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性农药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开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_一是从发现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创制新农药为目标,活性追踪分离有效成分,鉴定其分子结构,研究构效关系,进行结构优化改造,筛选新农药;二是直接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植物加工成农药制剂应J几近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股精、硫酸烟碱、汕酸烟碱、皂东烟碱、菌蒿素、苦参素、川林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但关于植物性农药的质量控制,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商讨。王植物性农药制剂的特点五.且成分复杂多样。目前商品化生产的植物性农药制剂大多数是液剂,如鱼股梢乳汕、…  相似文献   

2.
小菜蛾防治药剂的种类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虽然目前有多种多样防治小菜蛾的方法,但使用药剂防治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药被开发应用到小菜蛾的防治上。本文就防治小菜蛾的药剂种类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药学学报》2005,7(1):F003-F003
安徽农业大学农药学学科依托于资源与环境学院农药科学系.现包括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农药研究所.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设有4个研究方向: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农药制剂加工与使用技术;生物(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农药毒理及有害生物抗药性。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是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实验室面积1500m^2.拥有气相色谱仪.  相似文献   

4.
敖聪聪 《新农药》2004,(5):18-20
二、世界农药研究趋势与市场预测。1 世界农药研究趋势。1.1 传统化学农药。随着传统化学农药销售额的下降及新品种开发难度的加大,公司收购、合并、重组、共同开发市场的强强联合的趋势,在21世纪仍将继续,最终形成少数几家公司控制与垄断全球市场的格局;世界传统农药结构的研究开发热点与发展趋势是大量的杂环和稠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含氟杂环化合物,代表了未来化学农药结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苯嗪草酮属选择性芽前三嗪酮类,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除草剂品种。药剂通过植物根部吸收,逐渐输送到叶子内,通过光合作用抑制而起到杀草作用。随着农药剂型向环保式发展的趋势,高含量、环境友好型制剂的开发应用,成为当今农药制剂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5]。趋于该药剂在土壤上的使用要求,及药效的作用原理,加工和施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故对该除草剂品种的剂型进行了选择,以达到高环保低残留农药制剂。笔者根据苯嗪草酮的理化性质,对其水悬浮剂的配方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对多种高性能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以及水等助剂的筛选,优化了助剂组合,获得了性能稳定、药效好、质量可靠的高含量高悬浮率的水性化产品。  相似文献   

6.
《植物医生》2006,19(5):50-50
通过原创性研究.完成3个以上创制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并成为国内主导农药品种.发现一批处于不同阶段的高活性化合物:加强农药安全评价GLP体系建设,使新化合物的合成能力达到3万个/年、筛选能力达到5万个/年以上.通过工程化关键技术及创制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农药品种的年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这是记者9月6日从科技部获悉的我国“十一五”农药关键技术研发目标。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至2012年,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将投资3.4亿欧元用于研究与开发,其中约2.7亿欧元将用于农药活性成分的研发,拟集中开发10个新活性成分,其中包括1个杀虫剂(spirotetramat),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更多高活性化合物和进行先导结构的衍生,利用Ugi反应设计合成了18个 4-甲基-1,2,3-噻二唑新化合物(I-1~I-18),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的表征和确认。杀菌、抗病毒以及诱导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I-3和I-11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半叶法活性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I-6的保护活性和钝化活性高于病毒唑,I-12的治疗活性高于病毒唑,I-16的诱导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噻酰菌胺;氟原子的引入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新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4-甲基-1,2,3-噻二唑和氟原子是新化合物抗病毒的重要活性亚结构单元。Ugi反应是新农药创制中先导优化的绿色手段。  相似文献   

9.
生物农药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引起人们对应用有毒化学品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危险和危害的重视。因此,符合环保、健康、持续发展理念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开发就成为当今农药研究的主题。在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农药活性成分命中率愈来愈低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的研究途径。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组合)、高通量筛选技术和组合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农药研究开发中的渗透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药研究领域中三个热点问题: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转基因工程农药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近年新农药开发的热点。本研究采用EDCI/HOBt酰胺化法合成了14个结构新颖的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吡唑酰氨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 3a ~ 3n ),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并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化合物 3g 的单晶结构和立体构型。菌丝生长速率法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 3a 、 3e 和 3j 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KZ-9的EC50值分别为4.28、10.08和11.31 mg/L,抑菌活性不及对照药剂啶酰菌胺和腐霉利;但在孢子萌发试验中,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与对照药剂相近的抑菌活性,在10 mg/L下有7个化合物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超过了85%;在番茄活体盆栽试验中,化合物 3e 在200 mg/L下对番茄叶片及其花上灰霉病菌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5%和65.2%,高于对照药剂啶酰菌胺 (防效分别为59.8%和30.3%),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药混配制剂(以下简称混剂)是以一种有农药活性的化合物(A),与另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或无农药活性的化合物,加或不加其他成分加工成的制剂,按功能来说,混剂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型:兼治型—以扩大防治对象为主要目的制剂;增效型—以增加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为主要目的制剂;延抗型—以防治抗药性的有害生物,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发展为主要目的制剂。  相似文献   

12.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用后,为了筛选出防治棉铃虫的高效低毒替代药剂,南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安排,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委托,我站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多种替代农药大田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光敏活性化合物与害虫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敏活性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绿色农药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敏活性化合物的种类、毒杀机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希望我国能更多地开发该领域的研究 ,使光敏活性化合物能及早地应用于害虫治理  相似文献   

14.
孙楚 《植物保护》1997,23(2):48-49
植保器械亟待发展孙楚(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兴城125100)农药和药械是植物化学保护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喷雾器随波尔多液的发明应运而生,随新农药出现不断更新换代。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效果取决于药剂的性能,同时也取决于药剂在靶标上的分布状...  相似文献   

15.
BK2-灰葡萄孢产生的一种有除草活性的毒素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高达9.7%,然而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所引发的诸如抗药性或耐药性杂草种群的出现及对非杂草生物的危害等问题目趋严重。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化学农药的发展面临着环境质量问题的巨大压力,开发生物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农药成为当代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作者在已发现Botrytis cinema培养滤液具有一定除草活性的基础上对其除草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经取代苯基呋喃甲酰氯与5-肼基-3(2H)哒嗪酮反应,得到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呋喃环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但杀虫活性较弱。其中化合物3k在50 mg/L时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6.29%±1.51%,与对照药剂腐霉利相当。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杀菌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京生花生是我县名优品种,被国家列为名特产品。近几来发展很快,全县播种面积从133.3hm2发展到13333.3hm2,并建立起小京生花生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花生生长期长,杂草危害严重,一般都用进口盖草能防治,但它对阔叶杂草无效。1996年,我们在省农药检定管理所安排和支持下,进行了乙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3种药剂防治花生地杂草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供试材料和方法1.1供试农药50%乙草胺乳油(杭州农药总厂生产),72%异丙甲草胺乳油(杭州农药厂生产),72%都水乳油(国外进口)。1.2供试花生品种新昌小京生花生,试验地点是…  相似文献   

18.
农药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整剂、杀鼠剂、生物防治剂及其他化学品。农药在美国使用很广泛。为了生产粮食、饲料及种种纤维,广泛使用这些药剂及生物。五百多种有效成分(化合物),配成几千种农药防治几千种有害生物,以求增加作物生产。这些药剂也同时用来防治收获后的农作物在贮藏、运输或加工期间受病、虫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农药新品种,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以醛(1)为原料,经肟化、氯化反应,生成取代氯化肟类化合物(3),化合物3与炔螨特原药经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得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ZJ1~ZJ12)。其结构均经过~1H NMR和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25 mg/L下,化合物ZJ12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致死率达75%,与炔螨特的杀螨活性相当;在200 mg/L下,化合物ZJ10对测试靶标的根、茎生长抑制率均为100%,优于对照药剂异丙酯草醚。  相似文献   

20.
吡咯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概述了具有农药活性的生物源吡咯类及相关结构的化合物,介绍了由吡咯类抗生素经化学结构改造而研究开发的溴虫腈等农药品种的发现过程、结构活性关系及应用研究概况,并对近10多年来合成吡咯类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