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大棚育苗露地栽培茄子、辣椒等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育苗,冬季大棚内加小拱棚越冬,次年3月底覆地膜移栽于露地。选择耐寒品种,控制好播种时间,并注意棚内保温、降湿,防止冻害和病害发生,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15~18天。安乡县农民按此模式种植辣椒,每667平方米苗床可培育5万~6万辣椒苗,牛角椒前期每公斤价格6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杨怀玉 《农家致富》2011,(21):32-33
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辣椒,可利用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光照时间变长的自然优势,通过塑料大棚保温,达到比正常春季露地栽培辣椒提早上市的目的。一、适时播种育苗目前适宜大棚春提早栽培的辣椒品种主要有苏椒5号博士王、苏椒2  相似文献   

3.
辣椒栽培     
<正>一、品种选择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一般作早熟栽培的品种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座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号、洛椒l号、赣椒l号、湘研9号等。春夏露地栽培宜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皖椒l号等。秋延后栽培要选用苗期抗热性、抗病性、耐涝性及后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如皖椒1号、洛椒4号等。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辣椒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选出适宜天水塑料大棚栽培的抗病、丰产的优良辣椒品种,进行了大棚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天水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主栽良种为天椒4号和陇椒2号,辅种良种为陇椒3号、陇椒4号和陇椒6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选出适宜本市种植的优良辣椒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用航椒7号、航椒8号、陇椒3号、陇椒5号进行了辣椒栽培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航椒8号表现最佳,其次为航椒7号,这两个品种丰产性好、商品性佳;陇椒3号、陇椒5号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平谷区日光温室的辣椒品种。[方法]2012年在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不同辣椒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农大24号和京椒5号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和产值均高于农大3号和超大椒王,而种植辣椒单位面积产值和产量显著高于黄瓜。[结论]农大24号和京椒5号具有比黄瓜更加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梅 《农村科技》2014,(6):53-54
<正>温室栽培辣椒可以实现辣椒错季生产,能够延长市场供应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温室辣椒栽培茬口安排主要有秋延晚、早春茬、冬春茬等。温室辣椒早春茬育苗期处于前一年隆冬季节,定植后外界气温逐渐回暖,温度、光照条件都有利于辣椒生长。一、品种选择温室早春茬辣椒主要选择大果型品种。根据各地不同消费习惯和消费口味,可以选择新椒2号、新椒3号、新椒6号等半辣品种,或津椒3号、洛椒3号等微辣品种。  相似文献   

8.
昆椒1号是原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皱皮辣椒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等特点。在云南昆明等地,栽培皱皮辣椒的效益常高于甜椒、羊角椒。因其高产等原因,种植昆椒1号效益高于其他皱皮辣椒地方品种。为进一步探讨多样性种植模式、提高辣椒的种植效益,尝试将昆椒1号与昆明生菜地方品种进行套种。结果表明,套种后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比单一种植昆椒1号产值增加11.6%,其栽培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设施栽培青椒一般在11月上旬播种,翌年1月至2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收获。春提早栽培可选用洛椒98A、苏椒5号、苏椒11号和汴椒1号等。一般亩产量在4000公斤左右,收入1万元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无公害辣椒设施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壮苗1.种子处理辣椒种子常带有病毒病、疫病等病原菌,通过种子表面  相似文献   

10.
高山辣椒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辣椒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缙云县高山地区种植的鼎椒3号、海丰7号和渝椒5号3个品种,这3个品种较本地种结果早、采果期长、产量高、病害发生轻,可与本地种相互搭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塑料大棚内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对白粉病和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两病的抗性表现不同。所研究的7个品种,除9307外,其余品种对灰霉病皆表现为抗病;而对于白粉病,早紫、凤凰51号、研选5号为低感品种,维多利亚为中感品种,粉红亚都蜜、新华1号、9307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越冬茄子适宜的品种与栽培基质。[方法]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基质的双因子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栽培基质条件下,越冬茄子的经济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结果]栽培品种采用布利塔,栽培基质采用秸秆反应堆,茄子的株高为141.25 cm,单株产量为2.39 kg,产量为47.8 kg/m~2,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布利塔3种基质灰霉病平均病情指数为9.50,京圆一号平均病情指数为14.77,品种间灰霉病病情指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承德地区茄子品种和栽培基质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灰霉病菌对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8大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孢子萌发测定法分别对宁夏农垦、青铜峡市、贺兰山沿山等葡萄主栽区的赤霞珠、霞多丽、红地球、乍娜、大青等主栽葡萄品种上的灰霉病菌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①从药剂水平看,供试灰霉病菌株对氟啶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均为0.184 6 μg·mL-1,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其EC50均低于49.205 7 μg·mL-1;而供试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和啶菌噁唑产生的抗药性最强,其EC50分别高达36 760.563 6和248055 4 μg·mL-1。②从不同地区看,青铜峡地区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1.29%,对药剂敏感性较好;其次是贺兰山沿山,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0.76%;宁夏农垦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56.35%。③从不同品种看,鲜食葡萄品种整体较好,其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71.40%,对药剂敏感性较好;而酿酒葡萄品种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46.88%,抗药性较强。各产区可依据病害发生情况、气象条件及环境因素交替使用不同抗药性杀菌剂,并适当调整药剂浓度,达到高效利用和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内生拮抗放线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番茄植物组织内分离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株No.37,此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盆栽番茄幼苗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89.7%和80.3%,10倍稀释液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4.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灰霉病菌对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8大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孢子萌发测定法分别对宁夏农垦、青铜峡市、贺兰山沿山等葡萄主栽区的赤霞珠、霞多丽、红地球、乍娜、大青等主栽葡萄品种上的灰霉病菌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①从药剂水平看,供试灰霉病菌株对氟啶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均为0.184 6 μg·mL-1,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其EC50均低于49.205 7 μg·mL-1;而供试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和啶菌噁唑产生的抗药性最强,其EC50分别高达36 760.563 6和248055 4 μg·mL-1。②从不同地区看,青铜峡地区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1.29%,对药剂敏感性较好;其次是贺兰山沿山,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60.76%;宁夏农垦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56.35%。③从不同品种看,鲜食葡萄品种整体较好,其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71.40%,对药剂敏感性较好;而酿酒葡萄品种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平均值为46.88%,抗药性较强。各产区可依据病害发生情况、气象条件及环境因素交替使用不同抗药性杀菌剂,并适当调整药剂浓度,达到高效利用和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银杏枝条和叶片中分离到77个真菌菌株,以作物重要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株。平板对峙测定结果表明:46个菌株对灰霉菌有拮抗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7%,其中有7个菌株拮抗性较强,占总菌株数的9.1%。不同内生菌株发酵液离体测定中,2-18和2-9菌株防治离体月季叶片和花瓣灰霉病的效果较稳定,抑制率保持在80.8%~100%。初步鉴定结果表明,2-18和2-9菌株为毛壳菌属真菌(Chaetom iumsp.)。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灰霉病的抑制作用,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对峙培养法测定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N-5对黄瓜灰霉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及孢子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YN-5的抑病效果在50%以上。该菌株可作为黄瓜灰霉病生物防治的优良候选微生物资源,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种期续随子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播种期的续随子进行病害调查,结果表明3个播种时间下的望谟科技示范园、安龙海子养猪场、兴义坝佑试验基地都发生续随子褐斑病、灰霉病。望谟、兴义褐斑病发病率达到100%,安龙为53.6%,以兴义发病最严重,病情指数为0.632。望谟、兴义灰霉病发病率达到100%,立枯病发病率为71.2%,72.8%,安龙播种最晚,没有发生立枯病和灰霉病。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4~2015年对吉首地区矮板村辣椒病虫害的调查,发现吉首地区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疫病、炭疽病、灰霉病和青枯病,主要虫害是:烟粉虱和斜纹夜蛾。分析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包括:当地气候、辣椒品种、土壤基质、栽培方式、施药种类和方法。针对这些主要病虫害,提出了健身栽培、及时病虫测报和合理用药为一体的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决明子对两种病原菌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枯萎病茵(Fusarium oxysp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两种病原茵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决明子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决明子对两种病原茵茵丝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时辣椒枯萎病菌抑制率较强,EC_(50)为0.57 mg·mL~1。本结果也表明决明子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