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因子。该文以ASTER GDEM_30m为基础数据,结合全国1∶400万矢量数据,进行重采样获取分辨率为40m、50m、60m、70m、80m的DEM数据,通过坡度提取与重分类获取数据来对比不同分辨率下南江县坡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南江县北部坡度大,南部坡度小,与其北高南低的地势相吻合,坡度主要集中在8~35°;分辨率越低,对地形的概括程度越高,坡度不断变缓,向中等分级集中;南江县超过30%的坡度高于临界坡度,加之其复杂的地质环境,土壤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基于DEM对南江县坡度进行提取对比分析,以期为该区水土流失的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利用的可拓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可拓决策理论的拓展分析对陕北地区可利用坡耕地种植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农业收入指标作为目标物元G=(N,C1,V1),其中,N表示坡耕地、C1表示农业收入、V1表示量值。根据该地区现有种植情况的农业收入水平建立条件物元L=(N,C2,V2),其中,N表示坡耕地,C2表示现有农业收入,V2表示量值。根据问题的目标、条件及可拓理论建立了可拓决策模型。以陕北地区25个县的人均收入C为评价特征,通过调查,陕北地区2008年人均年农业收入仅为2500元。根据现有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农业收入水平和当地主管农业部门的人员进行协商,将5年内该地区年人均农业收入目标确定为0.6万~1.2万元。由可拓理论可知,现有条件要达到期望目标是不相容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对可拓域进行可拓分析。通过对N的共轭分析,对条件L的相关分析和发散分析,以及对目标G的蕴含和潜在价值分析可知,坡耕地的充分利用,最好是形成特色产业规模化,才能改善该地区落后的农作物零散种植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陕北地区小杂粮资源丰富;且其价格远高于大米和白面。但可拓分析表明目前的小规模种植很难实现预期目标收入,通过合理布局、规模生产,形成"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化道路,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6.
为揭示数字化高程模型(DEM)分辨率对水土流失评价结果的影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利用不同分辨率(10、20、30、40、50、60、70、80、90、100 m)DEM,提取坡度因子(S)和坡长因子(L),并复合成地形因子(L_S),将L_S因子、降雨侵蚀力、土壤可侵蚀性、植被覆盖和管理与水土保持措施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带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得到不同分辨率下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不同DEM分辨率下,地形因子及水土流失评价结果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土壤流失量对分辨率变化最为敏感,对L_S因子的敏感度大于S因子和L因子;DEM分辨率小于40 m时,土壤侵蚀量变化较小;当分辨率为50 m时,发生剧变,当分辨率超过60 m后逐渐趋于平稳。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其对水土流失评价结果影响也越来越小,因此可以认为最适宜水土流失评价的DEM分辨率应为50~60 m。利用50 m分辨率DEM计算的研究区域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较严重情况主要位于山脊和人类干扰较强烈地区。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针对中低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的尺度效应问题,建立一种能够对中低分辨率坡度进行降尺度变换的方法。【方法】利用地形分形特性和半变异函数理论,可知坡度是分辨率和分维数的函数,从而对县南沟流域设立的建模区和检验区的坡度进行降尺度变换,并对变换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在0.2~1.0倍的原始分辨率坡度范围内,100,50和25m分辨率坡度分形变换后,与目标较高分辨率坡度在统计意义上相似,并且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其中0.2~0.25倍的原始分辨率坡度为最佳变换范围。【结论】分形变换可以为坡度的降尺度变换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对坡度变换方法的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退耕还林对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几年来,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有效地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以1999、2003和2009年TM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分析和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9—2009年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普定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呈现出土地利用面积的动态变化、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结构与形状变化的特征,其中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与景观异质性改变为整个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子。2)从面积变化上看,研究区大量耕地、裸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特征,面积分别增加了53%、50%和140%,同时耕地面积减少了133.32 km2,减少幅度明显。3)从结构与形状指数上看,区域景观斑块总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有所下降,生态系统格局呈现破碎化加剧的趋势。4)从景观异质性上看,优势组分更加多样化,景观异质性程度逐渐上升,生态景观整体趋于规整,其中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空间更加集聚化,但耕地和裸地分布分散化,破碎度有所上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
15.
西南岩溶坡地土壤流失的养分含量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岩溶坡地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流失的响应特征。[方法]以重庆南川岩溶坡地为例,分析不同位置土壤剖面的基本理化性质以及Mg、Cu、Zn、Mg、Mo、Mn等6种营养元素的迁移特征。[结果]退耕还林坡地中,土壤基本养分与6种营养元素含量从坡顶到坡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在坡体底部又不存在明显的堆积;Mg、Cu、Zn、Mg、Mo、Mn 6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整个坡体中存在明显的拐点,主要集中在15~25 m,表明岩溶坡地从坡体15 m处开始,土壤流失存在明显的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结论]该研究为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 1998~ 1999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结果为材料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玉米 19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黔西北山区旱坡地玉米的理想性状是生育期适中 ,全生育期 130~ 15 0d ,营养生长期相对较长 ,灌浆速度快 ,抽雄吐丝期短。果穗粗、粒大而深 ,千粒重高 ,硬粒或半硬粒 ,果穗较长 ,轴细 ,行粒数较多 ,秃顶小 ;株高、穗位适中 ,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坚韧 ,抗倒伏 ,抗纹枯病 ,丝黑穗病 ,大、小斑病和青枯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