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海鹏 《食用菌》2001,23(6):31-32
平菇褐斑病又称锈斑病 ,主要侵害子实体菇盖 ,多发生在高温季节。近年来 ,在北方秋冬低温季节大棚栽培的平菇也连续发生该病 ,且呈上升趋势 ,给平菇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轻者减产 30 % ,重者减产 5 0 %以上。为此 ,笔者在几年的实践中通过对该病综合防治和药物补救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 褐斑病的症状病菌在幼菇和成菇的菇盖上都可形成褐色或铁锈色病斑。当菇盖上有水滴滞留时易诱发此病 ,尤其是棚顶水珠滴落在菇盖上时发病较重。幼菇染病后 ,出现干皱 ,停止生长 ;成菇染病后 ,出现褐色、锈色病斑 ,边缘整齐 ,中间微凹 ,发病在浅层 ,向外扩…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县(市)之一,青椒是无公害基地种植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年来,青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6年达9 700hm2,其中大棚设施栽培达90%以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重茬面积的增加,大棚青椒褐斑病发生日趋严重,少数重病田块出现大量落叶现象,严重影响青椒的产量和品质.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笔者自2002年起对大棚青椒褐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对其发生流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开武 《食用菌》2002,24(1):34-35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 ,轻者减产欠收 ,重则只菇无收。笔者在栽培实践中经三年的观察 ,究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了研究 ,摸索了防止该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1 病害症状平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褐斑病 ,都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 ,假单孢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 ,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 ,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菇盖局部呈微黄色 ,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 ,成菇菌褶扭曲 ,萎…  相似文献   

4.
焦光才  郑黎红 《蔬菜》1994,(1):29-30
大棚秋平菇栽培由于前期气温高,中后期气温低,加之品种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往往造成菇菌感染,影响平菇发菌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致使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为此,我们近几年进行了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选用优良品种,提高菌种质量,加大播种量,脱袋埋土和变温管理等先进技术,可采鲜菇1~6潮,采收期长达3个月左右,生物学效率由原来的95~100%提高到150~200%,从而为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找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褐斑病给我国平菇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菌盖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如果湿度过高,菌盖表面能形成菌脓;如果感染原基或幼菇,会导致子实体畸形或停止发育。从病斑组织分离出病原细菌T3,根据Biolog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结果、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嵌套PCR检测结果进行了综合鉴定,确认该病原细菌为Pseudomonas tolaasii。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褐斑病和细菌性腐烂病是平菇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则很快蔓延,造成平菇严重减产,解决好这一问题是高温条件下平菇栽培成功的关键。1 病害症状1. 1 细菌褐斑病 又称细菌性锈斑、细菌性斑点病,病原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Pseudo  相似文献   

7.
孙婕  肖扬  边银丙 《中国食用菌》2011,30(4):66-66,68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栽培场所连年种植,以及人为环境污染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食用菌病害发生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影响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产品质量安全面临威胁,极可能严重影响产业发展。2009年至2010年,对湖北、河南、四川、河北等地平菇、毛木耳严重发生几种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北方平菇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软腐病 1.1病害症状培养料表面或菇体上长满一层白色绵毛状菌线、纤细绵软但生长速度很快、逐渐染病的菇体从菌基部开始向上蔓延淡褐色病态,菇体逐渐软腐;染病后约一周时间菇体自动倒伏,或轻轻一触即倒,如同大白菜得了软腐病,但软腐菇体无臭味;尚未软腐的菇体生长速度极慢,菌盖逐渐呈土黄色。无生机不鲜亮,与正常菇体区别明显;染病料不再出菇即使勉强现蕾也很快软腐,无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衍栋 《蔬菜》2000,(8):31-31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存在着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及空间设施利用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冬暖式大棚菜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食用菌冬季生产则需要增温保湿,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冬暖式大棚内进行了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探索了棚内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的有效途径,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一、黄瓜与平菇立体间作模式 冬暖式大棚面积为667m~2,在冬暖式大棚内以后立柱为分界线,后立柱以南为黄瓜与平菇间作区,黄瓜于10月5日播种…  相似文献   

10.
11.
一种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从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褐斑病中分离纯化的240多个菌株中,选出使平菇褐斑病发病快且病情严重的菌株PG1702,对其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G1702为引起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显微形态的观察和扩增出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比对结果表明菌株PG1702为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 Paine).  相似文献   

12.
1 症状 该病主要侵害枣果 ,引起果实纵裂、腐烂乃至提早脱落 ,一般在 9月份枣果膨大发白几近着色时 ,会大量发病。前期受害的枣果在肩部或胴部 ,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的变色斑 ,边缘较清晰 ,此后病斑逐渐扩大 ,病部稍有凹陷或皱褶 ,有的病果皮纵向裂开 ,果皮颜色随之加浑变成红褐色 ,最后整个病果呈黑褐色 ;后期受害果面出现褐色斑点 ,并逐渐扩大成长椭圆形病斑 ,果肉呈软腐状 ,严重时全果腐烂。2 发病规律 枣褐病的病原菌 ,在病僵果和枯死的枝条上越冬 ,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 ,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枣果的表皮侵入。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苹果褐斑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影响病害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造成黄瓜死藤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大棚发病尤甚。1991~1992年调查69座大棚,黄瓜菌核病发病株率1.28%,死藤株率1.05%。掌握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黄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1 黄瓜菌核病的症状及发生概况1.1 症状:发病初期,黄瓜茎杆下部3~4节叶腋处呈现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部表面密布白色菌丝层;后期病斑腐烂,病藤折断,露出麻丝状维管束,其上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平菇黄菇病的一种,枯萎病是危害平菇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病害发生的病状和病因。并通过对发病规律的认识,提出了预防和防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 平菇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丹  李宝聚 《中国蔬菜》2008,(12):56-57,I0002
食用菌行业在我国兴起较晚,食用菌病害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没有形成明确的、系统的研究方法.2007年9月以来,我们走访了沈阳、山东以及北京周边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户,发现一种被种植户称为黄斑病的平菇病害大面积发生,尤其在深灰平菇上发生严重.同时,我们还收到了北京市房山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送来的平菇黄斑病病样.随后,本实验室历时一年多进行了大量取样、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8.
据本人几年来植保工作的经验,就大棚辣椒病害发生普遍,对产量颇具影响的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条件及防治技术归纳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蒲 《现代园艺》2012,(11):62-63
通过多年来对金叶女贞褐斑病的观察试验,形成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了该病对苗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早春气候变化异常,不是早春高温,就低温早霜或严重干旱,加上棚室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栽培管理方法不当等原因,常导致早春大棚黄瓜各种生理病害发生。但因生理病害不传播蔓延,不被广大菜农所重视,而往往造成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