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菌是一类珍贵的食用菌。本文综述了鸡菌的形态特征、分类与分布、生活条件、生活史以及鸡菌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较全面地阐述了鸡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鸡菌人工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为鸡菌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深层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菌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及其成分进行了综述 ,为鸡菌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驯化鸡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褶作为组织分离材料较适宜,白蚁巢能帮助鸡菌抵御不良环境,有利于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但在脱离白蚁巢的情况下,加强出菇管理也可获得较高产量。而本地野生菌(荔枝菌)则不易被驯化成功。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油鸡制作的方法是将选好的新鲜鸡用软质毛刷或小刀去掉泥土,用清水洗净,然后用刀切成片状或用手撕成细条状备用。鸡与菜籽油、红辣椒的比例是1∶15∶01,精盐、红花椒、草果适量。制作时,鸡、菜籽油、红辣椒、红花椒、精盐、草果按比例同时入锅。开始时...  相似文献   

7.
对 5个野生鸡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 ,以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 5种不同的菌落 ;同一菌种在 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 ;5个菌种在 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但生长速度缓慢 ,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长根菇和鸡菌为亲本进行属间不对称融合研究 ,从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得到能够双核化的单核无锁状联合的菌株 2 0株。栽培结果显示 ,这类菌株不能形成子实体 ,且菌株间菌丝的生长差异显著。但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 ,单核菌株均可双核化形成双核菌株 ,双核菌株具有出菇能力 ,菌株间子实体颜色、菌柄着生方式及菌丝生长速度等与亲本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鸡枞菌,对鸡枞菌进行深加工,以云南鸡枞菌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制得冻干鸡枞菌超微粉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鸡枞菌最佳冻干工艺条件是:预冻温度为-26℃~-32℃,冻结平均速度1℃/min左右,冻结时间90~110 min,干燥仓真空度10 Pa以下,加热板温度25℃,冷阱温度为-35℃。得到的冻干鸡枞菌超微粉的平均直径9.02μm。  相似文献   

10.
以鸡菌(Termitomyces spp.)为指示菌,在云南地区的22个采集点和四川的1个采集点共解剖了97个蚁巢分析共生鸡菌和白蚁的对应关系,并基于鸡菌ITS序列和白蚁COⅡ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二者进化支系协同性。结果表明:真根鸡菌(T.eurrhizus)、条纹鸡菌(T.striatus)、盾尖鸡菌(T.clypeatus)、小果鸡菌(T.microcarpus)和空柄蚁巢伞(Sinotermitomyces cavus)5种鸡菌与共生白蚁在种、属阶元均不具有共生专一性,协同进化迹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鸡(土从)菌(Termitomyces spp.)是我国传统的典型野生食用菌,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由于鸡(土从)菌无法人工栽培,年产量波动严重,市场价值较高,这导致了以假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并造成了我国鸡(土从)菌市场和科研领域的混乱。通过综述鸡(土从)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与白蚁的共生关系、食(药)用价值以及鸡地从菌栽培现状等,分析和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推动鸡(土从)菌人工栽培研究以及传播正确的鸡(土从)菌知识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整个鸡(土从)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鸡菌(Termitomyces)是一类美味食用菌,人们很喜欢采食,早视为珍品。康熙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曾记道:“鸡枞菌,……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则粉被如鸡羽,故日鸡;以其从土出,故日。”鸡菌与白蚁有关,多发生于白蚁巢的菌台  相似文献   

13.
鸡Zong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Zong菌是一类珍贵的食用菌。本文综述了鸡Zong菌的形态特征、分类与分布、生活条件、生活史以及鸡Zong菌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综述鸡菌(Termitomyces spp.)及其共生白蚁的共生起源、共生关系及共生繁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鸡菌及其共生白蚁提供参考.鸡菌及其共生白蚁起源于3千万年前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在蚁巢中,白蚁为鸡菌提供培养基并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鸡菌帮助白蚁降解食物并为白蚁提供营养丰富的菌丝体(小白球).白蚁婚飞和筑巢等活动使鸡菌得到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15.
以鸡(从)菌(Termitomyces spp.)为指示菌,在云南地区的22个采集点和四川的1个采集点共解剖了97个蚁巢分析共生鸡(从)菌和白蚁的对应关系,并基于鸡(从)菌ITS序列和白蚁COⅡ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二者进化支系协同性.结果表明:真根鸡(从)菌(T.eurrhizus)、条纹鸡(从)菌(T.striatus)、盾尖鸡(从)菌(T.clypeatus)、小果鸡(从)菌(T.microcarpus)和空柄蚁巢伞(Sinotermitomyces cavus)5种鸡(从)菌与共生白蚁在种、属阶元均不具有共生专一性,协同进化迹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余丹凤 《食用菌》2008,30(2):54-54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贵州鸡纵菌、云南鸡纵菌、贵州香菇、云南香菇子实体中Fe、Cu、Ca、Mg、Mn、Zn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鸡纵菌的Fe、Cu、Mn的含量最高,云南鸡纵菌的Mg含量最高,Zn含量最高的是云南香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贵州鸡纵菌、云南鸡纵菌、贵州香菇、云南香菇子实体中Fe、Cu、Ca、Mg、Mn、Zn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鸡纵菌的Fe、Cu、Mn的含量最高,云南鸡纵菌的Mg含量最高,zn含量最高的是云南香菇.  相似文献   

18.
施渺筱  李祝  邵静敏  杨坤耀  龙菊 《食用菌》2012,(1):59-59,62
以伞塔菌和鸡枞菌子实体为材料,分别测定、分析了伞塔菌和鸡枞菌菌盖和菌柄干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在伞塔菌子实体的菌盖和菌柄中都高于鸡枞菌,而总糖、还原糖、粗脂肪、粗蛋白、7种元素(钾、钠、锌、铜、铁、镁、锰)则低于鸡枞菌,尤其粗蛋白、铁、镁、锌在鸡枞菌菌盖中的含量分别为伞塔菌菌盖中的2倍、3.3倍、2倍和1.7倍。两种菌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中限量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一、鸡菌鸡菌是味美可食的菌类。鸡菌属Termitomyces Heim是法人海姆(R.Heim)于1942年根据T.striatus的模式种建立的。该类菌多发生于热带地区中自蚁巢菌台上或其周围地上。全世界已发表的鸡菌种类有32种,但其中有些种系异名同种,经合并确认的只有26种。我国已知的仅3种,尚待进一步调查发掘这一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油炸对鸡(土从)菌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液相高效色谱技术,分别测定新鲜鸡(土从)菌、油炸后鸡(土从)菌及鸡(土从)菌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鸡(土从)菌中共检出63种已知的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酮类、醇类为主;油炸后的鸡(土从)菌中共检出25种已知的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酮类为主;鸡(土从)菌油中共检出11种已知的挥发性化合物。油炸后的鸡(土从)菌中氨基酸含量普遍升高,其中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提高了1.16%和4.67%;核糖含量下降;呈味核苷酸种类及总量均高于新鲜鸡(土从)菌,只有5’-鸟苷酸(5’-GMP)含量降低。说明油炸对鸡(土从)菌风味物质有显著影响,可以提高其香味和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