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俊霞  王立安  齐志广 《食用菌》2003,25(2):18-18,20
本文对四种食用菌包括圆芝6号,杏鲍菇、长根菇、阿魏蘑的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选出的最佳母种培养基为圆芝6号:小麦粒、土豆培养基;杏鲍菇、稻草,棉子皮培养基、长根菇;小麦粒、发酵料培养基;阿魏蘑、麦秸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侧耳属种间有性杂交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试验对阿魏蘑和香平菇(本实验室培育的四倍体侧耳)进行种间有性杂交获得成功,在F2代中出现广泛的遗传分离,说明种间有性杂交可作食物用菌育种的有效手段,试验还探讨了阿魏蘑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平菇废料栽培鸡腿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建章  廖县平 《食用菌》2000,22(5):27-27
鸡腿蘑(Coprinus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鬼伞菌属。它形似鸡腿,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我市防空洞主要栽培平菇,每年有大量废菇筒需花钱处理。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料,降低生产鸡腿蘑的成本,我们设计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50 %~ 90 %的平菇废料鸡腿蘑都能生长,利用 70 %的废料所产鸡腿蘑产量,凯氏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正常料都高。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制作 鸡腿蘑Cc168,何宗智教授提供。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 80 %,麦麸 1 2 %…  相似文献   

4.
七个平菇菌株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执行广东省科技援藏项目“西藏经济真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平菇菌株的引种品比试验,研究高原气候条件对平菇生长的影响,比较各菌株的适应程度。筛选了平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7个菌株,采用袋栽法,室内养菌,大棚出菇,观察各菌株的生长情况,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Po-11(凤尾菇),Po-12(美味侧耳,低温型),Po-13(美味侧耳,中高温型),Po-14(桃红平菇),Po-15(榆黄蘑),Po-16(鲍鱼菇),…  相似文献   

5.
杨儒钦 《食用菌》2000,22(3):16-17
榆黄蘑金顶黄菌株,是1992年笔者从各地区引进的6个不同品种中筛选出的优质高产菌株,经实践和用户反馈表明,该菌株具有色深、浓香、形美、抗性强、高产等特性,明显优于传统品种。1形态特征 该菌株菌丝生长粗壮,爬壁力强,气生菌丝旺盛,移植后菌丝24小时内萌动明显。在正常情况下,母种7天左右长满斜面,原种25天左右长满瓶,三级种20天左右满袋,播种15天左右满袋。出菇不需变温刺激,菇体簇生,菇盖金黄色,有浓厚的特殊菇香,朵形美,箱筐或畦床栽培单朵重可达2kg以上。2生长发育条件2.1培养料可采用榆木段、…  相似文献   

6.
目前鸡腿蘑大田露地栽培发展迅速,但它同许多食用菌一样,不能在夏季生产。为弥补夏季市场的需求,同时为利用闲置的人防工程和金针菇废料,笔者在借鉴大田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夏季人防工程栽培鸡腿蘑的技术。1 菌株选择 选择耐湿耐CO2的高产丛生菌株,笔者使用自己选育的菌株CO971。2菌种制作①母种:培养基为土豆100g,麦麸50g,琼脂18~20g,葡萄糖20g,VB120片,水1L。培养基分装18mm×180mm试管,灭菌、接种后,在25C左右培养7~9天长满斜面,选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整齐且无索…  相似文献   

7.
陈新杰 《食用菌》2001,23(5):37-37
近年来随着屯河木垒阿魏菇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新疆木垒阿魏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但子实体病害已成为影响阿魏蘑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现将阿魏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红菇病 引起阿魏蘑子实体变色、僵化腐烂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病害发生时,往往从菌褶开始,然后僵染菌柄、菌盖,最后导致整菇呈粉红色状,菇农称此病害为“红蘑菇病”。一旦菇房有红菇出现,若不及时处理,大棚内气温又高于20 C以上时,一个星期之内,全菇棚大面积感染,导致大量等外菇或绝收,并且…  相似文献   

8.
据专家分析.下列10种珍稀菇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周年轮作开发。1 杏鲍菇 因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菇体高10~30cm.粗壮如玉色的保龄球,色白脆嫩.清香味美。可与肉、鱼合-烹饪.做出几十道美味佳肴.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故被称为平菇王,可用栽培平菇的原料和方法即“袋畦两段全转化高产法”进行栽培.产量与平菇不相上下.售价比平菇高5~10倍。2 阿魏菇 又名阿魏侧耳,因野生于草本植物阿魏上而得名。菇朵鲜重50~150g,最大朵500g以上。肉质洁白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尤其药…  相似文献   

9.
翅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身茂  闫永先 《食用菌》2001,23(4):31-31
翅鲍菇中文名是刺芹侧耳白色变种,拉丁文学名为 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也有称白阿魏蘑、白灵菇。与杏鲍菇(刺芹侧耳)、刺芹侧耳阿魏变种(阿魏蘑)亲缘关系很近,是我国近几年开始商业性栽培的稀有食用菌品种之一。野生的翅鲍菇、腐生或寄生在我国新疆荒漠沙滩上生长的阿魏植物根茎上,子实体于春末夏初发生。人工栽培翅鲍菇,在国内仅有几年的历史。由于它洁白清靓、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味如鲍鱼,因此投放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和高…  相似文献   

10.
麒麟菇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丽平  彭冬祥 《食用菌》2005,27(4):22-22
麒麟菇是由香菇和阿魏蘑杂交而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开伞后有极浓的海鲜味道、口感不亚于阿魏蘑;出菇时间比香菇和阿魏蘑早,接种至开始出菇45d;产量高于阿魏蘑。生物效率达80%;属于中温品种,在自然条件下,杏鲍菇无法生产的中温季节,可以向市场供应麒麟菇鲜品,调节了市场鲜菇供应的短缺,同时也增加了菇农的经济收入。我县于2003年10月从福建农林大学引种试验,现栽培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宋素珍  王学锋 《食用菌》2001,23(1):9-10
平菇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或不同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栽培,其性状表现有很大差异。而就某一品种在当地条件下栽培是否表现优良,必须经过比较试验才能确定。为此,我们对自育的2个品种及引进的4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平菇天虹1号、天虹2号(由本单位从野生株中分高获得)、冀农11(引自河北微生物所)、江都5526(引自江都市天达食用菌所)、九华191(引自河北省食用菌所)、广温7号(引自高邮市食用真菌所)。母种基质为PDA加蛋白胨;原种为麦粒种,另加1%…  相似文献   

12.
滕小玲  杨文斌 《食用菌》2002,24(5):11-11
平菇是本地区栽培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其品种较多,但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栽培方式。因此需经比较试验确定适合本地域栽培的平菇品种以获较好的效益。本文报道,我们自育的1个品种及引进的3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平菇长微1号(由本单位经诱变选育获得),平菇江都109(引自江苏天达食用菌所),平菇科杂优(引自安徽合肥菇丰食用菌所),新平1012(引自江苏兴化食用菌所)。1.2 培养基配制①母种培养基为PDA;②原种培养基为棉子壳50%,玉米芯(粉碎)40%,麸皮7%,石膏2%,石灰1%。  相似文献   

13.
温海祥 《食用菌》1996,18(5):9-10
平菇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通过孢子分离法选育的菌种经常出现不育菌株,需进行严格的出菇试验,以确定菌株的可育性,保证平菇生产的安全进行。常规育种过程中,通常经过母种培养、袋料栽培等阶段进行出菇试验,花费较长的时间,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创造合适的袋栽平菇出菇条件较困难,往往成为出菇试验的限制因素。本研究应用静置液培方法培育平菇,观察菌株的出菇情  相似文献   

14.
平菇广温七号菌株特性及栽培朱宏发(江苏高邮市食用真菌研究所,225600)平菇广温七号菌株是本所1994年选育成功的一个广温型菌株,于199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三年来已成为全国目前主栽品种,以独特的高产性能和优美菇形,为栽培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食用菌》2000,22(3):21-21
我市地处平原,香菇生产所需硬质木屑需外调,致 使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笔者试用玉米芯生产香 菇,取得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菌种驯化生产菌株为香菇4002(河北石家庄高 新食用菌站),广香8003(江苏江都)。一般香菇种因其 长期生长在木屑培养基上,因此对木屑产生一定的依 赖性。为此对新引进的菌种最好进行适应性训练,即在 母种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玉米芯和土豆共煮过滤后 使用。①母种培养基配方:土豆200g,玉米芯粒50g,白 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2片,琼脂 20g,水100…  相似文献   

16.
白阿魏蘑菌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阿魏蘑(PleurotusnebrodensisQuel),也叫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白灵蘑或白灵菇,我国主产新疆,是一种美味食用菌。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已进行小面积栽培,但对它的研究还不深入,为了优选最佳菌种培养基配方,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试验厂保存菌种,编号为白阿魏蘑01。12 母种培养料配方 共8种。①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②马铃薯200g;③马铃薯200g,酵母片03×2片;④胡萝卜200g;⑤马铃薯40g,胡萝卜160g;…  相似文献   

17.
用子实体作种栽培平菇获丰收山东临沂地区农业学校276000华秀爱我们用子实体作菌种直接栽培平菇试验,于1994年ll月开始大面积栽培已获得丰收。1栽培方法1.1选种(选子实体)选择118菌株和1012菌株平菇子实体作种,并选用出菇早,丛生健壮,朵形大...  相似文献   

18.
李峻志  雷萍  张兴朝 《食用菌》2001,23(5):15-16
平菇纪丰一号是西安市纪杨乡的一位食用菌爱好者1997年从野生菇中组织分离后,经本所驯化选育获得的一个优良生产菌株。经三年多轮次、多点小试、中试和规模化栽培,表现出菌丝浓壮、抗逆性强、原料适应性广、出菇较快且后劲足的优良品性,子实体个大、形状美、灰褐色,无论产量、质量均很突出。现将其驯化选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1 驯化试验1.1 菌株来源 原始菌株采于纪杨乡一株枯死杨树上,编号陕微分97-3,选育驯化栽培试验后定名为“纪丰一号”。1.2 培养基质①母种培养基:A.PDA综合培养基;B.PDA综合…  相似文献   

19.
小集锦     
《食用菌》2001,(4)
小平菇生料实用袋栽技术要点 小平菇又称假姬菇,以其味美价廉的独特优势,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一改夕日小平菇仅靠出口外销这一局面,因此希望进行小乎菇生产的栽培户也越来越多,现将该菇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菌株选择 以选择平菇中菌盖色深,菌柄中长者为宜,如冀农11.CCEF89,无孢5号等。2 配 方①棉子壳 100kg,克霉灵 100g,生石灰1.5kg,过磷酸钙1kg,麸皮10kg。水130kg;②玉米芯100kg·克霉灵100g,生石灰2kg,过磷酸钙1.5kg,麸皮10kg,磷酸二氢钾200g,硫酸…  相似文献   

20.
pH对五种珍稀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pH对五种珍稀食用菌--阿魏蘑,杏鲍菇,真姬菇,酒红球盖菇的杨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蘑,杏鲍菇,真姬苦,酒红球盖菇和杨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分别为6.0,5.4,6.0,5.4和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