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是对土壤不进行耕翻,可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的机械。正确使用和调整该机械,将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现将它的使用及调  相似文献   

2.
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组装与示范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南麦区是我国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以套作小麦为主体。针对区域生态生产特点设计研制了ZB-4、ZB-5型带式播种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集成了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比传统人工挖窝栽培省工87.7%、节本18.4%、增产57.4%、增效420.0%。此项技术达到预期效果的技术要点是,坚持规范轮作,选准对路品种,掌握适宜播期,选择适宜机型规范播种,科学用肥、足氮增磷,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机的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尤其是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的应用也更为普遍,但由于使用、维修及保养技术没有同步普及和推广,使得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精量小麦播种机是农机科研人员近几年研制开发、批量生产并投入应用的新型农业机械.它除了具备普通小麦播种机的一般性能和特点外,还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省工省时等优点,但由于是近几年刚投入市场的新型农业机械,一般农机手对其性能和特点,还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对它的使用技术和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简要介绍.以便在即将开始的小麦播种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为明年小麦稳产丰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蒜不同类型播种机作业经济性差异不明确现状,开展了不同机型的播种经济性试验。以人工播种为对照,通过对正芽机播和非正芽机播(摆种机播)在平作模式下的生长和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同面积下的经济性。结果表明,机播生产成本随播种面积和机具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种植面积小和种植年限短的条件下,以8行摆种机播为最优。随着种植面积和年限的增加,机械播种效益要高于人工播种,呈现出正芽机播>非正芽机播>人工播种,且面积越大效益越明显。5年周期内,非正芽机播较人工播种效益增加,最高增效10.1%,最低增效4.1%,3种播种方式相对效益在种植面积较小时,相对效益相差大,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趋势变小。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与常规机播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免耕撒播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资、增产和增收优势。通过试验研究,初步分析了秸秆还田免耕种小麦技术的增产增收机理。  相似文献   

7.
正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四道工序,适宜播小麦、玉米、豆类、棉花和高粱等种子。使用机械播种可提高工效,保证播种质量。一、机械播种作业的方法拖拉机牵引播种机作业应因地制宜选择下列方法,供初学机械播种的机手参考。1.梭行播种法。机组(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沿作业区一边像织布梭似地进行播种,在地头做有环节转弯。梭行播种法(图1)能保证较高的播种质量,机器磨损  相似文献   

8.
由于保护性耕作地表环境恶劣,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难度大,其机具的结构和性能一般比传统机具复杂且要求高,机手在作业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麻烦,这里就其性能特点及使用保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后,在祖国广阔的新农村,春耕生产从南方到北方就要陆续展开,全国各地将有许许多多的播种机投人农田作业。为了确保播种机安全作业,不误农时,使用播种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晚茬麦催芽机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茬麦栽培的主要矛盾是从播种到越冬的积温不够,浸种催芽已成晚播争早苗的重要措施之一[1].但大面积催芽机播有一些特殊问题,未见报道.新洋农场有12年应用实践,1996年以后水稻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品种为迟熟粳稻,晚茬麦一般占植麦面积的40%以上,均采用催芽机播.1996、1999年催芽机播面积在2 500hm2以上,占小麦面积的80%左右,最迟播期在12月上中旬,也取得了全苗.  相似文献   

11.
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发展简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机播与机收,玉米机播、秸秆还田等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然而新乡市水稻种植目前还是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提前40d育秧,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之稻米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导致近年来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因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进入麦收后期,也进入夏季用肥高峰期,这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波大规模用肥。据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截至6月12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2.73亿亩,麦收进度超八成;在抢收小麦的同时,秋粮机播同步展开,全国夏玉米机播面积超过1亿亩,水稻机插(播)面积超过3500万亩。总体来看,今年夏季化肥市场呈现出高氮肥走势平淡、专用肥用量增、尿素价格涨幅大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初步统计,2005年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其中,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都超过80%,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主要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河西地区套种大豆播期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河西地区小麦套种大豆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在种植形式、规格、施肥量及品种选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于1994~1995年在张掖的小满乡古浪村,康宁村进行了播期试验观察。本文仅就大豆套种的适宜播种时期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大豆品种选用辽86—2453,小麦品种选用永良12号。1.2试验方法:种植规格采用麦豆带幅宽80cm,其中小麦带幅宽45cm,种4行;大豆带幅宽35cm,种2行,麦豆行比4:2。小麦于3月15日机播。大豆分期播种:从4月15日开始,每隔5天播1次,至5月…  相似文献   

15.
正确合理使用麦田化学除草剂,不仅能起到除草效果、增加小麦产量、提高小麦品质的作用,还能够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和小麦生产成本.反之,不仅不能够起到应有的防治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使用麦田化学除草剂时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机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的逐步推进,急需对现有小麦免耕播种机械进行优化创新。在总结国内外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旋耕装置、防堵装置、排种装置和复式作业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更优的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推广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阳城县北留镇于2014年秋引进了河南洛阳鑫乐兴隆牌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2014—2018年连续进行了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集小麦收割、脱粒、分离、清洗等作业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器。由于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功能多,结构复杂,作业时间短,所以农机手应正确操作,对常见故障能够及时检修排除,并做好保养工作。一、联合收割机的正确使用1.起步。起步要平稳加大油门,使收割机达到额定转速后,再进行切割。遇到障碍物需转弯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垄膜沟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地温、土壤含水量和天然降雨的利用率,使作物抗旱能力增强,生长发育加快,从而促进了作物增产。而提高覆膜作业的质量是这项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面以西安拖拉机厂生产的2BFM-2/4型小麦覆膜播种机的作业为例,简述提高机械化垄覆膜作业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随着生产发展,70多年来冬小麦行距有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通过简单农机具改革,使当时普遍在30cm以上的大行距有所缩小。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由于适应种植制度变革和增密增产的技术需求,冬小麦种植行距比1960年代前期缩小了1/2左右,但仍存在多种形式。1980年代以后至20世纪末期,冬小麦行距逐渐稳定并规范为平均行距20cm为主的等行距或宽窄行。经过21世纪初期的过渡,从2007年至今,基本以15cm左右的等行距为主流行距。同时依托播种机具改进,对多种行距配置形式的生产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目前,7.5cm等行距小麦播种机的超窄行距种植技术和小麦立体匀播技术表现出显著的增产作用并逐渐扩大推广,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