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早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  相似文献   

2.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深处,春季十年九旱,水源匮乏,导致一大部分适宜栽植水稻的农田因缺水不能栽植,而改种玉米等大田作物后,又因夏季雨水多而集中,排水不良,大部分地块形成涝灾而绝收。为此,我站自2002年开始进行了山区水稻旱直播栽培试验示范,至2005年秋,技术标准基本成熟,试验田获得了平均亩产619.5公斤的好收成,接近本地水稻648.3公斤的平均亩产。现将山区水稻旱直播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直播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是一种无需育秧、移栽,省工、省力、省秧田的低劳动力成本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本技术从2004年,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亩产量逐年提高(从第一年的亩产400公斤到2005年503公斤,2006年,在长龙村6组开展了较大规模水稻直播栽培示范,伍昌杰的直播稻最高亩产达到了640公斤,户平亩产560公斤。2007年,示范面积继续扩大,伍昌杰的直播稻最高亩产达到了680公斤,户平亩产达到537.6公斤,与移栽稻比较,单产基本无差异。2008年,伍昌杰的4.0亩直播稻,平均亩产567.0公斤,2010年最高亩产达722公斤),现以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4.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应村乡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示范种植四季豆35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示范方60.3亩,收总产119.7吨,平均亩产1985公斤,每公斤产地销售价2.4元,亩产值4764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水稻增加9倍,其中陶建平户种植2.5亩,总产5.92公斤,亩产2368公斤,亩产值5683.2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单季稻增加10倍。现将示范方主要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雷山县海拔1300米以上高寒地区水稻生产常年受倒春寒和秋风危害,平均单产水平300公斤/亩左右,2011年引进粳型杂交稻"滇杂31"试验2.3亩,平均亩产507.3/公斤,2012年扩大示范568亩,平均亩产516.1公斤,且表现耐寒强,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虫害。通过试验示范,归纳了该品种在高寒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按照黑龙江农垦总局科研所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对水稻品种垦鉴稻6号进行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在今年有利的气候条件下,取得了亩产825.9公斤的产量.达到亩产800公斤的预期目标,并且通过今年的攻关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下一年的高产攻关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清流县引进示范推广.2007年在李家、龙津、嵩口等地进行规模示范表现良好。龙津镇俞坊村百亩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经实割验收,平均亩产593公斤.比对照谷优527亩增93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659公斤.增产增效显著。现将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超稀植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及栽培的过程 铁力市属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自1984年引进旱育稀植技术,试验示范105亩,获亩产403公斤,取得成功,比当时66147亩直播水稻平均亩产258公斤,每亩增加稻谷145公斤,增产36%.我市水稻旱育稀植面积迅猛发展,到1990年增加到11万亩.平均亩产430公斤.近些年来,在巩固老稻区的基础上,旱改水的面积不断扩大;到2010年,市属水田面积发展到4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亩产提高到530公斤.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7日,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所所长解保胜研究员等五人,对二道河农场水稻生产进行调研,并对水稻高产攻关项目进行测产。 通过采用机械直收的方法,对二道河农场第一管理区9-1号地块种植的品种三江一号进行实割,实收面积2.12亩,实收亩产774.5公斤,按国家标准含水量14.5%计算,实际亩产750.1公斤,创下了该品种自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来的最高产量记录。  相似文献   

12.
水稻连年免耕直播高产栽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1999年早造起,在本所试验田进行大田连年全免耕水稻直播栽培试验,面积2.4亩,至2001年晚造,共三年六造,其中常规稻七桂占三年五造,平均一造亩产403.9公斤;汕优桂99面积0.5亩,平均一造亩产507.1公斤.试验田水肥管理技术协调,杂草防除效果高达95%以上,初步摸索出一套适于桂南稻区的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永丰县对晚稻品种荣优225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其特征特性表现良好,产量较高。2011年,在永丰县坑田镇上田村进行282亩大面积连片推广示范时,普遍获得高产,平均亩产为600公斤,最高亩产达750.8公斤。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香菇田水稻采用垄畦免耕直播技术,是一项可操作性强,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水稻“三省两高”栽培技术。为了使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于2002-2003年在新建镇西岸、岩山下等村试验示范面积31.6亩,平均亩产565.6kg,比菇田翻耕移栽水稻亩增产55—70kg,增幅均在10%以上。同时,还可减少机耕费每亩40元,省工4—5个,效益十分明显,可有力地促进菇农种稻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98年开展水稻乳苗栽培技术研究,1999年与区农机站协作进行水稻乳苗机械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均获成功.水稻乳苗直播综合技术示范、推广于1999年列为上海市四新技术推广项目,2001年全区共推广1.5万亩,平均亩产592kg;2002年全区推广3.8万亩,平均亩产612.5kg,并在安徽、辽宁等省推广应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稻、玉米、绿肥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单季稻区高效耕作制,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我县从1997年开始,在杉洋镇夏庄村(海拔600m)、吉巷乡兰溪村(海拔520m)、凤都镇桃溪村(海拔410m)进行水稻、玉米、绿肥试验示范,探索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2003年经多点验收,水稻亩产平均558.7kg/亩,玉米亩产平均523.8kg/亩,两季亩产合计1082.5l耐亩,比单季稻亩增产532.5kg,亩增收入643.35元;  相似文献   

18.
绵新油68系四川省绵阳市新字生物科学研究所选育,2010年冬引进我乡试种,栽培方式为整畦穴播,种植面积4.5亩,平均亩产157.8公斤.比油研9号亩增11.4公斤.增幅7.8%。2011年冬,种植面积103亩,栽培方式仍为整畦穴播,平均亩产155,7公斤.比油研9号亩增10.6公斤,增幅7.3%,增产效果显著。现将双低油莱新品种绵新油68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旱直播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育秧期间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等优势,为深入探索水稻旱直播技术,2014年八五九分公司落实旱直播喷灌示范30亩,2015年落实100亩,通过结合公司旱直播滴灌方案,创新应用喷灌设施,为水稻旱作栽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栽培模式总结(一)选用优种良种,挖掘品种潜力这两年示范品种选择选择常规种植11叶品种龙粳31作为示范品种,播量为12公斤/亩。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于2001年用冬青11号/ZDM829作父母本通过品种间杂交,在连续几年的单珠选择,于2004年稳定出圃,并经过品观、品比试验,2009年升入全区区域试验,2011年开始示范。2006—2008三年的品比试验中产量分别405、415、551.3公斤产量居第一。该品种在2009、2010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种亩产382.5多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该品种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亩产372公斤,比对照增产11.7%,同时进行了栽培试验最高产量达550公斤。该品种于2013年年底即将审定。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茎秆弹性如同小麦一般。属于粮草兼顾型品种,而且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锈病。栽培技术要点为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加强越冬和返青期的管理,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