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动物血液综合利用研究工作以来,先后完成制取氯化血红素的工艺改进和血粉水解制取混合氨基酸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工作。下面就水解工艺和应用试验情况作一些介绍。一、血粉水解及混合氨基酸的组成对国内已有血粉水解提取单个氨基酸工艺,我们作了较大改进。改进后的工艺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固液比、水解时间、硫酸浓度和微波功率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在此条件下,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微波水解法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拟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鸡肉小肽,为鸡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温度下研究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鸡肉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水解工艺条件对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肽平均分子质量各项指标均有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极差分析,盐酸浓度是决定总氮、游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平均肽链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解时间与料液比次之。鸡肉小肽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盐酸浓度4 mol/L、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小肽中的氮水解回收率为81.79%。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水解米渣制备小肽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服华  肖伯慈 《饲料广角》2007,(12):32-34,36
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水解米渣制备小肽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试验数据为样本.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水解工艺参数与水解度关系之间的复杂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遗传算法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9,(12):31-34
为研究制备酶解鱼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以青占鱼蛋白水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探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用量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优化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为水解青占鱼蛋白水最适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酶用量0.3%(干物质),水解3 h,该条件下制备的酶解鱼溶浆酸溶蛋白含量为75.83 g/100 g(干物质),蛋白质水解效率达95.29%。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发酵法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强  陆军  侯霖  金花  朴敬惠 《饲料工业》2005,26(9):20-23
玉米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生成酒精。本文介绍了预处理,水解,发酵几个关键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柏林  周民杰 《饲料工业》2006,27(16):52-53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羽毛微波水解的主要因素为固液比和硫酸浓度,而水解时间与微波功率变化影响较小。试验确定的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优化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微波水解法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用部分苜蓿草粉替代的豆粕。研究了酶用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蛋白质水解率的影响。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0.02%,水解时间为10h,水解温度为65℃,得到了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用部分苜蓿草粉替代豆粕蛋白质的最佳酶解工艺。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猪血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猪血中的蛋白,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酶解血液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猪血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5 g/mL、pH值6、水解温度50℃、酶浓度12 000 U/g蛋白、水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为40.42%。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应用动物毛发酸水解生产胱氨酸工艺的盐酸浓度水解时间、中和终点及活性炭脱色时的用量,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胱氨酸收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1.
葡萄籽中高聚原花青素水解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为指标,醋酸为水解介质,对纯化工艺中所分离的高聚体原花青素(PPC)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80℃下,用50%的醋酸水解提取30min,葡萄籽中提取纯化的高聚体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由1831.60下降到1108.80,下降了722.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2.
胰蛋白酶水解蝇蛆蛋白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性条件下胰蛋白酶对蝇蛆蛋白的水解,用甲醛滴定法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并用水解度表征其反应历程,分析了底物浓度、酶浓度、时间、pH和温度对水解度、水解速度的影响,得出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最佳条件下水解液的多肽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水解产物多肽分子量多数小于15000D.  相似文献   

13.
《饲料工业》2019,(20):40-43
研究采用豆粕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为豆粕小肽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在110℃温度下对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对豆粕制备小肽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平均肽链长度和氮回收率,确定最佳的盐酸水解豆粕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显著分析可以得出三种因素对氨基态氮、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等指标的影响是显著的(P<0.05),通过极差分析可以得出盐酸浓度是影响游离氮、总氮、水解度、氮回收率等指标的主要因素。豆粕水解小肽水解时间为5 h、盐酸浓度为3 mol/l、料液比为15时水解度在30%~50%,达到试验目的2~3个氨基酸残基的大豆小肽,氮回收率达到79.59%。  相似文献   

14.
蚕蛹蛋白的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当前蚕蛹蛋白的脱脂,脱臭,提取以及脱色工艺研究进行了综述。当前的主要脱脂方法主要有溶剂法,除臭的方法有有机溶剂法、醋酸法、复合吸附剂法,微生物法,蚕蛹蛋白的提取主要有酸水解、碱水解以及复合酶水解几种,对于脱色则有活性炭吸附法,氧化剂氧化漂白和蛋白质修饰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酶对玉米黄浆蛋白水解度及水解后产物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单酶水解及双酶同步与分步水解,对水解度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玉米黄浆蛋白酶解方法与水解物的抗氧化功能的关系,筛选出最佳酶组合。结果表明:单酶水解时,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黄浆蛋白的水解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71.38%;双酶分步水解的效果比双酶同步水解效果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好在pH为7条件下进行,先加中性酶后加碱性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其他加酶方法和加酶组合,清除率高达81.28%。因此选择先加中性蛋白酶再加碱性蛋白酶作为水解玉米黄浆蛋白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乳糖吸收不良是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全球有半数以上人口存在乳糖酶缺乏的问题,尤其在东方,乳糖吸收不良的情况更为普遍。低乳糖牛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本研究采用UHT后段无菌添加,常温水解,不仅解决了产品褐变的难题,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同时对牛奶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工艺时间从原来的4~7h缩短至几分钟,乳糖水解率达到90%,酶用量减少了5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家蚕丝素蛋白制备抗氧化肽,考察水解pH、水解时间、加酶量、底物浓度、水解温度5个因素对水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水解工艺条件,并调查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对热、酸、碱和体外肠道消化的稳定性,测定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家蚕丝素蛋白水解产物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水解pH 8.69、水解时间60 min、加酶量3035 U/g、底物(丝素蛋白)质量浓度26.80 g/L、水解温度53.89℃,在此条件下制备获得的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5.16%.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中性环境中抗氧化活性很稳定,但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中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未消化处理对照组提高了9.43百分点.分子质量小于5 kD组分是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的主要活性组分.研究结果为家蚕丝素蛋白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大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一些作用,研究了利用复合蛋白酶水解豆粕生产大豆寡肽的最佳工艺,确定了最佳的酶添加量,原料最适底物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以及pH值,并对酶法脱苦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普通豆粕、挤压豆粕、膨化豆粕为发酵材料,以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为菌种,以三个不同加水量组合为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空列和两次重复,检测蛋白质水解度、酸溶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数据的极差、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寻找固态发酵豆粕工艺中前处理方法、菌种组合与加水量组合对提高蛋白质降解度的优化参数组合。对于提高发酵豆粕蛋白质水解度,膨化豆粕工艺优于普通豆粕和挤压豆粕,米曲霉菌种优于枯草芽胞杆菌及其与米曲霉两者的组合,较高加水量优于低加水量;酸溶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水解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使用蛋白质水解度作为蛋白质降解度的评价指标;对于蛋白质降解速度,好氧发酵是厌氧发酵的5.3倍。综合试验结果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为A3B1C3。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鸡肉酶解的影响,试验选用黄羽肉鸡作为原料,通过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配酶解鸡肉,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酶使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三个因素对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工艺为酶解温度53.26℃、复合蛋白酶使用量3.5%、酶解时间3.95 h,在该工艺下酶解液的水解度为39.26%。研究结果为肉鸡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