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临床症状山羊鼻镜、颈部、体侧、乳房部和尾部出现丘疹和水泡,继而发展成小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痂皮,随后脱毛,皮肤增厚,形成皱褶和龟裂,20d左右蔓延至全身。同时,病羊出现烦燥不安、剧痒、采食减少。心跳60~100次/min、呼吸15~22次/min、体温37.5℃~40℃,反刍和胃蠕动前期正常,后期变缓,导致病羊营养不良、消瘦,最  相似文献   

2.
<正> 山羊疥螨病俗称疥癣病或癞,是危害山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不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往往引起山羊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山羊疥螨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山羊初发病时只是引起剧痒,山羊擦石头、墙、树、栏柱等物。山羊的嘴边、眼睛周围、四肢等毛少皮薄的地方首先出现脱毛等症状,严重危及到全身。患部皮肤变厚,有丘疹、结节、水疱、脓疱、脱毛,形成痂皮,进而龟裂,皮肤常见有白色的皮屑,严重者全身脱毛。由于病羊终日啃咬自身、摩擦患部、瘙痒烦燥不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份,文登区城关镇某农户饲养的5只奶山羊有3只采食量大的羊突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下降,其中一只山羊出现不食,反复起卧等腹痛症状,前来就诊。经综合诊断另两只为采食过量,嘱其对其节食后康复;出现腹痛症状的确定为真胃右方变位,行手术治疗。1变位原因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2019年2月对我市某农户场饲养的马发生了尖尾线虫病,现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症状2019年2月我市某农户村饲养的马陆续发病,症状表现:尾部剧痒,病马常以臀部在其他物体上摩擦,使尾毛蓬乱,造成尾部、坐骨部脱毛,发生皮炎,有的马皮肤破溃,出现感染化脓。病马经常表现不安,食欲下降,消瘦。  相似文献   

5.
1病例克东县红旗种奶山羊场饲养的85只奶山羊,全部发病,重症羊61只,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明显增厚至形成皱褶,尤以头部、腋下、腹股沟、腹下及尾部症状明显。其他自然裸露部分症状较轻,头部皮肤增厚明显,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屑片,俗称白灰头,眼圈部分更为明显,有的地方由于磨擦、踢蹴出现出血。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时常用后蹄踢或用基角触擦患部,依树干、围墙、栅栏擦拭发病部位,羊群骚动不安,严重地影响羊只的采食、反刍,患羊表现消瘦。患羊体温正常,除7只羊伴有支气管感染外,其他羊只呼吸基本平稳。镜检后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为山羊疥癣病。…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4月 ,苏州市某农户饲养的 2 75只湖羊中有 6 4只发生皮肤病 ,主述 :其饲养的羊每年都发生皮肤病 ,今年数量最多。病羊表现为奇痒 ,皮肤增厚 ,大面积脱毛 ,有的皮肤已龟裂、流血。经实验室诊断为绵羊痒螨病。用 5 %敌百虫和双甲脒配合应用后痊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 症状包括哺乳羔羊在内的各年龄阶段的羊均有发病。病灶多在背部、臀部、颈部及尾部 ,扒开患部的毛 ,可见皮肤上有糠麸样皮屑和浅黄色结节 ,皮肤增厚 ,形成皱折 ,失去弹性 ,严重的患部脱毛 ,皮肤裸露 ,有些部位甚至龟裂、流血。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螨病。2 …  相似文献   

7.
疥螨虫病是由疥螨虫寄生于羊的体表皮肤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羊感染疥螨虫病后表现为脱毛、皮肤增厚以及消瘦等症状。本文总结了羊疥螨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等防治措施,发现有羊感染疥螨虫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羊场还应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每年至少进行2次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某专业户于2003年秋末在旧猪舍中饲养本地幼犬30头,2004年春季发现犬群患皮肤瘙痒病。病犬因皮肤剧痒而烦燥不安,常在墙壁等硬物上磨擦患部,还啃咬尾根、脚爪等被毛稀少的部位。患犬眼、鼻、前肢、背腹及全身可见疏密不等的小结节,磷屑脱落,毛囊周围有红润的小突起或小脓肿,脱毛处皮肤暗红。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01年6月,我县某区山羊高床舍饲综合技术项目农户56户为了扩群,陆续购入351只山羊,与原有山羊混群饲养。7月份,667只(其中羔羊109只)存栏山羊相继发生口疮,并逐渐漫延。发病347只,其中羔羊97只,发病率52%,羔羊发病率高达89%。同场饲养的其它畜禽未见发病。2临床症状患羊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病初在口角等处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成丘疹和小结节,继而发展成为水疱、脓疱,不久破裂并在破溃面被覆黄色或棕色渗出液,随后逐渐变为黑褐色痂垢。有的病羊,痂垢逐渐扩大、增厚、干燥、脱落,最后恢复正常。有的病羊,由于水疱、脓疱互…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浙江省兰溪市锦贝农场羊场,共有存栏山羊250只,饲养在一幢长60m、宽6m的双列式高架羊舍中,品种以纯种波尔山羊(公羊)和杂交羊(母羊)为主,体重在15~40kg不等,采用以康恩贝制药厂出厂药渣为主的混合饲料并割青草、收集蕃薯藤饲喂,全程圈养,从不放牧.饲养水平一般,羊的体瞟中等.六月中下旬,在饲养和治病中发现部分山羊背肩部脱毛,初以为是由羊头伸出横档竹片外食槽中采食摩擦之故,经细微观察,实为脱毛部位有白色的癣斑.相继又发现多只患羊的双耳(内外)、脸部、头颈部等处皮肤上有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型、耳边有半月形的癣斑.初步诊断为真菌引起的山羊浅表性皮肤真菌病,俗称羊钱癣.  相似文献   

11.
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9月南平市建阳区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皮肤坏死、跛行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羊坏死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1995年6月,一山羊专业户饲养的170只黑山羊全群发生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死亡率为10.5%,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元。现将防治过程简报如下。1 症状与诊断病羊口唇粘膜、齿龈潮红肿胀、充血,嘴唇周围出现一颗颗黄豆大小不等的脓疱和结痂,严重羊患部有溃烂症状,有的病羊眼皮、耳和外阴等处也有结痂,患部形成厚厚的痂垢凝结。一周后部分羊蹄叉、蹄冠部出现结痂,然后溃烂。病羊行走及采食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39.8~43.5℃,部分羊拉稀。急性者一周内死亡,慢性者拖至一月左右。病料送贵州农学院传染病研究室检查,结合病羊症状,…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11月 2 5日 ,温郊乡小池村养羊户温某的2头山羊离群跑往木薯地采食木薯叶子 ,发生中毒 ,经救治后 ,治愈 1例 ,死亡 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症状 主诉山羊跑往木薯地采食木薯叶子后约15min,出现腹痛不安 ,呼吸加快 ,异常兴奋 ,口流泡沫等症状。后来病羊进入抑制状态 ,精神沉郁 ,步态摇晃 ,肌肉痉挛 ,可视粘膜鲜红 ,心跳无力 ,呼吸困难 ,呼出气有似杏仁味 ,较严重的一头瞳孔散大 ,反射减少甚至消失 ,呼吸浅表。脉膊细弱 ,昏迷而死。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羊血液鲜红不易凝固以及有采食木薯叶 ;便可确诊为氢氰酸中毒。3 治疗 先用 …  相似文献   

14.
1病原是由外部寄生虫羊螨寄生而引发的以皮肤奇痒为特征的传染性较广的疾病,俗称羊癞。羊螨通过刺破皮肤组织,吸收血液获取营养。主要感染途径是健康羊与病羊接触,被污染的圈舍和用具以及草料等也是感染媒介。2症状病羊初期表现发痒,特别是夜间和清晨病羊极其不安,靠墙、靠饲槽,到处摩擦,搔弹或啃咬患部。被毛先潮湿后松乱,皮肤出现小疙瘩、水泡和溃烂,随后形成干痂,皮肤增厚,绒毛脱落。病羊逐渐消瘦,贫血,体质衰弱,脱毛部位逐渐扩大。夏天被毛短,症状不明显,冬春季节,病羊极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经过及症状 西昌市某镇一养殖户饲养山羊130多只,2011年5~7月相继出现精神差,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被毛干燥无光泽,脆而易断,有局部脱毛现象;病羊步行缓慢或离群呆立;眼睑、下颌、胸部及腹下水肿,排黑色稀粪;危重病羊在3~6日内死亡;怀孕母羊发生流产、产弱羔、死胎及产后瘫痪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山羊脱毛症是山羊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和冬季多发,各种生长阶段的山羊都可发生,幼年山羊发病率高于成年山羊。其主要特征是山羊的背部和肩甲部的两侧脱毛。由于脱毛不但严重影响皮革质量,而且影响山羊的生长和增重,给山羊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病原引发寄生虫和真菌可引起山羊脱毛症。有试验从病羊皮肤病灶处分离出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皮肤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17.
山羊脱毛症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之一,导致羊出现该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换季、饲养管理不当、体表寄生虫威胁都会导致山羊脱毛症发生,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山羊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经济损失进一步扩大。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山羊脱毛症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我镇农民万某饲养的羊群,于1993年10月16日上午,在被霜打后而干枯的蓖麻地里放牧。山羊采食大量的蓖麻茎叶和半成熟的种子,引起15只山羊中毒。当赶到现场后,已死亡8只,其余7只山羊中毒症状严重,当即采取抢救治疗,全部治愈。一、临床症状在山羊果食蓖麻茎叶和种子后1~2小时发病,病羊出现反刍停止,全身肌肉震颤,四肢发抖,口吐白沫,突然倒地,眼结膜潮红,嘴唇痉挛,头部前伸、呻吟,有的病羊头部抵墙、站立不稳,出现呕吐等症状。体温下降到37℃以下,呼吸困难、脉搏增数。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时间一般为0.5~2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9.
1 病史 团坝乡杉树村吴某某饲养的 1只种用波尔山羊 ,1岁 ,5月 1 1日放牧后病羊突然表现食量减少 ,重度咳嗽 ,两侧鼻孔流出饲料和饮水。2 检查 体温 38.6℃ ,脉搏 86次 /min,呼吸 2 6次/min,营养中等 ,叫声嘶哑 ,食欲不振 ,爬上坡时行动迟缓 ,时走时停 ,呼吸明显增快 ,采食时或反刍后出现头颈伸直 ,摇头不安 ,并伴有饲料从鼻孔中喷出 ,出现痛苦性湿咳。触诊咽喉部敏感、肿胀、发热 ,引起强烈的咳嗽 ;听诊有很强的呼噜音、喉头狭窄音。依据吞咽时饲料和饮水从鼻孔流出 ,剧烈咳嗽和触诊咽喉部敏感诊断为咽喉炎。3 治疗  ( 1 )用 0 .2 5 …  相似文献   

20.
羊螨虫病属于一种皮肤寄生虫病,是由螨虫寄生在羊皮肤表面引起的,也是一种慢性疾病,不易被及时发现。同时由于该病一般不会造成急性死亡,也不会形成大流行,所以在临床上易被忽视。已知的羊螨虫种类很多,包括疥螨和痒螨。感染上螨虫的病羊会出现脱毛和皮痒等症状,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机能,从而增加饲养成本。因此,本文主要从羊螨虫病的病征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人们对羊螨虫病的警惕意识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