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其构成系统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组织通过作用于这四个子系统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但是受到组织自身发展滞后和外部发展条件不利的制约。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征和构成系统为基础,探讨了农村社会组织在新型农业体系发展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提出应从全面性、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公益性四个方面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组织基础建设,并改善农村社会组织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继红 《河南农业》2006,(4):40-40,42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大农民为提高组织化程度而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效促进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五河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发展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重点,以期为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组织化经营是引领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设计,在组织带动小农户,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组织化经营还存在对农业的支持作用有限,农户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对新疆第十三师火箭农场农户的调查,发现在不同种植作物的属性、技术要求、销售市场的影响下,农户选择农业组织化的诉求存在差异。基于结论,建议政府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种植作物的实际情况,引导创建适合当地作物属性的、农户接受的农业组织化经营模式,真正起到带动引领农户增加收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涛  王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34-4835
介绍了农民组织和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业经营组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即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组织规模较小,带动效应不明显;组织规范化程度不高,运行效率较低;相关支持系统不健全,运行成本过高。基于此,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努力转变对农业经营组织的认识;二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增强农业经营组织的规范性;三是拓宽农产品价值链,构建合意农业组织载体,保证农民的利益;四是完善多种运行机制,多渠道推进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对我县新型农民经营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全省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郗悦平 《河北农业》2013,(11):56-5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目前河北省以种养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8.
从对"四化一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学理解读入手,分析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问卷调研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许昌市"四化一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许昌市农业经营主体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农业组织缺乏力量,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化服务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昌市"四化一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以期为许昌市推进"三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骨干的农业经营组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可有效化解农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1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农民群众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创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是做好新时期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  相似文献   

11.
农协,作为日本和韩国的主力农民合作经济团体,在其本国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较成熟的体系建设和管理制度促进和推动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农民合作组织相较于日韩农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通过分析日韩农协发展历史与现状,得出对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秀芬  李茂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08-18910
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发展有效载体的有利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推动了规模化经营,破解了小户分散经营难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大大缩减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合作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提高了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同时,指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保险经营载体的局限性: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范围小,组织规模小,不利于农业风险的分散;合作经济组织资金缺乏,本身发展还不够规范,不利于载体功能的发挥;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文化素质低,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推行。提出了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如农业保险合作社(相互会社)模式、"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保险"的模式、专业合作社代理农业保险模式。最后,简要说明了农业保险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近年来,迭拉特旗紧紧抓住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等有利契机,依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主,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69-5571
在总结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实用性、可控性和动态性3个原则,构建以产销连锁经营一体化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连锁经营运营模式,为我国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服务组织数量增长较快、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水平有所提高、服务收益不断增长的特点;但也存在服务组织构成不合理且规模很小、四种服务方式发展不平衡、服务水平较低、农机户户均作业服务收益波动较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劳动力素质和种植经营习惯的制约。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调整购机补贴政策、健全财税金融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农机燃油补贴政策、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完善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培训农机化作业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物流主体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流通环节多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分析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是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刘清臻  高更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54-13457
中部农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非农产业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状况影响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也制约着中部乃至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分析了中部农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人口多,农区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教育水平较低;四是农区基础设施落后;五是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加速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农区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兴办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三是加强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强化政府的管理功能;五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闵庆文  张碧天 《农学学报》2018,8(1):229-236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 更好地服务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农业科技档案在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结合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实行档案规范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改进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