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一、引言高梁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百余万垧,其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对全省粮食总产量影响甚大。而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品种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全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发展。到2006年,全省水田面积达到800万亩。水田机械耕地达到60%.机械插秧面积280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5%.水田收获机械化占15%.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相似文献   

3.
一 圻春县是鄂东丘陵水田油菜的主产区。1964年油菜面积近8万亩,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77%,产量470余万斤占油料总产的73%。近年来,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迅速发展,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使原有的一季中稻油菜两熟制逐渐改变为双季稻油菜三熟制。晚茬油菜面积迅速增加,1958年全  相似文献   

4.
铁岭县八里庄乡铁一农业社,地处辽北平原,是辽宁省盛产大豆的地方。1956年全社种植1,150垧(1垧为15亩)大豆,平均每垧产量达4,375斤,比当地大豆常年产量2,690斤,增产62.6%,比隣社一路农业社每垧大豆产量3,605斤,增产21.3%其中有145.7垧用拖拉机耕地和播种的大豆,产量比全社平均产量高出很多,每垧可产4,660厅。第二生产队有11  相似文献   

5.
和龙县西城公社前进大队,是以原南古城大队第一生产队为基础、从一九七六年开始,三年内逐步把同村四个生产队合并而成的。被合并的后四个队,原来都是全县闻名的穷队。现有117户,519口人,朝汉族各占一半,耕地七十八垧,其中水田63.8垧,目前实行大队一级核算,一级管理,下设五个农产队,一个蔬菜队,一个付业组,一个小煤窑。三年来,这个大队加强科学管理,严格经济核算,取得重要成果。一九七八年63.8垧水田平均垧产达15,004斤,人均口粮570斤,人均收入244元3角,每工值2.25元。这样,  相似文献   

6.
东北垦区国营农场种植小麦的面积约占粮、豆播种面积的45—50%左右。种小麦不仅机械化程度高,而且稳产保收。一般年成可获得亩产150—200斤以上的产量。在气候条件有利时产量更高,如1964年友谊农场五分场五队的春小麦平均亩产348斤。五九七农场三队一号的92垧地(每垧为15亩)平均亩产486.7斤,其中56垧平均亩产达到533.3斤。但目前各场生产极不平衡,如何挖掘潜力,找出增产关键,争取进一步高产稳产和均衡增产是当前农业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51—1996年上海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1951-1996年的粮食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变化在稳步增长期,预计到2004年粮食单面积产量可达9000kg/hm^2,稻谷单位面积产量2003年达10050kg/hm^2;在粮食总量中稻谷占3/4;1987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占60%。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玉米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综合利用的背景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玉米生产国,玉米耕种面积为0.28亿ha,约占世界玉米耕种面积的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从1919年的2233.7L/ha增加到1991年的9452.3L/ha,并仍以每年每公顷174.1L的速度递增。按此势头,到2000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再增加350亿L。利用占20%的耕地,美国平均每年生产玉米2500—2800亿L,此产量约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0%。1991年玉米的总产值为180亿美元,使玉米不论在收获面积或产值上都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农作物。美国玉米的食用和工业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南朝鲜的主要作物,粮食作物总产中67—70%为大米,农户收入的50%和农业收入的70%来自稻作。过去30年来,南鲜朝水田面积增加了1.2倍,稻米总产增加了3倍,单产增加了2.5倍。1950年以前,每公顷水稻产量只有2.0吨,到1970年为止,每年约增产31公斤。进入七十年代,通过灿粳稻杂交优势、提早插秧、合理  相似文献   

10.
海南胡椒产业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生产发展迅速从1994年胡椒价格恢复上升以来,海南胡椒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上升。种植面积从1994年的1.02万公顷发展到2004年的2.52万公顷,增加了147%;产量从1994年的0.95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3.26万吨,增加了243%:单位面积产量从1994年的1.177吨/公顷提高到2004年的1.940吨/公顷,提高了64.8%。1994年至2004年,是海南胡椒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植是日本农业的骨干。水田约占耕地总面积550万公顷的60%。全国总农户480万户,98%以上的农户从事水稻栽培。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通过水稻栽培技术的改善和耕地的改良等措施促进了水稻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半期,日本的水稻种植有了飞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及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上面。  相似文献   

12.
德惠市岔路口镇东靠松花江,西邻沐石河,南与大跃进水库接壤,水资源比较丰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田面积发展相当快,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2万ha,是全国水田面积最大的乡镇。水稻产量的高低与秧苗素质的关系非常大,所以有必要对水稻育苗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世界大米总产量为3.811亿吨,2001年为3.972亿吨,而1997~1999年全球大米年需求量为3.86亿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大米年需求量为4.72亿吨,到2030年为5.33亿吨。 20世纪80年代全球大米单位面积产量年增幅为2.3%,而20世纪90年代为1.1%。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安县现有水田面积2万hm2。近几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机电井件老化,出水量不足,单井灌溉面积减少和辽河灌区上游水源不足等综合因素影响,已造成台安县水稻生产水源不足的严峻局面。为稳定水稻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省生产开支,增加经济效益,因此节约水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势在必行。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是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水增收的一项突破性措施。1999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经过县、乡有关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初步总结出适于台安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措施,达到了节水、节支、高产、高效的…  相似文献   

15.
沔阳县长倘口区八潭公社武旗大队有棉田面积2,618亩,占总耕地面积(2,764亩,其中水田64亩)的94.7%。每人平均棉田1.2亩,每个劳力平均负担棉田2.65亩,是全县稳产、高产的红旗大队之一。 从1961年以来,该队的棉花面积年年扩大,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1961年全队植棉面积为2300亩,单产皮棉82.9斤,总产  相似文献   

16.
光泽县地处福建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富屯溪上游,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叠障、谷盆错落、山清水秀。这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无环境污染。稻田平均海拔300m,水田有机质含量达30g/kg,属中上水平,占水田面积51%~70%;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1.7g/kg,属中等水平,占水田面积89%;水田质地为中壤土,面积大,占水田面积的75%。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桐城县是安徽省种双季稻面积最大的一县。1957——1960年四年中每年种双季稻三十一、二万么,占水田面积的60%,而所产稻谷則占粮食总产量的60——70%。在推广双季稻以前,全县平均粮食么产量在五百斤以下;在羣众逐漸掌握双季稻栽培技朮,普遍种植以  相似文献   

18.
一、战后大米供求关系的变化 水稻生产至今仍然是日本农业的支柱,水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5.5%,大米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经过战后水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大米产量在六十年代后期达到过年产1400万吨(糙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田总磷径流损失影响因素及损失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农田磷素随地表径流向水体迁移导致磷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风险增加,收集近10年农田总磷径流损失的试验数据,并结合其对应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田、旱地TP径流损失量与土壤全磷、粘粒含量百分比显著负相关,与施磷量、降雨量显著正相关。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了单位面积水田、旱地总磷径流损失量估算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各省水田、旱地中TP径流损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水田中TP径流损失量范围为0.585~3.015 kg·hm-2,单位面积旱地中TP径流损失量范围为0.045~0.473 kg·hm-2。2011年全国水田TP径流损失总量变化在3.554~5.875万t,平均值为4.715万t;全国旱地TP径流损失总量变化在0.951~2.347万t,平均值1.649万t;全国农田TP径流损失总量平均值为6.364万t。  相似文献   

20.
勐海县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云南省优质稻生产基地县,也是西双版纳州主要粮食主产地,全县有水田面积2.2万hm2,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田面积逐年减少,到2011年全县水田面积减少到1.73万hm2,因此为确保勐海县水稻种植面积和西双版纳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推广勐海县中海拔地区水稻一熟改两熟制是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措施,不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勐海县中海拔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