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辉 《猪业科学》2011,28(12):36-39
中国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国内外养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然而,养猪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许多猪场面临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养猪技术人才缺乏,猪场劳动强度大,导致猪场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益差。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以便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比例会更高。品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所以种猪的质量是关系养猪成败的关健环节。养猪生产者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小规模猪场),往往会导致引种失败。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场普遍存在母猪不孕、胎儿早期溶解、流产、死胎、少产、弱仔和木乃伊,母猪繁殖率低,许多猪场在养猪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年景里赚不到钱或经济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群的质量直接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在很多猪场常常被忽视,如果生产母猪年更新率按30%-45%计算,那么后备群体的补栏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科学、规范的后备母猪选择与培养是猪场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桂香 《中国猪业》2009,4(6):33-34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从而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的比例则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6.
李永辉 《猪业科学》2021,38(9):42-47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前提下,全球各行各业都在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创新提高生产力,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国内许多生猪养殖企业也在生猪生产各环节中,不断采用智能化技术来提高养猪管理和生产效率。文章介绍了猪场的智能饲喂概念及生产工艺,并对应用效果和前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养猪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集约化猪场的进一步扩大,生产者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多采用早期断奶的方式(如28日龄断奶),以缩短母猪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养猪生产的众多因素中,品种是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性能优良的品种才能使养猪效益更上一个台阶。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种猪是猪场猪群健康的源头;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经济效益)起于后备阶段;后备种猪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现代工厂化猪场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装备越来越精良,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兽医防疫系统日趋完善,养猪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部分基建设施和生产设备的细节在安装时考虑欠周,一旦安装固定成形,便难以改动,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现提出以下个人建议,供新建或改建猪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来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获取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的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其比例会更高。品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所以种猪的质量是关系养猪成败的关健。现实情况是养猪者在引种时往往陷入误区(特别是小规模猪场),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多数购买种猪的养殖户在种猪的选择上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养猪规模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繁自养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但是,在排除市场因素的影响后,许多规模猪场仍然难以保证持久的、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规模猪场的高效繁殖。高效繁殖除了体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种猪群繁殖效率的高低。1推广人工授精,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公猪的繁殖潜力与传统的本交相比,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具有很  相似文献   

12.
在过往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者过多地关注了猪病,或者说过多地关注了某种猪病。猪病是影响养猪效率和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数量。养猪生产者在关注猪病、追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日常操作要遵循提高猪场的健康程度为唯一宗旨,猪群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健康养猪,即重视日常程序管理和细节管理,如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实施,理顺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3.
应对PRRS病毒-认识、控制和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昌  王科文 《养猪》2007,(2):33-37
控制和清除PRRS病毒的要点多年以来,许多养猪业主的猪群一直遭受着PRRS病毒的困扰。目前还没有长期有效的治疗措施。受影响的业主只能采取切实可行的PRRS病毒控制和清除策略来减少损失。在各生产阶段,PRRS病毒的最初来源都是母猪群。如果要对保育猪场和  相似文献   

14.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着猪场设施的利用率、饲料报酬以及商品猪的出栏量和存栏数, 对于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尤为重要,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芳团 《广东饲料》2013,22(8):38-42
本人在广东省某大型养殖公司猪场系统工作多年,参与现代规模猪场管理5年。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养猪集团公司。猪场管理讲究的是系统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在此就规模猪场生产经营、人员管理等方面和大家做交流分享。1生产经营工作1.1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来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取得更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种猪更新比例会更高。品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所以种猪的质量是关系养猪成败的关键环节。养猪生产者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小规模猪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多购买种猪的养殖户在种猪引进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母猪是现代化养猪业中最基本的生产基础,在现代化工厂养猪条件下,母猪生产能力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全局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必须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但是现在很多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出现了不发情、发情迟缓、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养猪生产中相当一部分猪场的管理者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乏情的控制缺乏认识,而造成猪场的生产效益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养猪生产中相当一部分猪场的管理者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乏情的控制缺乏认识,而造成猪场的生产效益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