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 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相似文献   

2.
张甲元 《农家顾问》2011,(12):24-24
为了解适期晚播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性能的影响.以弱春性小麦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偃展4110和弱筋品种豫麦5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早播10月17日、适播10月24日、晚播10月31日)下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光合性能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郑麦9023晚播的子粒产量比适播低8.26%,比早播高4.68%;偃展4110和豫麦50晚播子粒产量分别比适播和早播平均高14.38%和18.55%。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6月17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小麦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山东省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城港路街道朱由一村的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收测产,小麦亩产达到880.89kg,这是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收测产的山东小麦最高单产纪录,标志着山东小麦单产提升取得了新突破。2022年10月18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对烟台莱州市申报的粮油作物高产竞赛玉米田进行了实打测产,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不同播期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培 《农村科技》2007,(10):9-9
小麦播期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选择适宜播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为新冬20号。播期分别为:9月16日、21日、26日、10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六行一区,行距18厘米,小区行长5米,宽1.2米,面积9米^2。重复3次,每行播450粒种子。  相似文献   

5.
在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为较准确地确定青岛市小麦的适宜播种期,统计分析了常年(1971~2000年)与2001~2008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6℃、14℃的时间及越冬停止生长(0℃)的时间、从播种到越冬停止生长≥0℃的积温等指标,并与小麦播种适宜温度、出苗及生长发育所需积温、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积温3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多年多点小麦不同播种期生产试验,提出了目前青岛市小麦的适宜播种期(10月2日至10月15日)和最佳播期(10月5日至10月12日)。  相似文献   

6.
播期提前对四川盆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播期提前对四川盆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证明选育适应四川盆地稻麦两制的早播早熟型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可行性和确定弱春性小麦新品系J210达到高产优质的最佳播期。[方法]在2006~2007年度,研究了播期不同程度提前(10月18、20、22、24、26、28、30日,11月1、3、5日)对小麦新品系J210产量及其构成和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10月18~30日内播种,J210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变化不明显,而粒重和产量随播期提前而增加;播期晚于10月30日后,J210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明显,粒重反而有所增高,但产量减少明显;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产量比11月5日提高29.92%。各播期下J210的品质性状较稳定,但早播条件下的J210各品质性状略优于迟播。[结论]在四川盆地气候生态条件栽培制度下,如能通过更加深入的育种和栽培研究,将小麦的播期提前10月20日左右,就能同时达到提高产量潜力和优质的目的;而在J210的推广应用中,建议将其播种期提前到10月25日左右,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佳的品质,又能有效地避开抽穗开花期的"倒春寒"天气,以达到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大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64-164,167
根据赣榆县历年气温变化及试验研究,探讨了气温变化对小麦最佳播期的影响。一般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6~12日;遇冷冬年份,10月10日后播种的小麦要加强冬季肥水管理;旱茬麦不能迟于10月1日播种;半冬性、偏冬性小麦播期提前2-3d。  相似文献   

8.
 以黄淮冬麦区的邯郸、石家庄、衡水和北部冬麦区的保定1997—2006年期间的小麦冬前积温为依据,采用积温指标法对冬小麦的适宜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9日—18日;石家庄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5日;衡水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2日;保定市冬小麦的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初步认为,在选择适宜品种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3日—18日,北部冬麦区南部冬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日—11日。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特安排小麦新美洲星应用效果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地点设在黄楼农场,土质为於土地,前茬作物为大豆,播种方式均为机条播。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供试小麦品种为山农20。小区试验播期为10月14日,大区示范播种时间为10月18日。  相似文献   

10.
稻田套播小麦,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争得季节主动,确保养老稻与适期早种麦两不误,并且能简化麦作农艺流程,减轻劳动程度。 1.选用良种。稻田套种的小麦根系分布浅,分蘖能力强,应选用抗倒、抗冻、株型紧凑的品种。 2.适期套播。掌握稻麦共生期7-10天。苏南地区最佳播种期为10月23日至10月底,苏中地区10 月18日至25日,苏北地区10月10日至20日。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小麦适宜播期和密度,明确不同年型下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1951—2015年泰安地区的气象数据为基础,根据冬前积温划分出不同年型,并利用DSSAT模型进行不同播期(10月3日、10月8日、10月13日、10月18日、10月23日、10月28日)和密度(每公顷分别为150万、180万、210万、240万、270万、300万)下的小麦生长模拟。结果表明:偏暖年型,该地冬小麦最适播期在10月13日左右,正常年型最适播期在10月8日左右,偏冷年型在10月3日左右;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小麦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适宜密度(基本苗)为300万/hm~2;小麦总茎数和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和密度减少而减少;各播期下小麦总茎数均表现为偏暖年型﹥正常年型﹥偏冷年型。偏冷年型小麦总茎数随密度增大而增多,偏暖和正常年型低密度条件下小麦通过调节作用也可获得较高的总茎数。播期、密度对产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年型与播期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极显著,对产量和穗数影响显著;播期与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由于生长期的限制和前期不能及时收获腾茬常造成小麦错过适宜播期、误期播种,误期晚播的时间界限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差异很大。我国北方各省,晚播程度也不同,例如:淮河流域10月30日以后,黄河流域10月20日以后,晋、冀、鲁中北部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场属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13.
进行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地区夏玉米的播种期在6月13—18日范围比较适宜,在不影响秋季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中早熟品种最佳收获期应在10月5—10日,晚熟品种可在10月10日后收获。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秋季凤台县水稻成熟早、机收面积大、进度快、腾茬早、土壤墒情及整地质量相对较好,为使土壤不失墒,部分群众抢墒播种。10月8日开始播种,10月20日基本完成秋种任务,秋种进度快,质量高,全县共完成小麦播种面积3.7万公顷,其中“皖麦19”9300公顷、“皖麦38”7300公顷、“郑麦9023”4300公顷、“豫麦18”4000公顷、  相似文献   

15.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 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的产量构成有不同的影响。播期对济宁16的产量影响很大,不同播种量对济宁16小麦群体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播期处理对济宁16小麦群体影响较播量处理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份气温比常年高0.5℃左右,盐山县小麦种植墒情好,播种较早,大部分在10月1~10日播种完毕,比去年早10~15d。加之,大部分农民习惯加大播量,增施底肥,据调查小麦基本苗均在35万左右,预测如果11月份气温接近常年,越冬前小麦总茎数有可能超过80万~90万,小麦倒伏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淮北地区小麦生产,进一步探究本地区小麦的播种适期,江苏(新沂)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于2021-2022年选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淮麦33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期的试验,播期设置为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11月5日和11月15日。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小麦生育进程,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依次延后,但是成熟期差异不大,小麦全生育期缩短。播期越晚,主茎叶龄越小,单株分蘖数、总茎蘖数、大于3.1叶的大分蘖数、大于4.1叶的大分蘖数和单株次生根越少。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均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大面积播种的春性品种豫麦18、兰考矮早8,半冬性品种周麦18、豫麦49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上述两类小麦群体发育、灌浆速率、光合性能、光能利用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春性品种豫麦18、兰考矮早8这两个品种在10月23日播种群体发育较好,数量较大,CAP、FV/Fo、Fv/Fm等光合参数等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光能利用率及产量最高。而周麦18、豫麦49这两个半冬性品种在10月15日播种上述各项群体指标较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顺应当前气候变化,实现鲁西南地区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以该区小麦主栽品种泰农18(大穗型)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9月27日、10月3日、10月9日、10月15日、10月21日)和播量(基本苗数量120万株/hm~2、240万株/hm~2、360万株/hm~2)对该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高产的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量随播期推迟、播量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单位面积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播量增大而增多;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二者均随播量增大而减少。鲁西南地区泰农18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5日、适宜基本苗数量为240万株/hm~2,其中,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为10月9日播种、基本苗数量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