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蛤中上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品之一。近几年来,文蛤的生产方式由护养发展成为人工移养增殖,需要的文蛤苗种量增大,全靠自然海区的苗种已不能满足文蛤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90年起即进行了文蛤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现将我们多年探索出的文蛤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贝蓄养促熟 文蛤人工育苗所用亲贝的性成熟程度直  相似文献   

2.
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2年6月至9月在启东吕滨水产苗种场进行了文蛤(Meretix meretrx Linnaeus)规模化人工育苗,在450m3育苗池(1.5m×30m)共培育出0.6mm体长的文蛤幼苗31.8亿粒,获得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今后文蛤人工养殖苗种供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进行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的同时,对亲贝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幼虫生态习性等方面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蛤,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该品种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掌握仍处在经验阶段,人工育苗技术并不成熟,成功率也不高。本文采取传统瓣鳃类育苗的方法,研究了文蛤人工育苗各环节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蛤是我国常见的经济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海区。文蛤为蛤中精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 文蛤的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作药材治病。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采捕量上升,长此下去必然造成文蛤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展文蛤的人工育苗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文蛤的人工育苗技术简述如下: 1 文蛤的繁殖习性及发育文蛤为雌雄异体,2年性成熟,成熟的性腺包围在内脏团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雌性呈奶黄色,雄性呈乳白色。卵呈圆球状,卵径为70~90μm,为沉性卵。当肥满度达到26%以上时为文蛤的繁殖盛期。繁殖期水温为20~30%,最适宜水温为25℃左右,温度越高性腺发育和成熟越快。根据性腺在内脏团的丰满度分为5期,0 期:内脏团表面透明,清晰可见,没有性腺分布,体质  相似文献   

5.
文蛤(Merertrix merctrix Linnaeus)为蛤中上品,肉味清鲜,俗称天下第一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文蛤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沙质海滩中,含沙率50%~90%,以60%-80%为最好。幼贝多分布在高潮区下部,随着生长逐渐向中低潮区移动,成贝分布于中潮区下部,直至低潮线以下水深5~6米处。为解决本地区文蛤苗种短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文蛤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 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和要求 1.1 基本设施 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主要分3个系统,即水电气系统、饵料系统和幼虫幼苗培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林国文 《福建水产》2021,(1):98-102
为促进皱肋文蛤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批量优质苗种,研究开展了皱肋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育苗全程投喂人工培育的单胞藻.结果表明:分六批次催产皱肋文蛤亲贝580 kg,共获受精卵40.336×108粒,孵出D形幼虫总量为28.437×108只,受精卵孵化率为70.5%;浮游幼虫培育7 d后开始变态附着,获初附稚贝15....  相似文献   

8.
<正> 几年来,全国已有五个省先后进行过文蛤(Meretrix meretrix)人工育苗方面的试验,伹至今均未进入生产性试验,原因之一是育苗技术尚未过关。育苗技术应是掌握对于幼虫和幼苗生态习性为基础,而文蛤幼苗生态习性方面的专题报道至今尚未见到。我们曾进行过文蛤幼虫阶段生态习性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9.
文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是具有规模化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品种。文蛤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把握仍处在经验阶段。笔者对文蛤亲贝进行各种促熟和催产研究,以期找出最适促熟和催产方法,为文蛤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蛤增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讲文蛤人工育苗1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和要求1.1基本设施文蛤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即水电气系统、饵料系统和幼虫、幼苗培育系统。1.1.1供水系统由水泵、水道、沉淀地、砂沙地、贮水(预热)池、紫外线消毒器、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供电系统包括配、发电间、配电装置、预热装置等,预热装置小型青苗厂采用电热棒、通用加热器,大中型的青苗厂采用锅炉加温。供气系统由气泵、气管、气塞组成,供气设备常用空压机、气泵或罗茨鼓风机。1.1.2饵料系统由保种重、一级和H级扩种室、海水消毒设备及饵料培养地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文蛤养殖和文蛤育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文蛤育苗中瓶颈问题的构想,并阐明了文蛤育苗规模化生产的迫切性,同时提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为育苗室与土池人工育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文蛤属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文蛤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文蛤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文蛤的自然资源量却日渐萎缩,为满足滩涂、池塘养殖需求,开展文蛤人工育苗势在必行。在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可通过对文蛤种贝进行性腺促熟和催产,提早获卵,以达到延长文蛤生产周期、提高人工育苗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蛤人工育苗过程中,D型幼虫经过3~4天的培养,就开始从浮游幼虫到匍匐幼虫的变态附着过程。这是的变态成活率往往决定整个育苗的成功与否。滩涂贝类人工育苗多采用在育苗池底铺砂作为幼虫附着变态的附着基。这种育苗方式只有一层可供幼虫附着的基质(砂、泥例颗粒),水体的利用率低,而且由于水交换不足,幼虫变态后生长慢、成活率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要。因此我们对文蛤人工育苗选用不同的附着基所产生的效果做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文蛤苗种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促进文蛤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文蛤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亲蛤取自浅海滩涂,催产后在水温21~24℃、水体比重1.015~1.020、弱光条件下孵化,再在自然水温、水体比重1.015、光照500 lux、溶氧5 m g/L以上,pH 8.0~8.6条件下培育幼虫,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时投放附着基。结果,从受精卵发育至稚贝的育苗率近60% ,从D形幼虫到稚虫的成活率为94% 。  相似文献   

15.
郑毅 《河北渔业》2016,(3):42-43
正文蛤作为浅海、滩涂和池塘的主要养殖种类,自然海区的苗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开展人工育苗已是当务之急。有关文蛤育苗的最早研究和报道见于我国江苏省的王维德等从1978年开展文蛤人工育苗试验,技术难题是文蛤转入稚贝后,分泌大量的粘液包裹稚贝,导致死亡;70年代日本的上城义信、小林信、石田雅俊、小野刚等研究双重底和王维德采取淘洗附着基的办法,解决稚贝大量死亡的难题,在生产中推广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6.
正皱肋文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贝类品种,在福建具有一定养殖规模。作者通过开展人工育苗试验,总结了皱肋文蛤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要点,讨论了皱肋文蛤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广大皱肋文蛤育苗业者提供参考。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俗称越南白蛤,又称琴文蛤或越南文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帘蛤属。皱肋文蛤体表具有灰黄色壳皮,生长线粗宽呈肋骨状,壳内面白色,后背缘紫褐色,外套窦浅,常栖息于潮间带10m~20m水深处的泥沙底中,适应性强,具有广盐、广温的特性,其适宜盐度范围为5~30,适宜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  相似文献   

17.
文蛤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俗称海蛤、花蛤、黄蛤,我国南北方沿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文蛤苗种的紧缺。该产品(优质文蛤)对外出口畅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生物学特征 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气候稳定温暖时伸缩其足作活泼运行;寒冷时则潜入沙泥中,潜泥深度一般在5~25厘米。文蛤  相似文献   

18.
文蛤强化促熟培育技术与人工催产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文蛤人工育苗所用的亲贝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亲贝性腺发育不齐,难以获得大量的成熟卵。为此,我们在进行文蛤人工育苗试验中采用工人强化促熟培育技术,并筛选出合适的人工诱导方法,取得了大量成熟的受精卵,使文蛤的生产性人工育苗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的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文蛤的室内强化促熟培养试验所用亲贝取自江苏如东海区所产的三龄文蛤,新鲜无损,活力强O4月中旬放置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人工强化培育。培育期间的平均水温为26.4℃20-28.0D,比重1.020,每天彻底换水一次,并冲洗底质。换水后投喂饵料,饵料生…  相似文献   

19.
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又名越南文蛤,属帘蛤目,帘蛤科,主要分布于越南和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区域,常栖息在潮间到10m水深处以及泥沙底.其肉质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比其他品种文蛤高,而且其对环境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是我国南部海域贝类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大规模化养殖潜力,市场前景良好.适宜我国南方地区滩涂养殖的面积很大,种苗的市场需求量大,可由于种种原因育苗产量仍不稳定,制约了养殖规模.笔者这几年从事皱肋文蛤育苗生产工作,掌握和累积比较完整的技术资料,现总结其育苗的关键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虾是我国主要经济虾类之一,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榆县引种日本对虾开展人工养殖,先后攻克了人工育苗、养成等技术难点,日本对虾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近20年开展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生产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