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2.
红丰11是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为进一步扩大该品种的推广范围,2001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200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  相似文献   

3.
1产量表现 宜香1577于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667m2产565.4kg,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居第3位.2002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续试,平均667m2产573.9kg,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居第1位.2003年作为优质稻被四川省、贵州省、江西省、广西自治区、安徽省和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结束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王辉教授精心选育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水平突出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5年9月分别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皖稻59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作母本,2DZ057作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199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199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选育及应用研究1999年5月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生态适应性该组合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36kg/hm2,比汕优63增产9.69%,居参试组合第一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籼 (迟熟组 )区试,共41个点次,平均产量8463kg/hm2,比汕优63增产5.76%。 ……  相似文献   

6.
农乐988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乐988杂交玉米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玉2008011,是由江苏五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占、生产、经销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试,两年平均产量9346kg/hm^2,2007年试验平均产量9278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5.6%和4.8%。在2007年列席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高产竞赛中  相似文献   

7.
煤生0308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08004。该品种兼超高产稳产于一体.是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中增幅最大的品种。根据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煤生0308的主要农艺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物育种信息》2006,(8):15-15
红良优166是安徽省合肥峰海水稻研究所,用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庐州86A,与自育优良恢复系恢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菜用大豆新品种特早1号的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用大豆 ,俗称毛豆 ,是缓解夏秋蔬菜供应淡季的重要蔬菜之一。早熟菜用大豆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经济效益好 ,安徽省每年种植面积约 2万 hm2 。 1992年作者与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科所合作选育出菜用大豆新品种特早 1号。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安徽省农村科技二等奖。已在江苏、浙江、上海等 10多个省、市示范推广 8万 hm2 。1 品种选育针对安徽省早熟菜用大豆生产上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退化、鲜荚豆粒较小、产量低、商品性差等问题 ,提出了早熟、优质、高产育种目标。即商品成熟期 6 5 d,鲜荚产量10 .5 t/ hm2…  相似文献   

10.
中油杂11(希望9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品名:希望98。200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代号:希望98)。该品种是我国目前杂交油菜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抗性最强、粗脂肪含量最高,生育期适中的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邯杂98-1是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南阳市种子管理站2002年将该品种引入南阳棉区试验。  相似文献   

12.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0。  相似文献   

13.
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 1 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海南与湖南两地来回加代培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华南区域作早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及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8 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 2018015),2020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 20201055),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306)。  相似文献   

14.
《种子世界》2009,(6):50-50
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选育单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中双11号国审油2008030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该品种为半冬l生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2007~2008年长江下游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94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3.58%。适宜区域:适宜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锦玉青贮28号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二所选育,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1)。该品种组合为J4019(G108×G172)×J2451,属晚熟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子粒产量高、丰产稳产、抗多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于在牧区和粮食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皖麦30皖麦30是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以百农82-5034为母本,穗2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3~1995年在安徽省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6230kg/hm2,比对照增产7.3……  相似文献   

17.
辐香优98系安徽省滁州市原子能所于1998年育成。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同时通过广西、湖北等省认定。适宜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广大稻区种植,在鄂、闽、桂、粤等省表现尤为突出。该品种已由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8.
杂交玉米SC704种子纯度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玉米SC704是1978年农牧渔业部从南斯拉夫引进的玉米单交种。1986年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一直是新疆兵团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新麦18由新乡市农科所育成。2002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河南省南阳盆地组、河南省信阳稻麦两熟组区试,3组试验产量均获得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10.9%、9.7%、15.2%,2003年参加国家、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并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该品种半冬性、  相似文献   

20.
濉1309是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小麦科研团队以周麦22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经过12年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初审品种公示。作者根据安徽省、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结果,及本地种植示范,对濉1309的产量、品质、抗逆抗病性进行分析。结合与科企合作攻关情况,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