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磷肥用量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积累及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施磷水平下,蕲春和黄冈两个试验点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135kg/hm2和90kg/hm2时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产量148.5%和81.5%,增加纯利润2 532元/hm2和1 038元/hm2.施磷能大幅度的增加油菜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籽粒数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籽粒千粒重.施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各部位N、P、K养分含量,显著地提高油菜地上部对N、P和K的积累量.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和油菜籽及磷肥价格确定,蕲春和黄冈试验点最高产量水平时的磷肥用量分别为145.3kg/hm2和119.2kg/hm2,而最佳施磷量则分别为141.4kg/hm2和113.5kg/hm2.  相似文献   

2.
施用新型土壤调理剂改善烟草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新型土壤调理剂施用对植烟酸性障碍土壤的调理效果,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用调理剂以及传统调理剂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新型土壤调理剂对烟草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根层土壤pH(P<0.05),比不施调理剂的处理提高0.7~1.3,土壤pH和烤烟的产量以及上等烟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和传统调理剂(白云石粉)相比,新型土壤调理剂在1100(三分之二用量)和1500(等量)kg/hm 2用量下,上等烟叶比例比传统调理措施分别提高了6.5和6.9个百分点,烟叶产量分别增加4.8%和5.1%,烟叶产值分别提高4830.0、3989.3元/hm 2。同时,1100、1500 kg/hm 2这2个用量下烟草无论在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烟叶产值上均无差异,因此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1100 kg/hm 2为最佳的调理剂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味精废液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施用味精废液对花生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味精废液22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别提高11.81%和25.23%,花生蛋白质和粗脂肪分别提高9.07%和8.18%;在用量为300 kg/hm2时百粒重提高5.04%。用量为150 kg/hm2时,花生结实期根系活力较对照提高47.22%;用量为225 kg/hm2时,花生叶片游离氨基酸提高37.27%,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3.6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9.45%,但差异不显著。施用味精废液对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用量为225 kg/hm2时,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28.18%、47.06%,差异达显著水平;而酸性磷酸酶在用量为150 kg/hm2时达最大值,较对照提高9.84%,差异不显著。施用味精废液能够显著提高花生营养器官对N和K的累积,提高荚果对N的累积。说明在花生上施用味精废液能够促进养分的累积,具有较好增产提质效果;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集华南典型荔枝园酸性土壤[pH(4.2±0.2)],分别在土壤中添加石灰(1 g/kg)、白云石粉(2 g/kg)和2个用量(0.625、4 g/kg)钙镁磷肥,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进行土壤培养和荔枝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物质改良土壤的效果及对荔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pH改良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H,影响土壤的大、中、微量元素养分有效性和酶的活性,土壤性质的变化与改良剂种类、用量及土壤属性本身有关;施用石灰、白云石粉和高量钙镁磷肥均能显著促进荔枝生长,其中石灰和白云石粉的综合作用优于高量钙镁磷肥,但施用低量钙镁磷肥抑制荔枝生长。建议石灰和白云石粉可用作荔枝园酸性土壤pH 改良剂,可否选用钙镁磷肥及其合理用量,则需根据土壤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5.
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两点大田试验研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可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和单株干物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30.1%、72.7%、162.2%、31.0%和130.1%。菜籽产量与专用肥施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合理施用专用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施肥影响菜籽产量的构成因素主要为分枝数和角果数。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施用量为1 125kg/hm2,两试验点N、P2O5和K2O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7.0%、33.5%和75.6%。菜籽的目标产量为2 700~3 000kg/hm2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为1 200~1 275kg/hm2。  相似文献   

6.
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 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 3%~180% ,磷肥效应起 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 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 8~1 851. 1元/hm2。  相似文献   

7.
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3%~180%,磷肥效应起主导作用。连续施用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三季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8~1 851.1元/hm2。  相似文献   

8.
在轻简化施肥背景下,为减少渍害损失,解决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开展氮肥施用 对油菜渍害的缓解作用研究。设置三因素田间试验,分别为不同氮肥用量(0、60、120、180、240和300 kg N/hm2)、氮 肥类型(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和水分处理(苗期渍水和正常排水),测定各处理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 明确苗期渍水对不同氮素供应水平油菜的影响,并比较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和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下油菜 对苗期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直播冬油菜产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提高,至240 kg N/hm2时不再增加。油菜专用 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在氮肥用量为60~180 kg N/hm2时产量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在氮肥用量为240~300 kg N/hm2时,两种氮肥类型产量基本相当。氮肥施用通过增加收获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提高产量。苗期渍水 导致直播冬油菜产量损失1.1%~41.9%,随氮肥用量增加,渍水引起的产量损失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0~60 kg N/hm2处理时,渍水使收获密度显著降低(降幅达29.4%~45.0%),单株角果数增加;施氮量为120~180 kg N/hm2时, 渍水导致收获密度和单株角果数分别降低19.5%~33.7%和1.4%~17.7%;施氮高于180 kg N/hm2时,收获密度和单 株角果数降幅减小(降幅分别为5%~30.9%和3.6%~9.5%)。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 分别在施氮量为120和180 kg N/hm2时产量损失率最高,分别达29.8%和41.9%。相同氮肥用量下油菜专用控释尿 素一次性施用的产量损失率大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渍水显著降低氮肥农学利用率,降幅为8.4%~51.9%,施氮充 足(240~300 kg N/hm2)时氮肥农学利用率降幅低于氮素用量较低处理(120~180 kg N/hm2),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 次施用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平均降幅(36.5%)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17.3%)。综上可知,苗期渍水时,油菜专用控 释尿素一次施用,会加重油菜受渍影响;土壤氮素供应能力较低时,渍害逆境解除后,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可有效缓 解产量损失,实现油菜稳产。  相似文献   

9.
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累积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肥75、150和225kg/hm2平均分别增产41.9%、70.3%和66.2%,籽粒含氮量分别提高9.1%、14.2%和13.1%,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59.6%、111.6%和108.0%。施氮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对氮素的吸收、累积和籽粒需氮量,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氮肥用量在150kg/hm2时,能较好地协调油菜较高产量水平与合理氮肥利用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油菜氮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15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氮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施氮比不施氮对照增收油菜籽402~2759kg/hm2,平均增产1270kg/hm2,平均增产率达133.0%;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403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0;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7.6kg/kg N和8.0kg/kg N。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氮肥最佳经济用量为120.1~325.4kg N/hm2,平均用量为199.6kg N /hm2。土壤碱解氮含量与油菜氮肥最佳经济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734**,n﹦12),根据土壤碱解氮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氮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553.72﹣74.699Ln(x)求得。  相似文献   

11.
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体而言,轻质土壤施钾效果高于粘质土壤。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按照Cate—Nelson方法,以不施钾对照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依据,初步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K)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84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2作为依据,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55mg/kg和46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1.5作为依据,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74mg/kg。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油菜磷肥施用效果 与土壤速效磷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两年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27个油菜大田施磷试验。试验统计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磷肥具有明显 的增产和增收效果, 25 个试验施磷增产效果在5%以上,施磷增产油菜籽产量15 ~1 783kg/hm2 ,平均增产量 558kg/hm2 ,平均增产率为53. 0% ,每千克P2O5 平均增收油菜籽6. 2kg;施磷的纯利润平均为831. 6元/hm2 ,产投比 平均为3. 10。油菜施磷增产幅度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按照不施磷对照处理产量占施磷处理产量 的50%、75%和90%作为判断土壤缺磷标准,则土壤速效磷极度缺乏、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指标分别为9. 9mg/kg、 14. 3mg/kg和20. 2mg/kg;以施磷产投比2. 0和1. 0作为土壤缺磷标准时,土壤速效磷严重缺乏和缺乏的指标分别 为16. 2mg/kg和20. 2mg/kg。  相似文献   

13.
施用白云石粉对茶园土壤酸化及茶叶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白云石粉不同施用量对茶园土壤酸化、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效果,以期寻找到土壤降酸、茶叶提质的最佳白云石粉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设置0 kg/hm2(CK)、375 kg/hm^2、750 kg/hm^2、1500 kg/hm^2、2250 kg/hm^2等5个不同处理。结果表明,白云石粉施用量大于1500 kg/hm^2时,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pH值显著增加,交换性酸显著降低;施用量为1500 kg/hm^2,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百芽重、产量、芽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酚氨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白云石粉施用量为1500 kg/hm^2,能够有效改善茶园土壤酸化,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贵州黄壤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种植的氮高效冬油菜品种,2018-2019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和毕节市黔西县开展田间试验,以26个不同的冬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氮素水平(0、45、135和180 kg/hm2),探讨品种间在生长、养分吸收及利用效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种轮作种植情况下,所有品种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180 kg/hm2时,旱地轮作的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以德油杂11号最优,分别达到3130 kg/hm2、 15 650元/hm2和9998元/hm2,水旱轮作的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也以德油杂11号最优,分别达到2767 kg/hm2、13 835元/hm2和8183元/hm2。生物量也以德油杂11号最大。旱地轮作种植冬油菜,氮素农学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3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各品种氮素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氮素吸收效率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旱地轮作种植冬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均优于水旱轮作种植。推荐德油杂11号、黔油早2号、龙庭1号、庆油1号、金油8号、庆油3号、金农油1号、黔油早1号为较适宜的旱地种植品种,德油杂11号、黔油28号、广源68、庆油3号、华龙油1号、龙庭1号、庆油1号、渝油28为较适宜水旱轮作种植的品种;并认为冬油菜的氮肥管理应该根据轮作模式做调整。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油菜施钾效应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8年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布置67个田间试验,研究施钾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施钾效应的影响,并对土壤速效钾临界值进行初步判定。结果表明,油菜施钾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平均增产率19.1%,增产范围为33-1 587 kg/hm2,平均增产332 kg/hm2,每千克K2O平均增加2.5 kg油菜籽,其中51个试验施钾增产效果在10%以上;施钾平均产投比为1.4,产投比大于1.5的试验占35.8%。土壤速效钾含量对施钾产量效应及经济效应均有明显影响,土壤速效钾与施钾增产量及产投比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以不施钾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标准,初步估计土壤速效钾临界值为106 m g/kg;以施钾产投比2.0和1.5为标准,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70 m g/kg和100 m g/kg。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油菜磷肥减施增效和保障生态环境,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黄棕壤和酸紫砂土开展试验,建立土壤-磷肥-作物体系相匹配的磷肥施肥方案.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和圣光16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黄棕壤和酸紫砂土上施用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APP)和钙镁磷肥(CMP)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成熟期产量、...  相似文献   

17.
沸石复混肥对油菜苗期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沸石含量的沸石复混肥对盆栽油菜苗期不同阶段N、P、K养分吸收量,油菜籽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复混肥处理与对照复混肥比较,在苗期的前2个月,油菜吸收的N、P、K均为前者大于后者,而在第3个月开始,为后者大于前者.从整个苗期来看,相比复混肥对照,沸石复混肥处理的油菜N、P、K养分吸收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磷吸收量随沸石复混肥中沸石比例的增大而明显下降.沸石能减轻土壤酸化程度,提高土壤pH值,降低EXC-Mn.沸石在复混肥中的比例以10%~15%的含量较为合适,相比对照复混肥,增产可达9.7%.  相似文献   

18.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