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市是全国粮棉主产区,棉秆资源丰富。为寻求香菇栽培新的代料资源,笔者进行了棉杆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①菌种:中温型品种Cr-02,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②栽培料配方: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栽培料为棉秆76%,麸皮18%,玉米粉2%,蔗糖15%,石膏粉2%,过磷酸钙05%。12 试验方法 利用寿光模式高温蔬菜大棚袋栽,8月上旬制栽培袋。按配方制好培养基,及时装入57cm×15cm的高压聚乙烯袋。灭菌温度须迅速升…  相似文献   

2.
褚丽丽  魏玉华 《食用菌》2001,23(5):22-22
为了寻找香菇栽培新原料,笔者进行了酸枣核壳栽培香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供试菌种 菌种为L26。原种和栽培种均用木屑为原料,广口瓶培养。2 试验配方①酸枣核壳88%;②酸枣核壳40%,棉子壳40%;③酸枣核壳40%,木屑40%;④对照组木屑80%。以上配方均加麸皮18%,糖、石膏各1%,调节含水量为 60%~65%,pH4~6.5。3 试验方法 将料装入15cm×55cm袋中,每袋装干料1kg,每配方为200袋,按照常规灭菌14小时,冷却至 25~30℃,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然后置于 24~28…  相似文献   

3.
张进 《食用菌》2003,25(1):44-44
袋料香菇塑料袋质量较差、木屑有较多棱角、木屑的硬度较大、装料场地地面较粗糙等都会给塑料袋造成孔洞 ,结果导致杂菌感染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的验出孔洞 ,防止杂菌侵入 ,笔者做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 本试验选用 2 0cm× 5 5cm的聚乙烯塑料袋 ,菌种为袋料香菇 96 0 8菌种。生产配方 :杂木屑 78% ,麸皮 2 0 % ,糖 10 % ,石膏 1%。蒸料前配方 pH值为 6 .2。装料方法为手装法。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 3个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 3次 ,3个处理分别为①蒸料前用眼看手摸法验袋 ;②蒸料前用眼看水浸法验袋 ;③蒸料前不验袋。验袋…  相似文献   

4.
.2 栽培品种 根据数年来的栽培实践,覆土栽培香菇也必须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一般在栽培前期可选用L26、Cr-04等中温型菌株,中后期宜选用Cr-02、087等中低温型菌株。2.3 卫生筷长条形菌种的制作 将市售木质卫生筷小头削尖,分开后扎成把,在1%蔗糖水中浸泡或煮沸,直至中心无白心,捞出后在少量木屑──麸皮培养基上滚动,使其附着在卫生筷表面,然后装在双层的17cm×38cm×0.004cm的塑料袋中,两端各铺1~2cm厚的木屑──麸皮培养基.直接用线绳扎活口。常压灭菌12~14小时或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5.
香菇的栽培多数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柳树属风景树,不能成材。利用柳树资源,将柳树枝制成木屑,进行袋栽香菇生产。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香菇Cr-02,引自福建三明市真菌所。1.2培养基配方柳树木屑80%,麸皮18%,白糖1%,石膏粉1%。1.3菌棒制作①原种:用750cm菌种瓶制成,于1997年6月24日接种,到7月28日菌种发满瓶;②栽培种:菌棒用聚丙烯塑料袋,规格17×50×0.05cm,菌料按配方要求。拌和均匀,含水量65%左右,然后装袋灭菌,于1997年8月24日接种…  相似文献   

6.
大杯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振兰 《食用菌》2001,23(4):35-35
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其子实体口感清脆,汤汁鲜美,素有“笋菇”之称,是为数不多发生于炎热夏季的高温型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广,管理也比较粗放,生物学效率80%~100%。我办从山东引进菌种,在武夷山进行试验示范,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配 方 杂木屑49%,棉子壳29%,麸皮或玉米粉20%、糖和碳酸钙各1%,料水比为1:1.3。2 我培袋制作 制作菌袋和聚丙烯塑料袋 15cm ×30cm,每袋装湿料0.5~0.6kg。制作及接种按常规。常压灭菌 100℃保持 14小时以上,再闷 4~6小时。 栽培袋制作的最佳季节为…  相似文献   

7.
蔗渣生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代料栽培香菇多为灭过菌的熟料栽培,需要经过以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到挖瓶、制块、出菇等步骤,工序繁杂,花工多,成本高,这给大规模发展代料栽培香菇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简化栽培手续,降低生产成本,我们自81年开始进行木屑、蔗渣等代料生料栽培香菇的研究。84年在100平方尺香菇蔗渣生料栽培块上(投料100公斤)收鲜香菇49.612公斤,生物学效率达49.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用蔗渣栽培香菇,采用开放式的接种方法,获得了发菌好的香菇栽培块。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芳  吴云汉 《食用菌》1993,15(2):18-18
香菇代料栽培多用熟料,能耗大,成本高。而生料栽培易感染杂菌,常导致失败。为寻找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规模化栽培的香菇生产工艺,我们进行了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香菇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香菇菌种为Cr-02,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88%,麸皮10%,石  相似文献   

9.
吴炳臣  刘宝田 《食用菌》1996,18(4):19-20
目前,人工栽培香菇多采用段木栽培和代料,前者需用原木,与林业争木材,后者需用熟料,培养料要经高温灭菌、打包压块、接菌培养等工序,费工费时,成本较高。近两年,笔者进行了露地生料栽培香菇试验,获得成功。本文就露地生料栽香菇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香菇熟料袋栽比段木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因培养料灭菌消耗能源多,制作菌棒工序繁杂。目前已有报道用生料块式栽培,但是这种栽培方法菌种用量多,发菌温度条件要求较严。因此,探索一种菌种用量少,能在与熟料制袋接种同等气温条件下的生料栽培方法是必要的。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已形成了配套的生料袋式栽培工艺,现把1989年中间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L_(11)和L_(12)引自本院地热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蔗渣85%、麸皮12%、石膏2%、白糖1%。(二)菌棒制作蔗渣粉碎后配料,料水比为1:1.2。培养料中另加HBS 药物(即香菇培养料防腐剂,系由水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配制而成)适量。袋规格为15×54cm,装干料约0.6kg。开放定位接种10点。L_(11)于9月17~18日接种,L_(12)于20~21日接种,用种量3~4%。菌棒井字形叠放,自然室温发菌。菌丝55~65天长满袋。  相似文献   

11.
油茶果壳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小绵 《食用菌》1994,16(4):18-19
油茶在我国浙扛、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大面积种植,每年取籽榨油后的大量果壳因无利用价值而丢弃。为了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我们进行了油茶果壳栽平菇、香菇、金针菇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类:平菇为佛罗里达,金针菇为三明1号,香菇为Cr-20。②培养料配方:油茶果壳晒干收藏,种菇前粉碎成直径1~2mm。A.平菇培养料:油茶果壳78%,麸皮20%,石膏、石灰各1%,多菌灵0.1%;B.金针菇培养料:油茶果壳78%,麸皮20%,糖、石膏各1%;C.香菇培养料:油茶果壳78%,麸皮20%,糖、石膏各1%;D.对照组培养料:分别将A、B、C中的主料油茶果壳换成杂木屑。 (二)试验方法 第一年试验是袋栽,设七个处理:A.平菇熟料袋栽,装入17×34×0.04cm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常规灭菌:B.平菇生料袋栽,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13.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14.
吴梅  肖光辉 《食用菌》1989,(1):18-19
香菇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生长周期短和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但压块栽培的菌种用量大,而熟料块栽和袋栽都要灭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国内一些研究者曾对香菇的生料栽培进行过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5.
福建泉州鲤城区北峰食用菌场,自1986年以来利用龙眼树林荫地袋栽食用菌,全年轮换挂袋栽培香菇、黑木耳、平菇和鲍鱼菇等,既降低成本、又可提高菇、耳产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果林生长发育,做到林茂菇旺,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香菇为例作一介绍。(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CL_(11)号和本场自育86号。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二)方法①室内发菌:将料加水拌匀后分装于32×17 cm 聚丙稀袋,每袋装湿料1.1公斤,常压灭菌,接种后置25℃室内发菌40天后脱袋,排放于室外平地,用薄膜覆盖,待菌丝转色后再排放于林荫下栽培床进行管理。②搭建床架:选择空气流畅、又可避风的龙眼林荫地,四周围塑料编织布(如采用  相似文献   

16.
桑木屑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配制8种以桑木屑为主料的栽培料配方,并使用本地常用平菇菌株进行熟料袋栽试验,筛选出了以桑木屑为主料的平菇高效栽培料配方,即桑木屑58%、稻草20%、麦麸20%、石膏1%、蔗糖1%。  相似文献   

17.
隋进清  徐立 《食用菌》1998,(6):15-15
南方代料栽培香菇已20多年历史,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香菇的产量成倍增长,质量也有提高。近几年来,东北不少地区也先后引种栽培,尽管成功者有之,但发展速度较慢。究其原因,是由于南方的栽培技术不能完全适应东北的气候特点,造成香菇产量低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了栽培户的积极性。笔者就几年来的栽培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1 辅料不宜多加 东北地区栽培香菇的木屑主要是柞木和桦木等硬杂木,由于气候寒冷树木生长较慢,采伐期又是树木回浆的冬季,营养积累丰富,栽培季节基本是春天适温开始秋末结束,出菇4~5潮。香菇栽培是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东北香菇栽培配方中添加辅料可以比南方略低些,在按常规加麦麸(米糠)外,不必再加过磷酸钙、尿素、糖等。实践表明,在不添加上述辅料的情况下,生物转化率同南方同种重量培养料没有明显差别,且降低了成本。 2 灭菌时间要适当 熟料栽香菇灭菌必须彻底,但这不能意味着灭菌时间越长越好。东北冬季气温低,多数是用铁锅在室内砖砌灶灭菌,装量500~800袋。从实践中看,装量不超过1000袋的灭菌灶,料温达  相似文献   

18.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19.
袋料栽培香菇的培养料在生产中多采用常规常压灭菌方法即灭菌温度达 98~ 10 0℃保持 18~ 2 4h ,有的还延长到 36h ,一个菇农如栽培 3~ 4棚 (3~4t料 )要连续操作一周或者更长时间 ,劳动强度大 ,稍有不慎 ,接种的菌袋成品率还达不到 90 % ,有的甚至在 80 %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菇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引进了浙江庆元的新法灭菌技术 ,经过 4年的反复试验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 ,供大家参考。1 新法灭菌方法1 1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 (干杂果木屑 84 % ,麦麸 15 % ,石膏 1% ,防霉剂适量 ,含水量 6…  相似文献   

20.
新法种香菇     
这里所说的新法种香菇,是指栽培香菇的培养料以玉米芯为主,适量的添加麦麸等其它辅料,拌料后不经高温灭菌处理,直接进行装袋播种的生料栽培方法。它与过去延用的香菇半熟料、熟料栽培相比较,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原料丰富、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很有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