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产业融合是财政"造血式"支农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通过农村产业融合中介变量,阐释财政"造血式"支农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综合运用控制变量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财政"造血式"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性。结果表明,财政支持下,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基于此,财政应完善支农体系,支持多元化的产业融合并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多渠道、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促进农民增收又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实证方式研究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当地农民增收的作用,利用1982—2018年江西省农民收入有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选择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总结收入变动趋势,探究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民增收的影响作用大小,以期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支出政策为农民收入的提高、“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筹资困难和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长的矛盾。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高了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改变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金筹集方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能彰显政府投资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湖南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式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南省武冈市财政支农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抗灾救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等方面,但是在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中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支农方式不恰当、具体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今后要采取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优化财政支农方式等措施,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财政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在筹资筹劳限额和财政奖补资金上限内,按照农民实际筹资筹劳额一定的比例予以奖补的一项惠民政策。福清市从2009年开始,作为全省16个试点之一,开展"一事一议"工作,解决了农村一些老大难的问题,激发农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的热情,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恒久不变的话题,其中,财政支农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的方式,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降低农民承担的风险,侧面稳定农民收入的一项惠农政策。在粮食连续增长但农民收入相对降低的大背景下,张家界市的农业发展也处于探索中,幸而财政支农资金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农民收入保持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扶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寻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的调整政策结构,以助于农民农村的更好发展。按照张家界市财政部、统计局统计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就财政支农资金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探寻提高张家界市农民收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7,(5)
<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鼓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的一种方式,通过财政奖励或补助的方式,逐步建立"筹补结合、多元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创新投入机制,对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从2007年开始实行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试点以来,农民筹资金额从当  相似文献   

8.
谭琳元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39-2540
选取农业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评价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资金投入的总体和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发现支农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各项目支农资金的结构投资效益较低,进而提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96-14698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以财政支农为切入点,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性,并就如何调整财政支农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1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持对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些年国家财政支农绝对量的增加对提高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的长期或短期效果都还不令人满意,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对农业支持的长期稳定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以1995-2013年重庆市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数据为支撑,运用协整模型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财政支农规模与农民人均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不确定,财政支农的投入对农民转移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影响显著,总体上看,财政支农直接作用于农民增长的效应偏弱,重庆市财政支农需要在增加量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性支出,对农民家庭经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支持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对"三农"的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利用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庄严承诺"推进科学发展、造福宁阳人民,首先要造福宁阳农民",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县级财政支农投入,五条途径倾斜"三农",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疆1995-2013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并不十分明显;而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增收影响十分显著.最后,对如何通过发展农村金融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但同时农业具有弱质性,因而决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财政支农支出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新疆一直以来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农业上的发展一定程度决定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本文根据1995—2017年新疆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并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研究新疆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是正向的,但是当前新疆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着对农业经济增长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据此,从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和加大新疆农民创业就业相关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新疆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28-228
2008年以来,安徽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台,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在全省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工作,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就业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管理方式转变,闯出了一条农业大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乡村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民增收提供决策参考,并对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完善,从总量和结构视角出发,采用扩展的双对数模型分析测定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增收的贡献度,从而提出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2007—2019年财政支农的支出空间分布与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财政支农的"量"与"效率"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运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财政支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财政支农规模效率提高粮食安全度的能力比财政支农纯技术效率高;在政策短视性影响下,财政支农规模提高粮食安全度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第二,财政支农规模高不一定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财政支农规模只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第三,粮食主销区应加大财政支农规模,粮食产销平衡区则需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因此,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应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政府应转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式并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各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技术创新替代劳动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9.
李玉萍 《现代农业》2010,(5):113-115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财政支农监督机制落后,有限资金使用分散,不能形成合力,投入重复,交叉现象突出,管理漏洞大,滋生了贪污腐败条件。文章从修订完善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机制,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问责机制等四方面探讨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力求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发展政策,其中,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整合工作缺失农户话语权等,制约和影响了整合工作的有效实施。针对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强化整合意识,规范整合范围顺序,打造整合平台,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农民有权参与整合工作等方式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