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玉米须可药食两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用功效,作为玉米采后副产物加以利用,可避免资源浪费。通过对玉米须提取物作为天然添加物的综合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须是由花柱和柱头组成的玉米副产品,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玉米须含有多糖、黄酮等多种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本文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玉米须采收、提取与加工工艺技术,并就玉米须加工产品的特点与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玉米须高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须(Maydisstigma)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传统中药,首次对玉米须醇提物结合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ICR小鼠分别设计了短期单次灌胃试验和长期灌胃试验。以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为阳性对照,测定玉米须对模型小鼠基础血糖水平、糖耐量和内源胰岛素含量,以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影响。短期试验结果显示,玉米须可以降低基础血糖水平和抑制外源葡萄糖刺激下的血糖升高。4周长期灌胃试验中,玉米须和Glibenclamide使糖尿病小鼠血糖明显下降,内源胰岛素含量在Glibenclamide作用下升高,而玉米须没有这样的效果,但玉米须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下降有缓解作用。研究结果首次揭示桔梗具有降低血糖效果,但对内源胰岛素分泌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猴头菇是一种具有重大药用价值的药食两用菌,在抑菌、胃肠保护、抗氧化、抗肿瘤、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保护心血管,以及抗疲劳、抗抑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对近年来各国学者对猴头菇药用功效和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为猴头菇应用于开发保健食品、运动营养食品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玉米须的最佳采收时期,以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玉米须采收试验,比较不同采收时期对玉米须的功能成分、可收集产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总黄酮含量随吐丝日数延长呈下降趋势,总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采收期的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变幅大于多糖的变幅。以雌穗套袋方式延迟授粉能有效促进玉米须生长,但显著降低果穗结实率。‘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套袋6天的玉米须产量比自然授粉条件下的采收产量分别提高79.2%和65.5%,穗粒数分别下降了57.9%和88.2%;套袋12天玉米须产量分别提高107.6%和74.8%,穗粒数分别下降96.1%和96.0%;套袋3天果穗结实未受影响。不同品种玉米须生长量差异显著,玉米须产量变异范围界于0.443~1.003 g/穗之间,平均值为0.655 g/穗,变异系数24.78%。为兼顾玉米产量与玉米须品质及产量,吐丝3~5天为玉米须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香薷(Elsholtzia ciliata'htund,Hyland)为唇形科香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气味芳香,性温凉微辛,全草可供药用,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多用于医治暑湿感冒、发热无汗、腹痛吐泻、浮肿脚气等。  相似文献   

7.
正白芍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管理比较容易,适合在山区种植。其根主要供药用,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属重要的常用大宗药材,常年需求量在万吨以上,正常年份种植效益高于玉米。其花观赏价值较高,是美化农村环境,发展特色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的理想景观植物。近年来鄂西北山区竹山、房县、郧县等地相继规模种植,每年花  相似文献   

8.
金针菜,又称黄花菜、萱菜、萱草、安神菜、忘忧草、川草等,属百合科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且南方、北方均可种植。金针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药用功效,除部分作为鲜食外,大多数脱水制干。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是闻名中外的药用家禽,具有特殊的药用、营养及观赏价值。现代医学认为乌鸡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存在于体内黑色素中,其黑色素具有预防癌症、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由于乌骨鸡的黑羽、黑肤、黑胫等黑色素性状在育种及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嫩玉米粒带苞叶、玉米须、玉米棒子蒸煮的技法以及制干工艺、贮藏、食用方法等,保证了嫩玉米粒制干后原汁原味,营养不外流,能更大限度地吸收玉米棒子和玉米须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药用半枫荷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半枫荷的种类很多,涉及6科8属的植物,是形态特征或临床功效相似的一类植物。该类植物的药用部位广泛,包括:根、茎、枝、叶以及树皮和花蜜,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独特功效,是有很好发展前景的新型药用植物资源。文章对药用半枫荷植物的植物学特征、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及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药用半枫荷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须为原料,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玉米须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就玉米须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9(g/m L),乙醇浓度75%。该工艺条件下,玉米须多糖平均提取率为4.47%。玉米须多糖浓度为5 mg/m 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为82.31%和77.56%,说明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吃松仁玉米可防眼睛老化。玉米煲汤营养最全面,多吃玉米可以抗衰老,常食鲜玉米益寿又健身。玉米被介绍给老人时,时常是强调食用玉米粒的护眼作用。实际上,看似无用,经常被人们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掉的玉米须,只要你拥有变废为宝的慧眼,巧妙利用玉米须,也可保健康。用玉米须巧妙搭配制成药膳佐餐食用,可以治疗老人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玉米须多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本研究利用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玉米须多酚对DPPH·和·OH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玉米须多酚对DPPH·和·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和91.2%,强于BHT的清除率。玉米须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玉米须多酚具有作为抗氧化剂和抑菌剂应用的前景。本研究为玉米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几种常见玉米须多糖提取法,比较其玉米须多糖提取率,并研究不同提取法对所得玉米须多糖多种体外活性的影响。分别选用热水浸提法、超声辅助法、酶辅助法、微波辅助法和酶联合超声辅助法提取玉米须多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酶联合超声辅助法所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9.53%,其他提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酶辅助法、超声辅助法、微波辅助法和热水浸提法。酶联合超声辅助法是一种高效、绿色、节能、操作便捷的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所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及抗菌活性,基本与其提取率呈正比。玉米须多糖具有多种体外活性,其应用潜力巨大,应用市场广阔。  相似文献   

16.
白头翁     
段东泰 《中国花卉盆景》2005,(9):F0003-F0003
白头翁是毛茛科白头翁属草本植物。药用部位是它的根,挖出晒干即可,无需要特别处理,性寒味苦,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可治热毒血痢、血痔、鼻血等症。由于有毒,还有杀虫作用。也正因些,一般家庭不宜随便使用,通常都是中医大夫用在方剂中。  相似文献   

17.
百合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鳞茎供药用或食用,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除药用外,还可加工成多种风味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8.
影响玉米饮料风味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保健玉米饮料的开发,研究了影响玉米饮料风味、感官品质等方面的因素,包括预处理、配方和杀菌等工艺条件,确定了玉米饮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研制出具有较高营养保健功效的饮品。  相似文献   

19.
仙人掌营养丰富,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药用功效,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将其加工成罐头、果汁、果脯等系列产品.现将仙人掌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20.
栽培黄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芩为常用的中药材,根可供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及安胎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