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茶产业是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山区茶农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平水日铸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实施“六统一”管理,提升品牌美誉度、带动山区茶农增收致富。文章介绍了“六统一”管理的经验做法,针对山区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楼祥敏 《茶叶》2004,30(3):136-136
“中国茶叶之乡”嵊州市采取以点带面,推广“企业 基地 茶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03年全市建成无公害茶生产基地4000余公顷。仅此一项,茶农增收2000多万元,走出一条茶叶高产、质优、高效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中国茶叶》1994,16(6):29-31
近代中国外销茶生产、流通的基本环节为茶农——茶行——洋庄茶号——茶栈——洋行,存在着洋行、茶栈对洋庄茶号的削剥和茶号、茶行对茶农的剥削,下面分述各环节的主要活动及利润来源。 一、茶农种植茶树,制造毛茶 茶农是茶的主要种植者,大部分分布在山区。茶农经济属小商品生产,目的是出卖茶叶,换取生产资料。茶口十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山区适合种茶;二是受茶叶外销影响,种茶有利可图,二者结合推动着山区茶业的发展。清同治年间(1862~1874),武夷茶产销两旺,建瓯县洋口庄“靠茶度活者不少”,延建更是“茶山遍地,不知凡几矣”。浙江省分水县“山多田少,土地硗脊,民以薪炭茶漆为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农业出版社1957年出版)。广东省鹤山情况雷同,由于“山地最适于茶树之栽培,故种植者较多。清道光间……该县无论土著客家,多以植茶为业”。清明时节茶区十分忙碌,“田家催耕急,山上采茶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谚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数千年的茶叶历史,茶农们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这些茶叶生产经验,汇成为两宗宝贵的道产:一宗是茶书,一宗是茶谚。何为“谚”,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茶谚,是我国历代茶农以精炼生动的简单语言,交口相传,世代相袭,用以传授茶叶生产经验的一种谚语。茶谚,也是农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谚起源较早,在唐·陆羽《茶经》中便有不少,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叶卷上、叶舒次”、“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谚的特点是它产生于  相似文献   

5.
德宏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生长。1954年全州开始禁种罂粟,同时实行“以茶替代罂粟”策略,规模化发展茶叶生产,所产绿茶、红条茶、CTC红碎茶、普洱茶在市场销售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深受茶叶消费者的青睐。茶产业已成为德宏州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霞浦元宵茶的主产区位于福建茶区东北部。这里的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早春生产的茶叶品质佳、产量高、售价高,经济效益可占到全年的60%以上,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体产业。为了提高早春茶的生产比例。当地的部分茶农引用塑料大栅技术在元宵茶生产上,提高了春茶生产比重,促进了茶农增产增收。本文总结了塑料大栅的栽培技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在山区农村经济和生态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2009,35(1):11-13
本文论述了茶产业在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和生态中的作用。种植茶树可以提高山区绿色植被覆盖率,还可以为农民增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高效生态农业要求。茶叶生产规模灵活、产品体积小并具有高附加值,还适合开发观光农业,符合山区的生产条件。生态茶园一般有“专业茶园”、“茶—林间作”和“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等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范振峰 《中国茶叶》2011,(11):11-12
山东日照市岚山区是我国1966年南茶北引最早、最成功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北方绿茶基地。近年来,岚山区委、区政府把加快茶叶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积极实施“二三四”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区茶叶面积发展到12万亩。2010年底,全区干茶产量5996吨,产值6.6亿元,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8%、58%、63%;  相似文献   

9.
正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陲,全县68万人,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俗称,是典型的湘西北山区贫困县。茶叶产业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茶叶是山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该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禅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产茶100强县"等荣誉称号。全县茶园总面积15.6万亩,11个乡镇(区)、2个国有农林场主产茶叶;2015年干茶总产量17710吨,茶叶农业总产值4.1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近8亿元;全县19.5万茶农,茶农  相似文献   

10.
“十五”时期浙江茶业将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成 《茶叶》2001,27(2):3-5
“九五”全国茶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面临茶叶供过于求,效益趋降等问题。浙江是茶业大省,茶叶总产值、名茶产值、茶叶出口均列全国首位,其经验值得借鉴。“十五”浙江规划茶业为优势产业,确保效益增长,实现茶业持续发展和茶农增收,对全国茶业发展将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岸伟  蔡远 《福建茶叶》2015,37(2):42-44
<正>宁德市蕉城区是福建省产茶大县,五次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全区茶园面积13.3万亩,年产量10610t,茶叶商品总产值13.16亿元。现有茶农23万人,占全区农民人口70%,茶叶加工企业128家,在外茶叶销售网点800多家。茶叶是蕉城区传统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  相似文献   

12.
楼祥敏 《茶叶》2002,28(4):226-226
今年以来,“中国茶叶之乡”嵊州市已拨出财政补助资金260多万元,扶持发展名优茶生产,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全市名优茶产量达到2775吨(5.55万担),总收入2.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收21.98%和38.98%。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7.3元。 嵊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扬中国茶叶之乡优势,建嵊州茶叶生产大市”的思路,成立了名优茶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基地开发的若干意见》等扶持发展名优茶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茶农发展名优茶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1~7月份市政府拨出专项财政补助资金261.85万元,主要用于山区乡镇开发良种  相似文献   

13.
新昌县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利育 《中国茶叶》2004,26(3):28-29
农业部在2000年下达了首批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计划[农市发(2000)20号文件],新昌县被列为6个全国农产品(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茶叶标准化示范区.3年来,按照示范区建设要求,县政府认真规划,积极实施,目前全县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到63000亩,生产无公害茶4225t,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以及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绍兴市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总结与优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茶叶产业是浙江绍兴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和富农产业,对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茶区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近年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全市茶区多次遭受雪灾、冰冻、霜冻等极端天气困扰,尤其早春"倒春寒"对名茶产业带来严重威胁,极大地影响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山区农民增收。为减少低温天气给茶农带来的损失,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确保茶产业稳健发展,2015年,绍兴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3年来,全市茶区317户次参加保  相似文献   

15.
<正>近十年来,四川青川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积极转变思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重点加强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已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11家。笔者调查了甬川、金川、楠木、清香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增收情况。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金良介绍:今年社员增收最多的是夏茶,过去茶农到了10月份就全部修剪了,每年只采一季春茶,我们也痛心没办法,一是过去夏秋茶基本无人收购,茶农对茶园基本没有投入,  相似文献   

16.
王家斌 《茶叶》2012,(3):185-186
正11953年我大学毕业,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在浙江事茶、论茶快六十年了。"耄耋"之年的我还清楚地记得1954年春茶去诸暨县了解茶叶生产的情况。当时由县茶叶技术指导站李水有陪同到县城不远的成南乡邱村红茶初制厂,妇女在茶山上采扎,茶厂里正在加工红茶,一片繁忙景象。初制厂有位茶农叫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建德县茶农协会是1984年5月15日成立的,现在全县已有10个主要产茶乡成立了乡茶农协会。“茶协”以服务产销、致富茶农、发展茶叶生产为宗旨,立足改革,面向社会,既从事茶叶生产,又开展各种服务,为茶农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疏理流通渠道,保护茶农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茶协”成立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着重办了三件实事。  相似文献   

18.
浙江淳安县现有茶园17.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2万亩),年产值3.31亿元,平均亩产值1928.9元。茶叶产业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为进一步优化茶类组合,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效益,增加茶叶附加值,强化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示范辐射功能,较大幅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针对茶农在茶叶生产中把含有大量有效成分的茶树修剪枝叶废弃在茶园里的浪费现象,淳安县引进先进工艺,将修剪下的茶树枝叶加工成茶片、茶末等原料茶,既丰富了茶类品种,又极大地延伸了茶叶产业链,增加了茶农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2月 2 8日 ,嵊州市叶峰茶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举行新厂房落成典礼。至此 ,开发区入园并投产的企业已有 5 0余家 ,其中茶企就有 5家。嵊州是中国茶叶之乡 ,全国园艺产品 (茶叶 )出口示范区和全国珠茶出口基地县 (市 )之一 ,茶叶产业在全市农民收入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 ,随着叶峰公司等一大批名茶加工企业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壮大 ,全市的名茶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为确保农民增收 ,特别是广大山区茶农致富奔小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叶峰茶业公司创建于 1988年 ,目前已发展成为名茶机械制造、名茶加工、…  相似文献   

20.
我省武陵山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分布面积较大,全区19个县(市)现共有茶园面积18万多亩,年产茶3600多吨。茶叶是本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长期发展茶叶生产的历史中,武陵山区的广大茶农不仅创制了象官庄毛尖,碣滩茶,古丈毛尖,石门牛牴茶这样久负盛誉,品质出类拔萃的数种名茶和优质红绿茶,而且还建成了国营东山峰茶场这样的山区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