我所菌种厂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供菇友参考。1 装袋灭菌  1选好树枝 :树枝应选用直径 1cm左右老龄栎树枝条 ,截成 3~ 4cm的斜面 ,树皮厚耐腐朽 ,传菌快。装袋 (13~14 cm× 2 8~ 3 0 cm ,厚 7~ 9丝平底袋 )时轻轻在空中用手抖动袋使枝条装实。袋内树枝距袋口 10 cm。2添加营养物 :树枝装好后 ,加营养物 (木屑比麸皮为 8∶ 2 ) ,每袋加 10~ 15…  相似文献   

5.
5 菌枝的培养蜜环菌枝是人工栽培猪苓 (直接伴栽 )和天麻培养菌材最好的菌种。用树枝杆中较幼嫩的枝段培养而成。5 .1 菌种准备 培养菌枝所采用的菌种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蜜环菌纯菌种。也可选用野生的蜜环菌菌种。若选用野生蜜环菌时 ,应挖取无杂菌污染 ,带有生长旺盛粗壮的蜜  相似文献   

6.
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匹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中 《食用菌》1997,19(5):10-10
  相似文献   

7.
选用壳斗科及桦木科常见树种的细小枝条和叶片及农作物茎干培养蜜环菌,分析测定菌丝体的长势和性状并对材料进行评价。筛选出玉米秸秆可作为蜜环菌菌包生产的最佳原料,而麻栎枝段可作为天麻种植中替代菌材的最适材料。玉米秸秆添加2%蔗糖可显著增加菌丝产量和缩短培养周期。与麻栎枝段相比,质量比为7:3的麻栎和旱冬瓜混合枝段培养蜜环菌,菌索产量和性状无显著差异,但菌丝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液体深层培养蜜环菌 ,其菌丝生长快 ,比固体培养缩短时间一倍以上 ,从一级到三级菌种 ;固体培养时间为 75d ,而液体培养时间为 32d ,并试验用高杆作物秸杆内包捆代料 ,代替段木栽培天麻 ,能促进天麻快速生长 ,产量大为提高 ,不仅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并缩短栽培周期 ,固体菌种十段木栽培周期为二年零二个月 ,而用液体菌种十秸杆代料栽培周期为一年零六个月 ,缩短周期 2 0 0d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仿野生栽培红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a),分析5种树种菌材对天麻生长、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仿野生栽培天麻的菌材树种。结果表明:白栎处理各时期新生麻生长最好,采收期天麻总产量达1 394.16g/穴,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5个树种处理中,天麻素含量均达到2010版药典标准,其中白栎处理天麻素含量为0.41%,仅次于漆树处理。综合分析得出,白栎作为仿野生栽培天麻的首选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10.
张世林 《食用菌》2004,26(4):34-35
天麻栽培若反复多年进行无性繁殖,则会引起品种退化,生长缓慢,块茎瘦细,分生能力差,产量明显下降或容易腐烂。因此,应及时更换种子繁殖的天麻作种栽培。如何研究天麻无性栽培高产、稳产、优质,减少天麻种性退化,笔者结合生产进行探索,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蜜环菌-菌材-天麻的营养关系;总结了分离蜜环菌种与培养蜜环菌材技术的源起、发展与成熟的三阶段;提出了标准化培养蜜环菌材的技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2.
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与天麻(Gastrodia elata)进行伴栽试验,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不同菌株对天麻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蜜环菌菌株M1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室内瓶栽和室内地栽(室内地面覆土栽培)试验均表现出良好的伴栽效果,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蜜环菌与天麻分别为菌物和兰科植物,中医药学认为蜜环菌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用于临床治疗。从代用历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详细梳理蜜环菌与天麻的关联性。现代研究表明,蜜环菌与天麻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药理作用也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两者为共生关系,但是蜜环菌与天麻的异源同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4.
天麻是一种名贵药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药用,在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它味甘,性平,能平肝熄风,祛风定惊。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癲痫、高血压及耳源性眩晕等病。栽培天麻是农民致富的又一条好门路。有趣的是通过这一工作,可以看到自然界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巧妙联系。天麻与“奶妈”天麻的学名是Gastrodia elata BI,属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兰科中很特殊的一种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本身没有吸收和制造营养物质的器官,不能自养。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靠蜜环菌供给,蜜环菌是天麻的“奶妈”。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天麻块茎皮层组织形成了一层专门消化蜜环菌菌丝的细胞层,即消化层。  相似文献   

15.
“陕蜜2009”是通过对在秦巴山区收集的18个蜜环菌菌株特征特性进行鉴定评价,并对其在天麻有性繁殖及商品麻栽培中对天麻产量影响进行比较研究,选育出的蜜环菌新品种。其菌丝体生长旺盛,生活力强,伴生栽培天麻产量高。2年6点次区域比较试验,伴栽天麻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5.24%,生产试验中伴栽天麻产量较对照蜜环菌品种增产28.39%,有性繁殖天麻增产29.18%。“陕蜜2009”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在秦巴山区天麻栽培中作为伴生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菌种是人工培养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纯菌丝体。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天麻、猪苓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总结了枝条蜜环菌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要求以及栽培种液体培养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2株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生长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2株昭通本地天麻共生蜜环菌(SNA03、SNA04)菌索生长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以生物量为考察指标。2株菌菌索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暗培养下菌索生长速度最快;单糖(葡萄糖)为2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有机氮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适无机元素为K2SO4(SNA03)和KH2PO4(SNA04),最适维生素为VB2;最佳营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酵母膏∶K2SO4(SNA03)或KH2PO4(SNA04)∶VB2=15g·L-1∶3g·L-1∶2g·L-1∶0.005g·L-)1,氮源(酵母膏)是影响菌索生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昭通的2株天麻共生蜜环菌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最佳生长条件的确定,对昭通蜜环菌快速工业化制种及天麻的大规模生产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廖昌国 《食用菌》2004,26(2):17-17
蜜环菌,又名榛菇,分布很广,用于伴栽天麻和猪苓的蜜环菌菌种,主要从高海拔天麻和猪苓产区采种分离培育,从低海拔采种培育蜜环菌并应用于生产中报道较少。笔者于1999年4月,在山峡电站配套工程的鲤鱼塘水库脚下,树林中发现一片萤光闪亮蜜环菌。经采集菌索和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连  相似文献   

20.
主要概述了蜜环菌的主要特性和其与天麻、猪苓的关系,以及蜜环菌子实体尚未大量人工驯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