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Ⅱ优936(Ⅱ-32A/福恢936)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产量459.28kg/6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3%,抗性鉴定为中感稻瘟病.光泽县2004年试制种32hm2,收种子0.99万kg,平均产量206.3kg/666.7m2.其中制种户刘金保试制0.2hm2,生产种子900kg,平均产量300kg/666.7m2,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II优936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优点,适合福建省作中稻栽培,2003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麻阳村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6.7hm2,头季稻平均产量达12.32 t/hm2.经多年的试种、示范和推广,深受农民欢迎.明溪县种子公司从2003年起进行Ⅱ优1273的大面积制种并对其制种技术进行研究,2004年大面积制种单产稳定在3.75 t/hm2,部分农户达4.5 t/hm2.现将在明溪县单产达4.5 t/hm2的制种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晚杂新组合Ⅱ优辐8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辐 81 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辐 81 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 ,2 0 0 3年 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分蘖力中等 ,茎秆粗壮 ,坚韧抗倒 ,成穗率高 ,穗大粒多 ,较抗稻瘟病 ,适应性广 ,米质较优 ,丰产稳产性好。在福建、湖北、江西等省(市 )推广面积就达 1 1万hm2 以上 ,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 ,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1 产量表现该组合丰产稳产性好 ,2 0 0 0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试 ,平均每 667m2 产量 45 1 93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7 36% ;2 0 0 1年继…  相似文献   

4.
姚祖武 《杂交水稻》2004,19(6):60-61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的恢复系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Ⅱ优183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不育系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83配组育成的中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罗源县种子管理站引种试种,通过2a试种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罗源县作中晚稻种植,其大田生产一般产量在7.2~8.0t/hm2,最高单产可达9.15t/hm2.同时该组合还具有易制种且产量高,2004年在罗源县半山区西里乡档厝村Ⅱ优183制种12hm2,平均产量3.77t/hm2,最高产量4.24 t/hm2,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Ⅱ优 1 31是泉州市农科所用Ⅱ - 32A与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 1 31配制而成的杂交中晚籼新组合。经 2 0 0 1~ 2 0 0 2年 2a泉州市区试及2 0 0 2年福建省区试 ,表现米质优、产量高、较抗病、熟期适中等特点。其米质经检测 1 2项指标中有 6项达优质米一级标准 ,4项达二级标准 ,在福建省首届优质稻投标中入标。1 产量表现1 999年晚季参加泉州市农科所品比 ,平均产量 45 6 6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5 5 % ,居第二位。 2 0 0 0年继续参加该所品比 ,平均产量487 4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7 94% ,居参试组合第一位。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7.
Ⅱ优33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明恢339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更好地配合推广利用,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新品种(组合)区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611·1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4%,增产达极显著,产量居参试组第3位。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A组续试,9个试点平均产量555·5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居参试组第7位。2 a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7·92%。2005年参加省中稻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Ⅱ优科06是福建省超大农科所与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南恢科06选配成的中稻杂优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不但产量高、稳产性好,而且制种产量高.于2007年和2008年在建阳市童游进行制种,制种面积分别为3.2、4.0 hm2,平均产量分别为3.0、3.38 t/hm2.现将其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Ⅱ优20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广亲和恢复系T2070配组而成的迟熟中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适应范围广,产量高、抗性好,后期青秆黄熟,米质优。为进一步扩大示范,1996年临安市种子公司首次制种5.33hm2,平均单产3337.5kg/hm2,其中叶林元户0.207hm2,单产达3855kg/hm2,两项指标均创本市制种单产最高纪录。(-)江化2070制种的稳粒结构指标据调查,正优2O70制种单产2250~4500kg/hm’的穗粒结构如表1。单产375Okg/hm’,要求有效穗225~24O/m’,每稳134粒,结实率65%。(二)主要技术措施1.定准播种期和播…  相似文献   

10.
Ⅱ优22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福恢复2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泉州市种子管理站2a区试及试种,表现丰产稳产、稻米品质优、制种产量高。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泉州市区域性审定。1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泉州市区试,平均产量431.3kg/667m2,比对照种特优63增产5  相似文献   

11.
Ⅱ优69是湖北恩施州农科院选育的高产抗稻瘟病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恩施水稻品种区试,平均产量8.712 t/hm2,比对照增产5.39%,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介绍了Ⅱ优69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2006、2007年引进示范推广,并在城关镇示范展示,表现良好.2008年参加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经实割验收,平均产量582kg/667m2,比对照品种谷优527增产81 kg,/667m2,高产田块达623 kg/667m2,增产增效显著.现将Ⅱ优936作瓜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Ⅱ优50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05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0).2006年福建省区试初试,平均产量458.08 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19%,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增产点率92.31%.  相似文献   

14.
冈优66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冈46A与该所选育的R669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2004年安排在建宁制种,平均产量150kg/667m2左右,最高产量192.3kg/667m2,现将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两优多系1号是三明市种子站、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选用SE21S与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晚稻新组合。具有大穗、高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大田县种子站引进两优多系1号新组合在全县作晚稻种植33·33 hm2,经田间现场验收,平均干谷569·3 kg/667m2。现将两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表现两优多系1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组区试,平均产量473·0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71·7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  相似文献   

16.
福优98-5是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福伊A"与恢复系"98-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商品名:清江5号,于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584.56kg/667m2,比对照Ⅱ优58增产5.06%.  相似文献   

17.
Ⅱ优131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泉恢13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米质较优等特点,适于在福建省作中、晚稻种植。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两优4号是用优质低温敏核不育系金山S-2与自育早稻恢复系早R-1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早稻区试,2 a平均产量达7. 25 t/h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5.71%.该组合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Ⅱ优131是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该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131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2001-2002年泉州市区试及2002年福建省区试,表现米质优、产量高、较抗病、熟期适中等特点。其米质经检测12项指标中有6项达优质米一级标准,4项达二级标准,在福建省首届优质稻投标中入标。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株两优58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测58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1998,1999两年怀化市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893kg/hm2,比汕优63增产4%,全生育期128d,比汕优63短6d;同期参加株洲市晚稻区试平均产量7209kg/hm2,比威优46增产2%,全生育期116d,比威优46短2~3d。1999年通过怀化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通过株洲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加速其推广,1998年以来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1999年在怀化鹤城制种1hm2,平均单产3619.5kg/hm2,2000年靖州制种3.5hm2,平均单产3678kg/hm2,2001年靖州制种16.7hm2,平均单产3652.5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