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从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1985年春我区蒲城县桑果公司、富平县林业局、地区园艺蚕桑站各建蚕茧收烘站一处,从参与蚕茧流通入手,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三个茧站春、夏、秋三季共收鲜茧50263斤,全年斤茧平均价格上茧为1.82元,其中春茧为2.067元;双宫茧0.992元,下茧0.711元,印烂茧0.137元。按茧层率及其它补正条件分析,基本符合“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茧价政策。春夏平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3.
<正> 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对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的途径,淮阴市蚕桑站1991年在沭阳县十字乡沟西村进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沟西村有新老桑园420亩,1990年养蚕254张,亩产茧仅14.6公斤,亩产值仅141.6元,张产茧仅24.1公斤。1991年试点后,经一年努力,全年养蚕668张,亩产茧提高到60.5公斤,亩产值提高到628.2元,张产茧提高到38公斤。我们在试点工作时认为,沟西村干部素质较好,群众有栽桑养蚕积极性,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1.1958年全国蚕桑会议上,我们根据广东提高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要实现“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奋斗目标。经过二、三十年全省蚕桑科技同志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陆续出现了许多“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良好典型。  相似文献   

5.
<正> 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从事养蚕的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蚕桑技术服务工作怎样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坝乡在这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4年全年平均张单产60.1斤,担茧价202.40元。张单产、担茧价、张产值、亩产值均超过了上年,超过了全区,85年春蚕期虽然长期低温,但张单产仍达80.4斤,张产值普遍在200元以上。成为全区春蚕生产较好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 蓬安县河舒镇3村11社蚕桑专业大户陈泽勋1988年他家共有投产桑12600株,全年养蚕33.5盒,总产茧1166.7公斤,平均单产茧34.8公斤,茧款收入10825.9元。全年共育小蚕55盒,收共育服务费440元,桑园套作收入2980元,出售良桑穗条5000公斤,收入2000元,全年蚕桑  相似文献   

7.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 延安地区蚕桑园艺站1988年在蚕桑生产上,继续以涧峪岔为重点,以14个烘茧站为依托,抓产、供、销配套服务,辐射指导四个基地县蚕桑生产,取得了新的成效。①涧峪岔乡养蚕810张,产茧2.3万公斤,产值39.6万元,比1987年增养140张,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25.7%和267.8%。②加  相似文献   

9.
丁宏乡是我县蚕桑生产的重点乡,有桑园2300亩,全年产茧占全县总茧量的16%左右。近年来,虽然乡村工业不断发展,但蚕桑这项传统副业,并没有下降,而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不断发展的好势头。1987年,该乡蚕茧生产量182.5吨,比86年增长29.8%,茧款收入899833元,比1986年增加341585元,增长61.2%。丁宅乡的蚕桑生产大幅度增产增收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大队现有九个生产队,479户,2220人,2700亩集体耕地,其中新老桑园136.5亩。今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到220.87万斤,比去年净增10.5万斤,人平分配90元,比去年净增10元。蚕茧生产也获得了丰收,全年发种174张,总产茧105.13担,比去年增长了121.3%,蚕茧产值1.95万元,蚕桑总收入达到2.4万元,全年平均张产茧60.4斤,平均张产值112.07元。最高的第3队,15亩桑园,全年发种44张,产茧30.88担,平均张产茧达到70.2斤,亩产茧超过200斤,亩产值超过400元。我们大队是从1979年开始搞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11.
<正>老闸乡是太仓市蚕桑生产重点乡,现有桑园面积4150亩,全年饲养蚕种10318张,生产蚕茧390吨,茧款收入441万元,全年平均张产37.8公斤,养蚕农户平均收入3073元。该乡的蚕桑生产已多年持续稳产高产,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  相似文献   

12.
李政 《四川蚕业》2006,34(1):56-57
2005年,武胜县蚕桑局根据县委、县府的工作安排,紧紧围绕蚕农增产增收的总目标,在蚕桑生产中,大力推广科学新技术,使蚕桑生产获得了增收。全年全县发种40906张,比2004年增发蚕种2441张,同比增长6·3%;全年产茧1301449kg,比2004年增产茧16281kg,同比增长12·5%;张种单产31·8kg,  相似文献   

13.
<正> 太仓县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大户席月英承包责任田和口粮田8.3亩(其中水稻7.3亩,棉花1亩),承包桑田7.9亩。1991年亩产茧142公斤,张产茧41.8公斤,全年茧款收入10783元,成为苏州市产茧最多的大户,该户不但在生产规模上领先,生产水平也较高。席月英的成功之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经验:一、老桑改造采用速成密植技术席月英原是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队饲养员,有一定饲养技术,1985年实行大包干,她承包了6.6亩管理不善的低产河坡桑,桑树稀疏,杂草丛生,缺肥失管,这年共养10张蚕种,产茧369.3公斤,茧款收入1614元,  相似文献   

14.
<正> 栽桑养蚕在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蚕桑生产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和我县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现全县有桑树1.07亿株,全年养蚕12万张,产茧250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最高年达2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74万元,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 新建乡是宜兴县蚕桑生产的重点乡,有桑田2136亩,全年茧产占全县总茧量的18%左右。近年来,虽然乡村工业迅速崛起,但蚕桑这项传统副业,并没有下降,而在商品生产的洪流中,更勃发生机,进一步发展起来。全乡经济建设呈现了工业发展、粮食丰收、蚕桑兴旺的好势头。86年,该乡蚕茧总产166.2吨,比85年增长11%。茧款收入75.1万元,比85年增加10.1万元,增长15.4%。按投产桑田计算,平均每亩产茧100.5公斤,  相似文献   

16.
广丰县下坊公社三官殿大队蚕桑场,1980年建场,当年冬天就连片栽桑六万株,折合面积77亩。1981年兴建平房蚕室一栋,380平方米,现在又正在兴建一幢1140平方米的三层楼蚕室。栽桑第一年的中、晚秋采叶养蚕29张,产茧2366.5斤,茧款收入4116.82元,亩桑蚕茧产值达53.44元;栽桑第二年,全年春、夏、秋五次养蚕,饲养蚕种122张,产茧10252.5斤,平均亩桑产茧133.5斤,亩桑产值213.6元(平均茧价1.6元计),属全区首位,是我区蚕桑生产高产典型。三官殿大队蚕桑场在不到两年的短暂时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完善蚕桑生产的责任制,我们在今年年初邀请了三个养蚕千斤户的代表,进行座谈。根据座谈,三个千斤茧户的概况如下: 金坛县建昌公社谢蔡大队六队社员顾金保,全家四人,1982年承包生产队桑园7.2亩,不再承包其他项目,口粮由生产队安排,是一个实行三包责任制的蚕桑专业户。生产队规定全年产值为2200元,每亩桑田由生产队付给生产成本35元(包括养蚕),全年共记工1400个,参加生产队分配,全奖全赔。82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西昌市月华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蚕桑生产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在龙头企业西昌市华茂丝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把加强管理,提高产出,让农民增产增收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蚕桑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年养蚕12310盒,产茧554t,产值达1894.6万元,蚕茧总产连续3年达500t以上。1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月华乡是农业大乡,蚕桑一直是月华乡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保持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渭泉 《蚕桑通报》2001,32(4):50-51
衢县地处浙西 ,自50年代系统开发种桑以来 ,蚕桑生产历史坎坷。1989年 ,全县共拥有桑园面积787hm2,全年实发蚕种3.70万张 ,产茧1200t,茧款收入1100万元 ,首次突破千吨大关。由于我县桑园都集中于高家、莲花、杜泽等平原地区 ,随着柑桔生产的飞跃发展 ,一方面 ,柑桔生产的单位面积比较效益高于蚕桑生产 ;另一方面 ,柑桔上大量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蚕儿不结茧现象普遍发生 ;加上1995年后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疲弱 ,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 ,我县蚕桑生产跌入历史低谷 ,全县桑园基本被毁。针对这种情况 ,自1997年…  相似文献   

20.
秋蚕生产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占全年蚕茧总量的一半以上,提高秋茧生产的质量效益,对提高全年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为此,该县从1997年起在秋蚕生产中摸索了一些提高秋茧质量效益的配套措施,也为该县蚕茧质量的全面提升找到了科学依据.通过调整布局、更换品种和狠抓技术关键,秋茧质量逐年提高,促进了该县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牌蚕茧200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进一步推动了该县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