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小兴安岭南坡的带岭林业实验局施业区总面积为97743hm2,平均海拔600m。该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1月最低平均气温为-19.4℃,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0.9℃,全年无霜期约115天,全年平...  相似文献   

2.
地处完达山林区的东方红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58万ha,平均海拔700—1000m,最高达1300m,年降水量约为800mm,属湿润地区,旱燥度<0.80,年积温2500℃左右。每年春季3~5月,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塔河林业局二十多年有林地面积等方面的下降,促使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的出现,这是当前林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各层次人员对治危兴林的认识问题,增强人们的紧迫感;加强营林生产,从经费等政策方面给予优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森林;强化营林专业队伍;各行各业都需要关心和支援林业。  相似文献   

4.
一、明确目标,把多种经营任务落到实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八五”期间发展多种经营的总思路是:以“四向”(向内调整结构,向下搞活基层,向外经贸劳务,向上积极争取)为指导思想,以治危兴林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四靠”(靠改革、靠政策、靠科技、靠管理)为基本措施,运用对标达标的方法,全面开发利用林区资源,扩大经营规模,发展骨干项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省林业的发展,扭转林业两危的现状,1990年2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我省林业今后二十年的发展规划及其奋斗目标。实现这一规划及目标,是全省林业科技情报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治危兴林与林业科技情报密切相关,简而言之是治危兴林离不开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工作必须有效地为治危兴林服务,这主要是由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身规律和严峻的林业形势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两危”已困扰了林业企业多年,如何解决“两危”,各方人士已提出了很多良方、良策,本文拟就治危兴林再创业方面谈一些思想认识。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应把“治危兴林再创业”看做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急功近利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治危兴林再创业可划分为治危——战略防御、兴林——战略相持、再创业——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要认识到现在治危是积极主动治危,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不这样不行,  相似文献   

7.
“治危兴林”是森工企业紧迫的战略任务,依靠科学技术振兴林业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充分分析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利学技术在林业经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依靠科技“治危兴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黑龙江省森工系统为摆脱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在产业结构调整、搞好治理整顿及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省委省政府于1990年2月召开了全省森工工作会议,把治理森工“两危”纳入全省治理整理的总体规划,决心用20年的时间实现治危兴林的奋斗目标。由于森工“两危”是一种历史综合症,在短时间内,单凭森工自身的努力是很难治理的,需要国家及全社会的扶持才能奏效。从目前来看,国家正处于治理整顿时期,财政和信贷支出都在收缩,因此,很难拨出大量资金用于森工的发展建设。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森工部门应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挖掘内部现有资源、资金、劳力、设备潜力,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等方面狠下功夫,为争取并获得国家出台的重大经济政策创造条件。为此,我认为当前在森工部门内部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两危”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1)从1990年11月起提高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统配材价格。原木出厂价由现行的每立方米144.97元提高到214.83元,提价  相似文献   

10.
调整产业结构,是治理危机,振兴林业的根本出路。由于过量采伐,使资源锐减,导致林业企业陷于“两危”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森林是林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应注意培育后备森林资源,(2)发挥科技优势,生产出更多的适合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增加经济效益;(3)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并举,(4)治危兴林,需要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1月份,按照国家林业投资公司的安排,我专题组历时24天,深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10个企业、近50个基层单位和10多个职工家庭,对该省国有林区治危兴林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治危兴林进展情况该区1990年制定了治危兴林方案,确立治危兴林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和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再次提出林业“两危”问题早在70年代便已初露倪端,之后逐渐暴露恶化,一些开发较早的林区,如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内蒙古自治区五岔沟,伊图里河林区等最为严重。为此,国家和企业曾先后采取过一些积极措施,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治危兴林大讨论,提出一系列治危兴林措施及对策,但多属于理论务虚阶段,没有全面实施。一些过伐和频临桔竭的林区由于越采越少,不但“两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八五’初期国务院下大决心对林业森工企业实行木材生产限额采伐和“三总量”控制,以期缓解。但林业问题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原因已积重难返,“两危”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普  相似文献   

13.
实行林价制度,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适合林业商品生产特点和改革要求的价值补偿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治危兴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科技队伍的知识、年龄、专业结构和科技装备质量、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分析,认为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科研能力在国内是较强的,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指出当前影响森工科技进步的4个因素和依靠科技“治危兴林”的8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绿色宝库”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近年来可采伐的成过熟林锐减,出现“两危”的严峻局势。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几十年来一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木材生产经营上,延续单一木材生产的老格局。长期高强度的超额采伐,必然超越资源的固有承受能力,因而资源越采越少,质量越采越差,林区可采资源全面枯竭将不可避免。高德占部长指出:“改变单一木材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八五”后期振兴森工治危兴林再上新台阶的总体构想和主要奋斗目标,并提出6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记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上获悉,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活立木总蓄积达到8.87亿立方米,与历史数据比较,活立木蓄积量超过林区开发建设初期水平。林区人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经率先走上了“治危”兴林之路。  相似文献   

18.
车树刚 《林业科技》1993,18(1):61-62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1100万ha,有林地面积682万ha,其中天然林面积596万ha,占有林地面积的87%.活立木蓄积6.9亿m~3,其中天然林用材蓄积5.4亿m~3,占86%;人工林蓄积0.41亿m~3,占7%,且多为中幼龄林.上述资源统计说明,天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目前林业面临的“两危”问题,明确指出当前林业生产上实行的重采轻育,过量采伐政策,以及粗放的经营和生产管理模式,是严生“两危”的根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林业生产已逐步走上正确的道路,但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仍未明显好转,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管理,已成为林业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避危兴林的对策建议,为林业企业尽快走上经济繁荣的道路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木片生产促进木片利用是治危兴林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