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政府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免收学生学杂费,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通过对山西省M贫困县255名小学生抽样调查发现,择校致使教育资源产生巨大浪费,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给学生带来生活上和学习上不必要的麻烦。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出台后,学校经费、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在实施中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7月23日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等问题。这让公众重新审视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甘肃山丹县撤点并校后,该县7个乡镇的初中生,大都集中到育才中学。该校去年9年投入使用,即出现学生辍学。学生反映,初三有班级辍学率达20%。学校乱收杂费、克扣挪用学生补助,致使上学负担加重,引发辍学。学生和家长(微博)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切实高度重视,严格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条件,规范撤并程序,强化督促检查。通报强调,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有关要求,严格撤并条件,优先保障学生就近上学需要,切实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对于确需撤并的学校和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时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辍学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近年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有人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反映说,在很多农村小学合并后,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三年级以下都要由家长接送,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10,(3):6-6
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农村学校布局要符合实际,方便学生上学,保证学生安全。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之南山大山多,最南的县是商城县,最南的乡是长竹园乡,最南的初级中学是长竹园二中。这所农村片区学校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深山区,豫、鄂、皖三省交界处,距离县城55公里。在农村地区开始出现空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乡下孩子进城上学,学生稀少的一些农村学校被撤并,而作为河南省最南端的深山中学——长竹园二中,不仅光芒未减,十几年来还一直吸引着城里孩子来上学。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 教育部7月23日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等问题.这让公众重新审视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 甘肃山丹县撤点并校后,该县7个乡镇的初中生,大都集中到育才中学.该校去年9年投入使用,即出现学生辍学.学生反映,初三有班级辍学率达20%.学校乱收杂费、克扣挪用学生补助,致使上学负担加重,引发辍学.学生和家长(微博)告诉记者,老师曾解释因为要建设高标准学校,才收取各种费用.新建学校办学压力大,有老师体罚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中,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在进行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必须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让他们"有学可上"。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保留必要教学点,保障学生上学的交通安全,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进程中农户的认可度对该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行调研。选取陕西、宁夏和青海14个县共3 731位学生家长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从个人特征、县级政策因素、空间变量以及教育成本4个维度解释农户对撤点并校认可度的影响因素,识别撤点并校进程中农户认可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政策认可度呈正相关;征求过意见的农户更加赞成学校合并;同时学生教育成本和家校距离的增加将显著降低农户对撤并政策的认可度。因此,考虑西部地区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收入水平较低和距离过远的西部山区村最好能够恢复并保留村小和教学点,未来的学校布局调整需提升农户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坚决防止因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导致学生上学困难或辍学。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  相似文献   

11.
关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稳定性有助于深刻理解农民工就业现状。本研究基于CFPS2014和CFPS2016数据分析了家庭负担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负担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稳定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负担越重,非农就业稳定概率越低。识别就业状态变化的雇佣双方原因,将离职原因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后发现家庭负担对主动离职的影响更大。非农就业者年龄、性别、职业培训、工作地点、给其他人提供经济帮助金额、家庭医疗支出对非农就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然而,在我国越是落后的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法越是贯彻不力,突出表现在学生流失严重。学生流失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  相似文献   

14.
梁泽  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5,(18):355-357
基于内蒙古森工林区的“陪读”现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内蒙古森工林区3个林业局陪读家庭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与非陪读家庭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陪读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比和教育花费均高于非陪读家庭,且陪读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非陪读家庭,大部分陪读家庭因子女上学发生过借款等结论,通过这些结论证明陪读高额的教育花费会对家庭生计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负担.建议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和关心林区的陪读现象,积极制定对策,采取措施,转变现状.加大对林区学校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结合林区现状,适当减缓“撤并”步伐;增加相关补贴项目,提高补贴力度;增加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每天的生活被学习和考试填满,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过大,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此出现了学生厌学、逃课、辍学,甚至青少年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学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沉重的学习负担渐渐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厌恶学习。如果家长和学校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会转变态度,并逐渐爱上学习。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春季西部地区率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的补助标准,中央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提高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新机制”实行后学校财政仍然存在困难,学校债务不能化解,教师福利补助没有保障。因此,“新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孩子上学的趋势是家庭条件稍好的都到城镇去就读,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学质量没城镇好,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学更是导致农村学生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作者在调研期间发现了一些农村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农村从事英语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最近发出关于坚决治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村中小学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越权设立向学生收费的项目;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违反规定自行提高收费标准,强行由农村中小学校代收各种费用;一些单位向学校摊派费用;学校用书不规范、课本费偏高等。这些做法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损害了政府形象。   通知说,从 2001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农村中小学实…  相似文献   

19.
1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形式 1.1公立中小学借读 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是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形式。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吸收流动人口子女自发借读。据不完全统计,70%以上的流动儿童上学在流入地的公立中小学借读,但对于家庭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借读费这个门槛使相当数量的孩子没办法进入公立学校享受和城镇孩子同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义务教育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剧变,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村一些学生选择到城镇和民办学校就读。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人口迁移,以及地方政府对于中小学的撤并。乡村义务教育空间集聚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家校距离过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不和谐发展等。解决乡村义务教育空间集聚的矛盾,应当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与趋势,保障农村居民的义务教育权,努力实现教育均衡,以及从根本上变革关于人才与教育方面的观念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