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套袋苹果坑贮节灌配肥旱作集成技术是我县干旱果树生产区开发的一项简单实用的新技术,该技术集节灌、追肥、深翻技术于一体,克服了传统方法肥水分离、表土漫灌、土壤板结、蒸发量大、盲目施肥和肥水利  相似文献   

2.
夏树让 《科学种养》2009,(10):22-22
1.穴储肥水 穴储肥水技术特别适用于山地、坡地、滩地、沙荒地和干旱少雨地区枣园及各种果园的土壤肥水管理,是一种节约灌溉用水,集中使用肥水和加强自然降水蓄积、保墒的新技术。其主要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分析山旱塬区富士苹果树不同覆盖措施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来探究地表覆盖技术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以期提出改善旱地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适宜技术,为实现该区域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于2014—2016年采用烘干法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监测,同时调查苹果单果重、产量。结果表明,全园覆盖能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能够提高果实产量、优果率、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苹果主产区虽然具有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生产优质苹果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但与国外相比,大多数果园肥水条件较差;尽管我国苹果园化肥施用量是国外的2~5倍,但由于干旱缺水,肥水利用率较低,苹果单产水平仅相当于先进苹果生产国家的1/3~1/2,  相似文献   

5.
靖华  王裕智 《小麦研究》2005,26(4):31-36
在山西洪洞建立了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农田下垫面产流场,对不同下垫面的自然降雨产流及早地小麦集水补灌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的27次降雨中,不同下垫面的产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和农田下垫面的产流系数分别为81.4%、73.6%、41.6%、2.7%。旱地小麦集水补灌研究表明:旱地型品种应作为集水补灌旱地小麦的主干品种:补灌量愈大产量愈高,拔节期补灌优于扬花期;同一补灌量集中补灌优于分次补灌;不同播期密度在集水补灌条件下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该项研究为开展集水工程及集水补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旱地果园集雨穴井覆膜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吉县现有苹果园28.81万亩,全部为旱地果园,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制约着苹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了选择适宜的早作保水措施,近年来,我们探索出了旱地果园集雨穴井覆膜提高土壤含水量技术,2011年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下是试验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1998—2000年开展了旱地小麦集水补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小麦适时有限补灌、选用抗旱节水生态型品种、适宜的播期密度是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乖水分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由被动防旱转向主动抗旱提出了新的思路,是旱地小麦进一步提高单产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种植越冬茬辣椒,可采用宽窄行高垄栽培、膜下暗灌、黄板诱蚜及操作行干草全覆盖等生态技术.该技术可有效促进定植时辣椒根系发育,疏松透气,提高植株抗性,节约水资源,减轻棚内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农药用量20%,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辣椒品质,降低成本,推动蔬菜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我县旱地棉田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已占全县总棉田面积的3/4左右,旱地棉田土壤肥力中等,耕性和光热资源良好,适宜植棉。1旱地棉花的生育特点旱地棉花由于无水浇条件或水浇条件差,生长期间基本上靠雨养,形成了不同于水浇地棉花的生育规律。从调查资料看,株高70~75cm,单株果节数30个左右,有效蕾期和有效花期比肥水地短1/4左右,总生殖量少1/3。成铃集中在第1~8果枝上,单株结铃率不稳定。三桃分布以伏桃和早秋桃为主,但年际间变幅大,因雨量分布而异。苗蕾期较肥水地生长缓慢,但开花以后,生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0.
水稻制种父母本肥床旱育秧技术江苏省大丰市种子公司(224100)沈金凤吴俊生培育高素质的父、母本壮秧,是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过去,我地水稻制种父、母本育秧均为水育秧。水育秧不仅费田、费种、费水、费肥、费膜、费工,而且因肥水调控困难...  相似文献   

11.
蒲县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该县主导产业广泛推广种植。为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现将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配方施肥技术提供给广大生产者。  相似文献   

12.
旱地小麦渗灌的节水节肥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于山西省浮山县张庄乡进行了旱地小麦渗灌的节水节肥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①膜上穴传统的露地条播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种播种方式个体发育良好,生长发育较快,光合面积较大,构成其增产的生物学基础。②中水平施肥(每公顷120kgN、120kgP2O5、60kgK2O)已完全满足了目前生产水平,旱地小麦肥料研究应以中水平为上限进行,生产上也应以此为最高施肥量。本项研究还表明,氮肥的分次施肥效果较钾肥的分施为好。③渗灌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应,在采用膜上穴播播种方式情况下其增产效果最为明显。④通过渗灌进行地下施肥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效应,研究还进一步推断出地下施肥本身也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果树生长发育的五大要素是:水、肥、气、热、光。“水”排在了第一位,水是果树赖以生存的主要因子,也是需要量最多的物质,旱地果园的主要症结就是水资源缺乏,尤其是这几年的连续干旱,表现的更为突出。我们介绍的果园旱作增产、增效技术就是以蓄水保水,涵养水资源为中心,开源和  相似文献   

14.
山东枣庄地区现有果园总面积81万亩,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大面积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面灌溉技术仍是该地区果园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鉴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必须加大力度研究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旱地高产麦田的高产潜力,在莱阳市冯格庄的旱地高产麦田(曾多次创出旱地9 000 kg/hm2以上产量)创造条件研究了补充灌水对旱地小麦生育后期旗叶衰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灌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随着补灌次数的增加,增大了旱地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在W2水平下,在灌浆的后期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旗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延缓了旗叶的后期衰老,并达到了高产水平9 310.20 kg/hm2.继续增加补灌次数,旗叶的SOD、CAT和POD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W2产量最高.继续增加补灌次数,产量开始下降,甚至低于对照处理,表明通过一定农艺措施改造的旱地高产麦田有较强的蓄水保墒能力,一定程度上达到"旱地不旱".  相似文献   

16.
<正>微耕机体积小、功率大、油耗低,操作轻便灵活,特别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菜地、温室大棚、崎岖狭小地块和复杂地理条件等处的耕作,耕作效率可达到每小时0.8~1.2亩;而且能够一机多用,在犁耕翻土、深耕碎土、浅耕精作、水田耙地、培土制垄、开沟和中耕除草等多种作业中均能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1.有机肥施用情况当前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国家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要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5%以上,最好达到5%~8%。国外高产园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6%,甚至更高。据调查,陕西渭北苹果园平均施用有机肥1850千克/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测定值为1.02%,其中有2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8.
麦苗转入旺盛生长期后,对肥水需求较多,反应敏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确保夏粮的丰产丰收,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抛植的密肥运筹技术邱泽森,刘学良,曹文武(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江苏省六合县大圣乡农技站)水稻旱育抛植技术克服了塑盘抛秧限制秧龄的弊端,同时节省了秧盘费用,是旱育稀植与抛秧有机结合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早发、快发和高产、高效的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城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野外采样及试验室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城郊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土壤养分含量而言,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均以水田最高;速效磷0~40 cm以旱地最高,表现为:旱地>菜地>水田>果园,40~60 cm表现为:旱地>水田>菜地>果园;速效钾0~20 cm以果园最高,其次是水田,再次是旱地,最后是菜地。土壤脲酶活性在0~20 cm具体表现为:旱地>菜地>水田>果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20 cm具体表现为:水田>果园=菜地>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速效养分在各层基本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性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