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住区户外(生态休闲)行为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为场所观察法,利用定点观察和抽样采访的方法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大量的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大量生活图片、数据表格来说明不同人群行为特征生活的丰富性,同时也对现代住区户外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解决当前住区户外生活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广场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外部公共空间,是人们沟通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人是广场的使用者,使用者的行为体现了广场设计的合理与否。通过调查济南市泉城广场的使用情况,观察广场营造的不同环境中人群的数量及活动,分析泉城广场上的人群活动特征,进而对泉城广场的设计提出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植物园的要求也从原来简单的植物资源丰富变成了集娱乐、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文章以保定市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对植物园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和观察为辅的方法,来了解使用人群的基本状况、景观偏好和对景观要素的评价等,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存在科普、服务设施不健全,休闲、娱乐活动较少,园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合理增加科普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如增设科普展馆、温室大棚、健身器材等;丰富休闲、娱乐活动,如针对不同季节、对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园区管理力度,以期为植物园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田矿区大多地处城乡结合处,有许多基地建在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较少。公园绿地的出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也给人们的生活休闲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各单位的公园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设计的随意性、植物种类的搭配不当等。现就公园在设计构思时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以下观点。 公园的基本构思 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应强调宜传教育与娱乐活动完美的结合,强调为所住区域居民服务。公园面积应满足辖区居民人口10%的人同时游园,人均活动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规划时  相似文献   

5.
一、街头游园的作用及特点街头游园是指邻近街道,靠近居民区或单位内部空闲地,供人们作短时间休闲、娱乐活动、锻炼的小型绿地。它是城市公共绿地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有鲜明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红霞 《绿色科技》2013,(9):266-268
对衡水市居民休闲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居民休闲方式日趋多元化,休闲要求日益提高,居民的休闲行为因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征。也有诸多因素影响着市区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个人制约因素的影响度较大,其次是家庭因素的影响,社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指出了要保证衡水市居民享有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必须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四个各层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休闲、游憩、健身、自然科普和心灵净化也有了新追求。为应对市民休闲游憩及社会环境的生态需求,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本市郊野公园,探索休闲观光农业与景观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保持城市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人文、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近距离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广州市老旧住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老年人群较多,社区自发种植较为广泛。对广州市4个典型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空间类型及使用评价,对广州市老旧住区自发性种植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分类,对居民植物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从中对城镇化过程中都市空间利用的不同模式在广州老旧住区可发展的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都市户外绿化空间的地域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走访实地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城市公园的公众使用情况和公园空间满意度情况,为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敏 《绿色科技》2014,(8):131-132
指出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居民住宅区的大量增加,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加强了对于绿色植物的渴望。城市园林作为在城市中能直接体现出生命状态的基础设施,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的环境质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城市园林也确是作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要加强在城市大型园林中,绿色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园林植物的配置更为协调、合理,富有意境与情趣。  相似文献   

11.
林区休闲广场是当前新林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休闲广场不但可以满足林区建设总体规划的需要;而且还能为提高林区人民生活质量,倡导精神文明提供一个体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广阔平台.本文针对各地林区修建的休用广场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原颖  吴荻  黄越斌 《林业科技情报》2009,41(4):44-45,48
提出了寒地休闲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对策,论述了寒地休闲空间的设计观与技术观。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层建筑空间构成的模式及其发展的过程,再从城市环境与规划的角度,对高层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及未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求了如何将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更完美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黑龙江大学教学实验楼的设计,从理解环境,延伸校园文脉;注重功能,完善教学空间;丰富形体,塑造建筑个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高校教育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使用漏电断路器应注意其使用环境及动作电流、分断时间的选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的生态酒店的规划运用自然界中的共生原理,为人们展示了一个融入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于一身的餐饮娱乐新环境,充分满足人们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现有的环境及资源,推崇与推广绿色环保建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和工作。本文从传统建材存在的问题、绿色环保建材的概念及特性等入手,论述了现在流行和使用较广的环保材料,以推进绿色环保建材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业化进程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情况,明确建筑与技术设计必须融入生态节能理念,强调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相融共生的关系,说明室内外空间设计需要注意生态景观一体化,总结若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建议建筑师应最大努力地保护生态环境,营建回归自然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9.
郭东升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4):37-37,39
作者依据工程实践,通过中央大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经验,从城市的经济增长、旅游发展、活力的复兴、历史的延续到整体规划设计几方面,阐明了许多旧城及保护建筑历史文脉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矛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居环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人居环境"应体现现代城市的概念、创造不同形式的完美居住景观、体现人文思想等的论述,阐明了设计者应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居住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