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口蹄疫灭活疫苗目前仍然是控制口蹄疫的主要手段,随着悬浮工艺和纯化工艺的改进,使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探讨了细胞状态、接毒量和毒液保存条件对种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状态影响收毒时间的变化,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LD50的变化;接毒含量增高,收获时间缩短,而低剂量、正常剂量接毒传代试验均能获得合格的种毒支系,适宜的改变接毒量有助于提高种毒质量;不论是4℃冷藏保存还是-20℃冷冻保存,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毒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且4℃保存的毒液下降率明显低于-20℃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注射对荷斯坦种公牛冷冻精液生产的影响。[方法]2~9岁荷斯坦种公牛肌肉注射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后,统计分析注射前半个月、注射后第一周、注射后第二周、注射后第三周和注射后第四周的射精量、鲜精活力、鲜精密度、冻精活力、冻精精子畸形率和冻精产量的差异性。[结果](1)2~9岁种公牛各时间段的射精量、鲜精密度、冻精活力、冻精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注射后第一周的鲜精活力显著低于注射前半个月和注射后第二周(P0.05),注射后第二周的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其他各时间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2岁种公牛,在各时间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5~6岁种公牛,注射后第一周的鲜精活力显著低于注射前半个月(P0.05),注射后第二周的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段(P0.05),其他各时间段差异不显著(P0.05)。(4)7~9岁种公牛,注射后第二周的鲜精密度显著低于注射后第三周(P0.05),其他各时间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注射对荷斯坦种公牛射精量、冻精活力和冻精产量无显著影响,对鲜精活力、鲜精密度和冻精精子畸形率有一定影响,并对不同年龄段种公牛的影响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对酸碱都特别敏感,在pH7.2~7.6时稳定性较强;在低温下十分稳定,但对热敏感;经紫外线照射后,其病毒RNA的尿嘧啶形成二聚物,致使FMDV迅速被灭活;电离辐射也可使病毒灭活;FMDV不含有囊膜,所以对脂溶剂(氯仿、丙酮等)有抵抗力。目前控制和扑灭口蹄疫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是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国主要应用于预防接种的是常规(细胞培养)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检测口蹄疫灭活疫苗146S抗原含量的准确性、适用性和操作性,分别采用正戊醇、正丁醇和三氯甲烷对9批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破乳处理,对三种方法的破乳后水相得率和146S抗原含量的色谱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破乳后水相得率分别为:正戊醇38%~49%,正丁醇42%~44%,三氯甲烷50%;9批疫苗的色谱结果均检测到146S特征峰,146S含量在0.7~12.5μg/mL,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4.0%,9批疫苗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三氯甲烷组与正戊醇组数据一致性强,正丁醇组测定值偏低。使用三氯甲烷对疫苗进行破乳,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破乳水相得率稳定,是最优的破乳方法。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口蹄疫灭活疫苗146S抗原含量检测的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为该方法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20日,农业部兽药GMP验收工作组来到后羿生物工程公司进行GMP验收,验收从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后羿成功经过GMP验收,随后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河南后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南后羿企业集团,是集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一流的生物制品制造基地,包括:禽用胚毒灭活疫苗、细菌灭活疫苗、蛋黄抗体、羊胎盘转移因子注射液等生产线,高标准实验动物房及现代化质检实验室等。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参与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中和抗原位点,是4种结构蛋白中最易发生变异的。在病毒传代过程中,对VP1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是口蹄疫疫苗研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此,作者扩增了经不同宿主系(乳鼠、BHK21细胞)连传不同代次的AsiaⅠ型毒株的VP1基因,并对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8%,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100%;制苗毒株经过不同宿主系有限传代后,与传代前的原毒(MF1)相比,VP1基因未发生大的变异,主要抗原位点较稳定,说明以此种方式获得的制苗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是稳定的,适用于该毒株流行区域内相关家畜的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证明,5周龄以上的无MEV健康貂、MEV隐性感染貂、MVE症状典型貂均可按种水貂病毒性肠炎无血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适宜免疫程序为皮下或肌肉注射1ml。7万多只份MEV矿油苗和700多万只份MEV铝胶苗接种野外水貂、貉子和狐狸的临床免疫预防和紧急控制效力观测结果表明,两种佐剂MEV疫苗的免疫效力等同,不同效价(HA64~x—8192~x或TCID_(50)Log~(7.6~9.7))MEV疫苗的免疫产生期为3~10天,免疫期不低于6~12个月,2~8℃保存期不低于9个月,免疫保护率达100%。效价为HA64~x或TCID_(50)Log_(10)~(7.6)的MEV疫苗接种水貂后20~40天的血清HI抗体效价均值约为32~x,达此标准疫苗的免疫产生期为7~10天,免疫期为12个月,保存期为9个月,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祁娟  姚拓  白小明  高梦莹  孟祥君 《草业学报》2017,26(10):118-128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同时配施生物菌肥对苜蓿草地生产力、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生物菌肥的最佳替代量及作用效果,为苜蓿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P100(100%磷肥)、M100(100%菌肥)、P75M25(75%磷肥+25%菌肥)、P50M50(50%磷肥+50%菌肥)、P25M75(25%磷肥+75%菌肥)、R100(100%固氮菌)及CK(不施肥)。结果表明:1)单施磷肥(P100)能明显提高第一次刈割苜蓿产量,磷肥与菌肥3∶1(P75M25)配施对第二次刈割苜蓿产量影响显著(P<0.05)。从总产量来看,磷肥与菌肥1∶1(P50M50)配施效果好,总产量较对照提高了60.45%,其次为处理P100,增产58.40%。2)菌肥与磷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是处理P50M50对第一次刈割0~10 cm土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影响均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4.6%、174.5%和33.2%。3)处理P50M50和P25M75明显提高了4种土壤酶活性,且对第一次刈割10~20 cm土层影响显著(P<0.05);除第一次刈割0~10 cm土层外,处理P25M75对微生物量碳、氮及磷影响均较其他处理明显(P<0.05)。4)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蔗糖酶灰色关联度值(0.842)最高,其次为产量(0.814),而微生物生物量磷灰色关联度值(0.512)最低,其次为微生物生物量碳(0.553)。磷肥减半配施菌肥(P50M50)提高了苜蓿产量、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同时亦降低施用化肥对土壤的危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即BP神经元网络控制方式。详细分析了凹版印刷机的张力产生,在不同工作段张力的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了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BP神经元网络的凹版印刷机张力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对凹版印刷机进行张力控制,能够实现张力控制的全系统调节,使压印滚筒也参与系统张力调节,能够调节料带的全段张力。本文对凹版印刷机张力系统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索了凹版印刷机张力的产生、系统模型建立方式、张力控制手段,以及BP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的基本结构,BP网络的建立及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发生,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猪口蹄疫的发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3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一要素,猪口蹄疫就不会发生。据研究证实,病畜的口水、皮肤碎屑、污物、粪尿、精液、乳汁均可成为传染源,甚至可因与病畜的接触,或因病畜残体、内脏、血、皮毛的污染,以及经由衣物、用具、饲料、褥草场地而传染此病。经其他动物的传带或人类的装载、存贮、运输等活动,均可使病原得以迅速传播和扩散,造成疫病蔓延。最令人烦恼的是空气和风,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毒,甚至可传到50~100km以外。笔者曾经历过同在一栋猪舍,就有部分猪只一直不发病,因为它们不是易感猪群。根据这一原理和口蹄疫病原学的特点,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的工作,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志雄 《山东饲料》2013,(15):140+171
随着直流电机转速调节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制造工艺对其控制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提高响应快速性和减小超调量等。针对传统PID控制器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过长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双环的复合控制器,它由内环的最优LQR和外环的PID控制器组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D控制方案,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实现直流电机快速、精确的转速跟踪,同时优化了直流电机的控制输入信号,故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禽饲养量较高,一度位居世界第一,且鸡蛋的产量也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家禽产品的出口量非常低.导致家禽产品出口量低的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合理控制家禽养殖环境,导致家禽出现各种疫病.家禽养殖环境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会对动物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将综合分析养殖场温热环境、光照与噪声等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重组蛋白3D对病毒表位抗原的免疫调节功能,笔者克隆了Asia 1型FM-DV的3D蛋白基因,并实现了重组蛋白在E.coli的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3D与重组抗原按1∶2混合,并与等体积的ISA 206佐剂混合,制备免疫原(每毫升含50 μg3D重组蛋白和100 μg重组抗原).按每只豚鼠1 mL剂量经后腿肌肉多点接种250~300 g健康豚鼠5只,免疫后28 d用相同剂量的免疫原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免疫后0、21、28和42 d采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于加强免疫后14 d用103的50%豚鼠感染量(GPID50)的Asia1型FMDV进行攻击,评价免疫原效力.同时,设立重组抗原/ISA 2061(每毫升含100 μg重组抗原)、Asia 1型灭活疫苗(1mL)和PBS/ISA 206(1 mL)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D重组蛋白能显著提高表位重组抗原的中和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P<0.05),但与灭活疫苗组没有差别(P>0.05);PBS对照组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提示,重组蛋白3D可显著提高重组表位抗原的免疫潜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对开发新型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盒种产茧量平均提高8.4%以上,盒种产值平均提高9.8%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蚕用工近50%,中秋、晚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同时,秋蚕合理间伐收获条桑,可有效控制桑芽萌发,基本上不影响次年春叶产量。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均可感染。该病潜伏期短的10d,长的可至2年或更长,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d,很少有超过10d的,病死率高达100%。2007年以来,上海的金山、南汇、闵行、奉贤区接连发生了4例市民被狗咬伤后,因忽视治疗而导致意外死亡的事件。针对2007年上海各地出现的多起狗咬伤人的事件,和狂犬病可能死灰复燃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狂犬病只要有效预防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本市犬类管理工作。1上海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1.1目前,上海市民养狗总量约为40万到50万条,但其中只有10万条左右获得了…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评价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本研究通过受试犬免疫后的临床观察、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检测血清中和抗体(NA)及攻毒保护性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犬接种该疫苗中试产品后无严重不良反应;5个批次的中试疫苗产品免疫效果稳定;免后第7 d,抗体阳转率97.5%,90%的免疫犬抗体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后第360 d试验组的群体有效保护率开始下降,为90.5%;免后第390 d仍有83%的试验犬达到有效保护水平;采用狂犬病病毒(RV)街毒CNX8511株攻击免后第390 d随机抽样的30条免疫犬,其保护率达100%。结果证明,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的临床免疫效力不低于同类进口疫苗,可以用于我国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应用英国鸭胚化小鹅瘟21/486弱毒种毒,研制出湿苗和冻干苗,其效价为10~(5-6)ELD_(50)/0.2ml.以该苗原液接种3日龄雏鹅(无母源抗体)5只,每只3.0ml,观察20天均存活;以10倍稀释的该疫苗皮下接种3日龄雏鹅0.2ml/只,免疫后3、7和14天分别用小鹅瘟(GP)强毒1.1万个 LD_(50)/0.2ml/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100%和100%;用皮下接种的2倍量的该疫苗进行饮水免疫,保护率为84.96%。中和抗体和琼扩抗体均从疫苗接种后第7天开始出现,并持续到第10周以上.1988~1990年在吉林、河北、辽宁、内蒙古四省八个单位共免疫接种种鹅和雏鹅20余万只,未发现不良反应。在疫区和受威胁区接种此苗后,GP 得到控制或消灭,并且提高成活率40~97%。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悬浮培养和鸡胚尿囊液培养得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制备的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用3株H9亚型AIV株分别接种微载体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3种悬浮培养的细胞疫苗抗原,以3株H9亚型AIV株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制备3种鸡胚尿囊液抗原,测定6种抗原液HA效价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分别使用6种抗原液制备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并在免疫后第21天采血测定HI抗体水平,采血后进行攻毒并在攻毒后第5天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制备的AIV抗原HA效价为7~9 lb,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106.9~7.9EID50,疫苗免疫后第21天用同源毒株作为工作抗原测定的免疫鸡HI效价差异不大,用异源毒株测定时有一定差异;两种方法得到的抗原制备的疫苗均能获得很好攻毒保护。  相似文献   

19.
稳压电源是电气系统正常实现控制功能的重要因素,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0~5V直流电压以及最大3A的电流输出,输出电压可通过电位器旋钮灵活调节,为了保证用电安全,系统还设置了安全报警功能。结论表明本电源输出稳定、精度高,适应了目前电气系统对于电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唑吡旦的方法。饲料中的唑吡旦经1%三氯乙酸提取,离心后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MCX柱净化,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1~10.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1.0000;在1.0~100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8.5%~87.4%,相对标准偏差为3.0%~6.5%,定量限为1.0mg/kg。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饲料中唑吡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