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钟清莲,林峰,林嵩海(江西省龙南县程龙种养服务部,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鱼体被虫体侵入后,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以身体瘦弱,游动缓慢、由于锚头鱼蚤的侵袭,病鱼鳞片被腐烂,病灶周围发炎红...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简方林乐峰,林家义(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兽医站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该虫体侵入鱼体后,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鳞片腐烂,病灶周围红肿,并常有其它病原菌寄生。此病主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超声波可增强病鱼的服药效果。从而,解决了病鱼在水中吸收药物难、效果不佳的问题。鱼象人一样,生病后也需服药。但是,给病鱼服药是件很麻烦的事:把病鱼从水中取出,给其注射或喂食药物,既费时费事,鱼又难以忍受 ;将药物拌进饲料喂鱼,不仅浪费较大,而且拌得不匀会出现药物中毒现象;将药物施入水中,病鱼也会因吸收不到足够的剂量,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今,用上了超声波,病鱼服药的效果就能大大增强了。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试验时,把一种生殖激素加入到养殖金鱼的两个…  相似文献   

4.
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的鱼传染病,在全国养鱼地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类,严重时引起鱼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特征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水面。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28-35℃最为流行,因此每年6-9月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5.
在进出口鱼的检疫中,经常发现一些鱼有皮肤病,主要症状是鱼的体表发白或发红,常可引起鱼的死亡,造成损失。现将笔者在检疫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如下。1自点病与自粉病的鉴别白点病与白粉病的症状相似,在鱼体上都有白色点状物出现。但两病的病原体不同,白点病是由小瓜虫?..  相似文献   

6.
张是  学军 《山东饲料》2005,(9):25-25
一些寄生虫寄生于鱼的体表或体内,往往使鱼表现不安而狂游,疯狂病、中华鳋病,鲺病、车轮虫病及三代虫病,因其症状相似,流行季节基本相同,故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造成经济损失。现将这几种病的不同症状及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5,(5):29-29
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 当虫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鱼体消瘦,发病后在2~3天内出现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虹鳟鱼3种常见病的防治于晴1.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多为害300克左右的成鱼。病鱼眼球突出,贫血,体腔有恶臭微黄色液体。肛门突出。病鱼做旋转游动。发现病鱼应立即隔离,避免高密度饲养和饱食。对病鱼可用聚乙烯吡咯酮碘100毫升熔于1升水中所配制的溶液消...  相似文献   

9.
患肠炎病草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健康鱼和患肠炎病草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其淀粉酶最适pH值均为7.2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6.0;其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40℃,且患肠炎病草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较健康鱼低,但pH值在5.7以下时,患病鱼的蛋白酶活性较健康鱼高,温度在28℃以下时,患病鱼的淀粉酶活性比健康鱼高。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针叶防治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 当鱼发生赤皮、烂腮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kg鱼用马尾松针叶0.5kg捣碎,加食盐50g,拌和青料投喂;或按每0.067公顷鱼池用20kg马尾松针叶,研成粉末,兑水25kg,向鱼池中泼浇;也可按每0.067公顷鱼池水深1m用马尾针叶35kg,浸泡在鱼池进水口处,每1d翻动一次。这三种方法,对治疗鱼的赤皮、烂腮和肠炎病的效果都较好。 当鱼发生锚头蚤和鱼虱病时,可每0.067公顷鱼池用马尾针叶15kg,捣碎后浸泡于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鱼池泼浇;或每0.067公顷用…  相似文献   

11.
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  当鱼发生赤皮、烂腮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 kg鱼用马尾松针叶0.5 kg捣碎,加食盐50 g,拌和青料投喂;或按每hm2鱼池用300 kg马尾松针叶,研成粉末,兑水375 kg,向鱼池中泼浇;也可按每hm2鱼池水深1 m用马尾松针叶525 kg,浸泡在鱼池进水口处,每天翻动一次。这三种方法,对治疗鱼的赤皮、烂腮和肠炎病的效果都较好。  当鱼发生锚头蚤和鱼虱病时,每hm2鱼池用马尾松针叶225 kg,捣碎后浸泡于水中,用浸出的汁液向鱼池中泼浇;或每hm2用带枝的新…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13.
1.1一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在家庭中饲养观赏鱼,部分人尤为喜爱颜色鲜艳的血鹦鹉鱼,但是在饲养过程中,血鹦鹉鱼非常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影响,当血鹦鹉鱼染病后轻者会影响到观赏效果,而重者则会直接导致鱼死亡。在众多血鹦鹉鱼疾病中以六鞭毛虫病最为常见,也是造成血鹦鹉鱼出现头洞的原因之一,六鞭毛虫病属于寄生虫病,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观赏鱼养殖兴起,该病表现频发状态,且呈现出一定的蔓延趋势。通常六鞭毛虫病多发生于鹦鹉鱼、慈鲷鱼、罗汉鱼、皇冠鱼以及七彩神仙等观赏鱼,以六鞭毛虫病病原最先发现。基于此,本文将对血鹦鹉鱼感染六鞭毛虫病的原因、病原、预防以及治疗方式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鱼鳃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此病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本病多在春天发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带菌鱼,以及被病原细菌污染的水或池塘淤泥。在本病流行季节,病鱼不断在水中散布病原菌,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便可发病,特别容易感染的是鱼鳃受伤(如受机械损伤、被寄生虫寄生等)的鱼。本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从鱼苗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此外,鲤鱼、鲫鱼、鲢鱼、编鱼、团头朝、金鱼等也能受害。一般地说,水温在15℃以上时,本病开始发生,在水温15℃~30C之间,水温越高越容易发生和流行,使自致死时间也越短、经…  相似文献   

16.
渔得利是最新广谱抗菌药与其他抗病毒成分配制而成的预混剂,适用于鱼、虾、蟹等水产动物的混合感染性疾病。由郑州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动物药厂生产的渔得利,能有效地防治鱼虾的各种细菌性疾病,对单胞菌、假单胞菌、粘球菌等引起的鱼肠炎、疖疮病、腐皮病、出血性腐败病、烂鳃病、烂尾病,虾红腿病、烂腿病、白斑病、褐斑病等疗效尤其显著。渔得利的使用方法是,将药与饲料搅拌均匀后做成颗粒饵投喂,每天每100千克鱼用药5~10克,每天分两次投用,连用两天。鱼苗也可用此药浸浴,浸浴的浓度为5~10X10-‘。用于预防,可每隔20天投喂1次,…  相似文献   

17.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厂‘大水产养殖者须密切关注与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8.
高克强 《饲料工业》2001,22(11):35-35
网箱养殖草鱼的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饲料营养问题引起,因其大部分有细菌病等并发症,常误导人仅当作细菌病、原虫寄生病治疗,结果适得其反,很难治本。1芥子甙棉酚中毒病目前许多饲料厂家在鱼料配方上使用不经脱毒的菜籽粕、棉籽粕,且用量相当高。长期食用这种饲料的鱼除了饵料系数偏高外,会出现中毒症状,如肝胰脏增生、脂肪组织增多,严重者出现脂肪结块、消化道受损、肠道炎发病率高。病情发生分两种情况,一种呈急性爆发,通常在喂饱后发生猝死现象,死亡数不一,多者一次可达数百尾;另一种呈慢性发生,有(或类似)细菌病并…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夏秋季,福建罗源湾网箱养殖的红鼓鱼鱼苗流行爆发性疾病,死亡率高达40%~90%。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显微镜检查基本无寄生虫感染。电镜检查发现病鱼脾脏内大量寄生一种二十面体病毒,直径约170nm。类似虹彩病毒。病鱼发病的症状及流行特点也与病毒病类似。采用防病毒措施后鱼苗死亡率明显下降。因此,初步认为本次红鼓鱼鱼苗爆发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该病毒。  相似文献   

20.
越冬鱼的几种常见病防治鱼病是鱼种越冬阶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鱼种越冬期间,常见的疾病有如下几种:赤皮病鱼种在整个越冬期间都有发生。病鱼体表局部或全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在两侧和腮部比较明显。有的鱼在鳍基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