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副特产的绿色产品设计和绿色产品经营将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主流。根据绿色产品的特性和有关设计实践,从材料、结构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林副特产的绿色产品设计的准则。并说明了准则的应用和解决准则之间冲突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龙江森工集团根据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明确主业的同时,加 快了非林非木产业的培育步伐。食用菌、山野菜、北药、特色种植养殖业等林副特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分析林副特产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出发,着重分析了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的资源优势。进而提出提升黑龙江 省林副特产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副特产》2007,(2):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林副特产资源保护、培育及可持续经营为研究方向,以生物多样性,物种和遗传基因保护及开发利用实现林副特产资源可持续经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机构。建所以来,承担过国家、省部级有关特种经济植物应用开发科研课题40余项,均已通过专家评审鉴定。  相似文献   

4.
林副特产在国外被称为非木林产品。它包括油料植物、中草药、山野菜、山野果、淀粉植物、蜜源植物、食用菌,还有其他单宁类、色素类、纤维类、调料类以及蛇、蛙、山鸡等经济动物等。挤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超细微份技术和微波加热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在林副特产加工业上,可以使林副产品在质量和效益上得到迅速增加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副特产》2006,(6):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林副特产资源保护培育及可持续经营为研究方向,以生物多样性,物种和遗传基因保护及开发利用实现林副特产资源可持续经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机构。本所现有职工98人。拥有专门从事食用菌研究与开发的专家十余名,在食用菌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自主培育和筛选了一大批黑木耳、滑菇、元蘑、猴头等我省主栽食用菌优良品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6.
《林业科技》2008,33(6)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位于牡丹江市爱民区北山街15号,于1979年建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林副特产资源保护、培育及可持续经营为研究方向,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和遗传基因保护及开发利用、实现林副特产资源可持续经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副特产》2007,(1):F0004-F0004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林副特产资源保护、培育及可持续经营为研究方向,以生物多样性.物种和遗传基因保护及开发利用实现林副特产资源可持续经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机构。建所以来。承担过国家、省部级有关特种经济植物应用开发科研课题40余项,均已通过专家评审鉴定。其中北五味子、刺嫩芽、长白枕木、刺五加丰产栽培技术项目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并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级星火科技计划项目。为有效推进东北林区和谐农村种植结构调整。营建了濒危珍稀植物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一处,面积10hm^2,年培育优质壮苗200万株左右.欢迎参观选购。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为林业产业的战略调整而创办的期刊。自创刊以来,《中国林副特产》就一直伴随着中国林业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林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为振兴林业,实现"天保"工程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先进思想等。被"中国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服务于林业转型发展的林副特产专业领域的科技学术期刊。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伴随林业经济的科技发展而发展,在林业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刊不仅为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尤其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及经营理念,同时在推进我国林下经济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副特产》2020,(2):F000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服务于林业转型发展的林副特产专业领域的科技学术期刊。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伴随林业经济的科技发展而发展,在林业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刊不仅为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尤其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及经营理念,同时在推进我国林下经济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河南林业科技》1993,(1):31-31
《江苏林业科技》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良种选育、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生态、园林绿化、林业经济、林副特产、森林保护、林业机械、野生动物、多种经营、环保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专题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副特产》2011,(6):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相似文献   

13.
《林业实用技术》2011,(1):17-17
稿件录用条件 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刊登录用广大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人员在实践中研究、积累、总结出的先进的具有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等的论文、简报等,内容包括;造林与经营,育苗,森林保护,林副特产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连续出版物号:CN23-1303,ISSN1001-6902。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副特产》2011,(2):110-F0002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副特产》2009,(2):F000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副特产》2010,(3):F000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副特产》2019,(5):F000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全国唯一一家服务于林业转型发展的林副特产专业领域的科技学术期刊。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伴随林下经济的科技发展而发展,在林业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刊不仅为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尤其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诸多先进的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及经营理念.同时在反映我国林下经济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动态.推介国内外科研成果、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以及推进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丨数据库"收录,并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副特产》2009,(3):F0002-F0002
《中国林副特产》应用技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有不法分子冒充《中国林副特产》编辑部,在互联网上设置假的投稿网址及网上投稿信箱,并向作者发放假的"录取通知书"骗取论文审稿费及论文发表费。《中国林副特产》杂志编辑部在此严正声明:1《中国林副特产》杂志从不收取论文审稿费,或以个人账户收取论文发表费。2《中国林副特产》只设信箱投稿,投稿信箱是:zglftc@163.com。3《中国林副特产》办公电话:(0453)6527409;网址:www.fbsic.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