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Internet上有关国际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的搜寻方法,中、英、德、法等语种的主要搜寻引擎;目前生物防治领域中有关机构网站、国际著名或权威性网址和主要内容等情况介绍。同时提及国内外有关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机构和信息中心网址,便于同行查询使用。 相似文献
2.
三维建筑物实时动态查询系统的建立是三维数字城市系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C#平台结合Skyline二次开发工具,以吉林市为例,开发实现了大范围城市建筑物信息的实时查询.该系统既实现了三维信息浏览、编辑、修改、统计分析、显示和查询等功能,又提供了较高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植物标本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笔者认为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植物标本馆是将各种原植物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模式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数码摄像机和数码像机把植物的各种特征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和植物标本的集成在网上服务。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以及存储技术,对原始的植物标本图像等进行处理。并就数字植物标本馆存在着保存和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移动终端既有的专家系统,存在平台这一层面的偏多缺陷,如平台设定中的开源性、互通及数据分享的特性等。微机架构下的互联技术,对数据库依循的同步方法,进行了辨识和摸索。在既有平台之上,创设了植物虫害辨识及诊断的新途径。有着开放特性的衔接接口,实现了数值互通及共享,促动了病虫害查验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歧电子检索表的植物检索与查询网站的研制——以内蒙古蔷薇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广大具有一定分类知识用户植物网络检索与查询的需要,根据植物检索和查询的特点,以内蒙古蔷薇科植物为例,编制了以营养器官为主要检索特征的多歧植物电子检索表,并运用Dreamweaver、Adobe Photoshop等软件,使用丰富的植物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研制了内蒙古蔷薇科植物检索与查询网站,实现了植物的网上快捷和方便的检索,同时实现了植物名称、性状、生态习性、产地分布、用途等多途径查询.通过检索技术创新和网站研制,推动实现植物的检索与查询的网络化、便捷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数字植物研究进展: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数字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数字植物围绕农林植物生命、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多维信息高效感知和认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农林植物-环境3D数字化、高通量信息获取、情景感知、信息融合、结构和功能模拟、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管理决策等数字农业的关键性、基础性以及共性理论和技术问题。植物形态结构的三维数字化是数字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植物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等不同尺度,或者从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等不同视角,围绕植物形态结构的参数测量、几何结构解析、三维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建模,以及三维植物模型真实感展现等需要,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组织尺度方面,随着MRI、CT、显微成像等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使得利用这些先进测量仪器获取和测量植物组织内部结构数据成为可能,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成为进行植物内部形态结构测量和分析的有效手段。在植物根系的三维数字化方面,由于植物的根普遍生长在土壤里,观察和测量十分困难。虽然近年来XCT、MRI等穿透射线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根系的形态结构探测,但这类技术往往仅能获取范围较小的根系局部数据,且价格昂贵。因此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的准确、无损(原位)、快速测量仍然是一个挑战。在群体尺度方面,基于实测数据的三维重建逐渐成为植物群体三维重建的主要途径,研究者正试图从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植物群体三维点云中提取群体的形态参数并实现群体的三维重构。而在三维植物模型的真实感绘制方面,如何准确地测量各种植物器官的光学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法在便捷性和普适性方面仍然难以令人满意,有待更多深入研究。笔者最后结合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对数字植物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数字植物及其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数字植物是数字农业的基础,是利用数字化方法研究植物,并为植物生命系统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表达、生长建模、过程模拟、可视化计算分析、协同科研实验、成果共享及集成应用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平台。探讨数字植物及其技术体系对数字农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数字植物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数字植物的基本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植物的科学内涵和技术支撑体系,并讨论了该技术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应采取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数字植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原始材料,是国家和人类的宝贵财富。掌握种质资源,可以培育新的作物和优良品种,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药物来源和工业原料。北京市开展的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北京市范围内的植物有2400多种。为实现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的便捷查询和共享,本文采用动态Web数据库策略,执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北京市重要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查询系统,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共建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植物数字检索信息系统。[方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企业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Structure QueryLanguage)语言设计了植物数字检索信息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内蒙古地区植物信息的电子化管理与检索,检索关键词包括植物科、属、学名、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境、采集人、采集地、保护等级等。[结论]为解决在野外采集的植物标本的物种鉴定和植物标本馆的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吴卫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5)
通过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化重要性的论述,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数字资源加工、描述、标记、检索、存储等技术标准,并分析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13.
14.
张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5)
简要阐述《中图法》的特点,分析了利用《中图法》对数字资源进行编目的优势。设计了合理的编目流程,强调必须保存编目分类号,并且依据分类号按级分解形成的路径字符串,各级分类隶属关系信息(包括分类号与分类名)。合理灵活利用《中图法》的复分、仿分、组配分类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15.
周欣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7):36-39
文章就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中涉及的电子书采购选择、查重、电子图书的验收以及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电子图书查重的方法,用SQL Server数据库对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所购买的电子书资源进行管理,并针对如何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杜巍巍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3):27-29
通过对黑龙江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东北三省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了解各家采购、自建、公网共享的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分析三家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公开数据,结合采购经费、方式、原则、渠道与受众等多方面因素对比分析研究,例举各馆数字资源目前建设的相对不足,并给出意见供参考,文中数据资料也供同行业内分享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