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农药是农药中的一个大类,也是当今世界新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作者从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工程农药4个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概况,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一、生物农药的概念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和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生物农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物农药的优越特性(高防效、低残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二、生物农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反复使用,带来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也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及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更加猖獗。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  相似文献   

4.
(续第3期)三、生物农药的销售现状农药残留问题,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是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问题的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推广中,生物农药却显得步履维艰。总体来说,我国生物农药在整个农药登记产品中的比例较小。现阶段的农药产品结构比例无法适应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环保型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健康的需要。分析原因如下:1.对生物农药的宣传不够大多数农民不了解生物农药的优点,对生物农药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5.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广义的生物农药还应包括活的生物体,如各种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以及转基因作物。按照用途,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天敌昆虫和转基因植物。据报道,80年代初生物防治剂的销售额为5000—6000万美元,80年代末达5亿美元,预计本世纪将达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绿色农药缘何受冷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药由于无毒、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被人们称为绿色农药。但目前在销售的农药品种中,传统的高毒农药销量依然居高不下,而作为今后农药发展方向的生物农药却遭到冷落。为什么国家倡导的绿色农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不敌传统农药,症结何在?据调查,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生物农药作用和见效时间慢。农民的用药心理是药到虫死,而生物农药多数在施药后三四天才能反映出来。二  相似文献   

7.
生物农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制备出的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的总称。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一、生物农药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生物农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3,(9):23-24
一、生物农药和生物源农药概念 广义来说,生物农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这种农药也称生物源农药.而更为确切的定义是经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关于生物农药的定义,这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和美国环保局(EEPA)对生物农药的定义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农药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低毒、无残留、选择性高,不易使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环境有良好相容性的新型环保农药。近10年来,欧美等许多国家生物农药的替代率在30%以上,而我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4%,农药的使用量中80%为高毒农药。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受到“绿色壁垒”冲击,屡遭退货。  相似文献   

10.
1 生物农药的定义。我国是生物农药研究和使用大国,对生物农药的定义有多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中也仅有生物源农药的概念。生物源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狭义上仅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植物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广义概念中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相似文献   

11.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的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也可以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农林作物的病、虫、草、鼠的农药。截止到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制剂产量接近10万吨,使用面积约4亿亩次。注册登记产品691个,占农药登记产品的7.1%。生物农药尽管占农药市场份额较小,由于政府强调环境保护,注重持续发展,民众更加关注健康、崇尚绿色食品,为生物农药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2.
生物农药的销售利润大约为总农药销售利润的3%,根据全球工业分析,2010年销售利润可能达到10亿美元。 生物农药技术的先进性是独一无二的。弗罗斯特(Frost)和萨利文(sullivan)称,北美和西欧越来越多的作物不施用化肥农药,更多的有机农业加快了生物农药的消费。这一地区配合生物农药销售的规划表明,从2008年5.9亿美元到2015年的10.2亿美元,几乎要增长2倍。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支持生物农药发展和推广应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为支持农药生产企业研发生物农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主要采取两方面支持措施: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步伐。在保障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种类生物农药的特性,减少试验内容、缩短试验周期,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步伐,鼓励农药企业研发、登记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是指抗生素,即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农药活性且有明确分子结构的化合物,不包括微生物本身.属于生物农药的范畴,是生产无公害瓜果菜较为理想的农药品种、目前,在瓜果菜生产中已经得广泛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品种有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宝根 《中国农资》2000,(2):22-23,36
<正>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 中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大国,也是生物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由于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受到青睐。从六十年代的“青虫菌”到现在的阿维菌素,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重大发展。据统计,到1998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4):35-35
不少农民认为生物农药安全.多喷几次也无妨.其实不然.防治草莓灰霉病时.只需在花期用低毒农药预防1-2班,如果次数用多了.低毒农药在草莓上残留也会超标。如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棉花上防治红蜘蛛,  相似文献   

17.
农药是把双刃剑,在解决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和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农药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控。一、生物农药登记品种及概况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系没有对生物农药进行界定,而是对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单独制定了登记资料要求,农用抗生素登记要求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河南农业》2008,(17):16-16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微生物农药又包括微生物杀菌剂(如枯草杆菌、放射形土壤杆菌、洋葱球茎病假单胞菌、木霉菌、粘帚霉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从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农药博览会上了解到,作为农药生产大省,江苏省的化学农药生产总量占全国1/4,出口量占全国1/3,原药生产企业130家,均居国内第一。然而,生物农药产量占江苏农药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1%,7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真正涉足生物农药。在有些人看来,生物农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易分解,防治范围窄,效果慢,而且成本较高。但是,生物农药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有关人士认为,很多植物源生物农药对害虫有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