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看色泽杂交稻种一般色泽黄亮、稻壳上略带不均匀的生理性黄褐色 ,谷尖为紫色 ;常规稻种颜色较为一致 ,透明度较高 ,稻壳较光滑 ,谷尖无色。2 看柱头杂交稻种柱头外露、在谷壳夹缝中间显现出一个较明显的小黑点 ;非杂交稻种柱头不外露、谷壳外无遗留痕迹。3 看谷壳杂交稻种谷壳吻合性差 ,有的种子留有裂口 ,腹部呈现凹状 ,略成“V”字形 :常规稻种谷壳吻合紧密 ,腹部为直线。此外 ,杂交稻种的谷壳比常规稻种的谷壳略薄 ,剥开稻壳 ,壳内留有黄白色花粉残迹真假杂交稻种的直观鉴别法@冯国明$吉林省大安市龙沼农科站!吉林大安131300…  相似文献   

2.
柱头痕迹不同 杂交稻制种属于异花授粉母本,柱头常外露。因此,杂交稻种谷壳夹缝中,可见一个不太明显的小黑点,这就是柱头外露授粉后留下的痕迹。常规水稻的谷粒多系自花授粉,雌蕊的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留在谷壳内部,剥开谷壳在米粒顶部可见到浅黑色的柱头痕迹。  相似文献   

3.
<正>一看整齐度。混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二看谷壳色。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谷粒颜色较一致,保持系和其他混杂谷粒比杂交水稻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水稻种子光滑。三看柱头痕迹。非杂交水稻谷粒因多属于自花授粉,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剥开谷壳在米粒顶部可见一点浅黑  相似文献   

4.
“六看、一查”识别真假杂交稻种“六看”即:一看谷尖。杂交稻种的谷粒色泽黄亮,谷尖紫色;常规稻种谷尖一般无色。二看谷壳吻合处。杂交稻种谷壳闭合较差,常规稻种谷壳闭合严密。三看谷粒形状。混有其它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舢稻谷粒细长、粳稻谷粒较圆。四...  相似文献   

5.
柱头痕迹不同杂交稻制种属于异花授粉母本,柱头常外露.因此,杂交稻种谷壳夹缝中,可见一个不太明显的小黑点,这就是柱头外露授粉后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水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曾被列为我省的植物检疫对象,由于种子、稻谷及稻草的频繁调运,使水稻粒黑粉病成为了一种传播速度快、极易造成较大为害的新发病害。由于水稻粒黑粉病既降低水稻产量,还因为病粒上的黑粉粘在未发病种子谷壳表面,使谷壳颜色发  相似文献   

7.
<正> 杂交稻种子由于制种时有的父母本花期不完全一致,受精时间前后相差5~7天,容易造成种子成熟度和含水量不一致、谷壳闭合度差等。若浸种时间长胚乳容易糊化;催芽温度稍高胚芽又易灼伤。有的在贮藏前或浸种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93-793
<正>甬优13(浙审稻2010016)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籼粳杂交稻。该组合生长整齐,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剑叶挺直而内卷,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型大,着粒较密;谷壳黄亮,偶有短芒,颖尖无色,谷粒椭圆形,落粒性  相似文献   

9.
一看整齐度。混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二看谷壳色。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谷粒颜色较一致,保持系和其他混杂谷粒比杂交水稻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水稻种子光滑。  相似文献   

10.
专家热线     
《农村新技术》2007,(2):65-66
云南读者刘新元问:如何识别假劣杂交稻种?答:有以下6种识别法。一看整齐度。混有其他稻谷的杂交稻种子粒型不整齐。混入的父本或其他籼稻明显比杂交水稻种子细长饱满,而粳稻谷则较圆。二看谷壳色。杂交水稻种子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等生理性杂色,而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形态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对柱头残迹夹持率,花药残迹形态,芽鞘显紫差异、谷粒形态等四种形态鉴定方法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及其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阐明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特征及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与激素机理。【方法】采用结实特性差异明显的两系杂交稻为材料,测定籽粒中蔗糖和淀粉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乙烯释放速率、蔗糖合成酶(SuSase)和淀粉合成酶(StSase)活性以及籽粒灌浆充实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结实率低,主要归咎于弱势粒的秕粒率高、充实度差。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蔗糖含量高于强势粒,表明基质浓度不是两系杂交稻弱势粒灌浆速率慢和籽粒充实度差的主要限制因子。灌浆前期强势粒中的Z+ZR、IAA和ABA含量明显高于弱势粒,Z+ZR、IAA和ABA的最高含量和平均含量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的乙烯释放速率明显高于强势粒,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度好的组合,乙烯的释放速率与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灌浆初期喷施乙烯合成促进剂(乙烯利),弱势粒的乙烯释放速率增加,ABA含量减少,SuSase和StSase活性降低,谷粒充实度和粒重下降;喷施乙烯合成的抑制剂(硝酸钴),结果则相反。表明籽粒中激素含量及其平衡对籽粒灌浆和酶的活性起调控作用,部分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与其弱势粒中Z+ZR、IAA和ABA含量低、乙烯浓度高有密切关系。【结论】激素对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激素含量,可以提高籽粒充实。  相似文献   

13.
一、把好播种关 (一)选择优良品种 首选国家和省审定的品种,如在商水县推厂的郑单958、浚单20等系列品种。 (二)鉴别种子质量 一是看粒型。要求玉米种子必须大小一致,整齐,角棱一样,颗粒的凸凹面相等,无病粒、异型粒和破粒。二是看粒色。新鲜种子般光泽鲜艳发亮并一致,光泽度高,无霉粒、污粒、烂粒。  相似文献   

14.
取谷壳2.5公斤(谷壳重量约为种子重量的2倍),先将谷壳用开水消毒,也可用40℃的温水稀释25%多菌灵至800—1000倍消毒。消毒后装入底部钻有小孔的厚塑料桶中。再将消过毒、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棉布包好,置于谷壳中央,桶口盖一层棉布或麻袋,最外用薄膜盖住,并反扎在桶沿上。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规粳稻盐粳2号、常规籼稻扬稻4号、亚种内杂交稻汕优63、亚种间杂交稻02428/明恢63为供试材料,将成熟期谷粒分成不同比重等级谷粒,研究水稻谷壳充实程度对籽粒接受灌浆物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规籼、粳稻、还是亚种内和亚种间的杂交稻,其不同比重等级谷粒的糙米重、谷壳重、单位谷粒面积糙米重、单位谷粒面积谷壳重的差异较大.谷壳面积的差异较小.用单位谷粒成积的谷壳重作为谷壳充实程度的指标,用单位谷粒面积所形成的糙米重作为籽粒接受灌浆物质能力的指标,成熟期单位谷粒面积的谷壳重与单位谷粒面积所形成的糙米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谷壳的充实程度有利于提高籽粒接受灌浆物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施氮浓度对汕优63籽粒性状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水稻水培条件下于移栽至抽穗期,设计8种施氮浓度(0-49mg/kg),研究其对汕优63壳壳大小,谷粒充实程度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间粒重极差达4.72mg,与对照相比,降低施氮浓度有利于提高粒重,施氮浓度过高,粒重显著下降。(2)降低施氮浓度能显著增加谷壳的长度,宽度及面积,增加施氮浓度可提高饱粒的充实程度。(3)从谷壳大小及谷粒充实度来看,处理间粒重的差异主要是由谷壳大小所造成。(4)不同施氮浓度条件下,谷壳宽度的变异大于谷壳长度,谷壳宽度是决定谷壳大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正坤两优3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感温迟熟品种,在桂南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28天,晚稻全生育期117天;作一季稻种植,全生育期137天。株形适中,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叶色浓绿,叶鞘、叶耳、柱头紫色,谷壳灰褐色,种皮紫黑色。平均株高117.7厘米,穗长24.8  相似文献   

18.
为延长杂交稻种子的寿命,自行研制了杂交稻种子保活剂,将其处理威优46,威优56和培两优288等杂交稻种子,并对种子保活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号配方B浓度种子保活剂可作为杂交稻种子维持其活力、杀灭病菌和促进发芽的优选配方.经此配方处理的杂交稻种子贮存一年半后,其电导率,呼吸强度,MDA含量均低于未处理种子,SOD酶活性高于未处理种子.  相似文献   

19.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 水稻谷壳生长和谷粒充实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等7个施氮期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谷壳生长,谷粒充实及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基肥有利于扬稻6号谷壳增大;施用粒肥有利于谷粒充实;施用分蘖肥既可促进谷壳增大,又可促进谷粒充实,从而使粒重显著增加;施用促花肥,保花肥或在基肥的基础上过多施用穗粒肥,虽可增加籽粒的充实度,但使谷壳明显变短变窄,粒重比对照显著降低;粒重与谷壳的长度,宽度和投影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9396**,0.9486**和0.9894**;粒重高低主要取决于谷壳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稻粒黑粉病又称墨黑穗病、黑穗病,俗称乌谷、黑粉谷,是水稻主要病害。一般穗发病率70%~80%,损失率达10%~20%。病粒黑粉粘在未发病种子谷壳表面,致使谷壳颜色发暗,影响销售。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较多,尤其推广杂交稻以来,发病趋势加重,在东北地区以辽宁省发生较多,在黑龙江省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增多,种植年限加长,此病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