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和台湾2种金线莲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完整、高效、廉价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对金线莲的分化、生根有显著影响。福建金线莲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4.0mg/L+NAA0.1mg/L和MS+6BA2.0mg/L+NAA0.1mg/L;台湾金线莲的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5.0mg/L+NAA0.1mg/L和MS+6BA3.0mg/LNAA0.1mg/L。2种金线莲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IBA1.0mg/L或者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2.
以金钗石斛稳定的叶艺个体(植物嵌合体)茎段作为外植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水平对茎段腋芽处的丛生芽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茎段增殖方式,各处理均能较好的保持丛生芽的叶艺性状,保持率均在87.2%以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处理水平对金钗石斛腋芽处丛生芽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该试验中,0.1mg·L~(-1) TDZ较适合金钗石斛茎段丛生芽的诱导;6-BA较KT、TDZ更适合金钗石斛茎段丛生芽的生长培养,其中2.0mg·L~(-1)的6-B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川西獐牙菜的茎尖和茎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川西獐牙菜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茎尖为川西獐牙菜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外植体;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在该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96.1%,且每个外植体平均产生6.1个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50 mg/L IAA,此时生根率可达83.7%,且每个苗平均形成11.4条根.  相似文献   

4.
臧薇  刘帆 《北方园艺》2010,(8):164-166
以MS作为基础培养基,对铜锤玉带草的叶片、芽和茎段3种不同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和根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芽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的效果最好,茎段次之,叶片最低。激素配比以MS+6-BA 2.0 mg/L+NAA 1.0 mg/L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丛生芽的效果最好;MS+IBA 0.5 mg/L为诱导生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霞多丽葡萄茎段丛生不定芽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品种(Vitis vinifera)霞多丽(Chardonny)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类型、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暗处理时间对霞多丽丛生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试的3类外植体中,仅从茎段诱导出不定芽。在所试的MS、NN1969及B53种培养基上,平均不定芽数差异不明显。当BA和IB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时,霞多丽茎段均能诱导出不定芽,而且不同处理间不定芽诱导率差异显著,但每个外植体上诱导的平均不定芽数差异不明显,为0~2.5个。BA和IBA组合诱导的不定芽以单个芽为主。BA和NA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率和丛生不定芽数均有显著影响,当BA质量浓度为3.0mg·L-1、NAA为0.1mg·L-1时,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不定芽数达到最高,分别为9.7%和10.1个。由BA和NAA组合诱导的不定芽均为丛生不定芽,单个茎段诱导丛生不定芽数最高可达27个。将不定芽置于1/2MS+IAA0.2mg·L-1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色素万寿菊为试验材料,采用母本资源不育株叶片、带腋芽茎段和侧芽为外植体,对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了灭菌处理、生长调节剂组合、AgNO3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期快速获得遗传稳定的万寿菊雄性不育植株,为杂交育种提供基础研究材料。结果表明:以带腋芽的茎段为最佳外植体,1 g·L^-1 HgCl2灭菌10~12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B1-3较易诱导丛生芽,其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5 mg·L^-1 NAA+30 g·L^-1蔗糖+7 g·L^-1琼脂,诱导率高达93%,2.0 mg·L^-1 AgNO3有利于丛生芽增殖,使B1-3丛生芽增殖率达151.6%,丛生芽生根培养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发现万寿菊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同,其丛生芽诱导率不同,最佳外植体为带腋芽茎段。不同的灭菌剂的灭菌效果不同,1 g·L^-1 HgCl2灭菌效果最好;丛生芽诱导时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优于6-BA与IAA组合;低浓度AgNO3能够促进丛生芽诱导,高浓度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1a生“南高丛”蓝莓茎段为试材,对其进行了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在75%乙醇湿润30 s,0.1%升汞灭菌5~8 min的条件下较易获得无菌外植体;丛生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改良WPM+ZT 1.0 mg/L,萌动率达95%,芽体饱满,健壮;丛生芽增殖培养最适宜培养基为改良WPM+KT 0.5 mg/L,增殖系数为4.1.  相似文献   

8.
祁宏英  徐洪国  张志 《北方园艺》2012,(15):137-139
以矮牵牛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矮牵牛丛生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生根效果。结果表明:矮牵牛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1mg/L+蔗糖30%,pH 5.8,分化率为92.17%;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生根率达到93.23%。在各种基质中,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组合生根效果最好,并且与琼脂培养基比较更适于移栽。  相似文献   

9.
以紫果西番莲一年生嫩枝的带腋芽茎段为离体培养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灭菌剂Hg Cl2、Na Cl O单一及组合灭菌处理对西番莲茎段无菌芽诱导的影响;同一灭菌处理对西番莲茎段不同部位(上、中、下)无菌芽诱导的影响;3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MS、Miller和White对西番莲嫩枝上部茎段无菌芽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暗培养时间处理对西番莲无菌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因子Hg Cl210 min+Na Cl O 10 min是最佳的灭菌处理时间,有效的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无菌芽的诱导率(诱导率为59.72%);西番莲嫩枝上部茎段为最佳的无菌芽诱导部位,诱导率为62.5%;无菌芽诱导的最适宜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诱导率为91.67%;暗培养处理10 d后光照条件下培养对无菌芽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3.33%。  相似文献   

10.
以瞿麦种子获得的无菌苗和无菌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研究瞿麦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宜无菌苗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4 mg/L;无菌苗茎段丛生芽诱导中,在MS+6-BA 0.2 mg/L+KT0.4 mg/L+NAA 0.1 mg/L有利于瞿麦的快速繁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为提高试管苗增殖率及避免玻璃化现象的发生,最佳继代周期28 d,最适宜光照3 000 lx.  相似文献   

11.
以文雅杜鹃1 a生半木质化茎段作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文雅杜鹃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WPM+ZT 2.0 mg/L(单位下略)+IAA 0.5添加蔗糖30 g/L,琼脂4g/L,pH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达83.33%;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ZT 0.8+NAA 0.05+蔗糖30 g/L+琼脂4g/L,pH 5.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IBA 1.0+NAA 0.5+蔗糖30 g/L+琼脂7g/L+活性炭3g/L,pH 5.0,生根率为93%.  相似文献   

12.
蔡小东  李志保 《北方园艺》2011,(13):128-129
以黄花梨的顶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丛生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顶芽和带芽茎段以0.1%的HgCl2分别处理10、13min为宜;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1mg/L 6-BA+0.5mg/L IA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MS+2.0mg/L IBA+0.5mg/L NAA。  相似文献   

13.
以树仔菜单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的研究.在启动培养中,外植体的腋芽在MS 1.0 mg几BA的培养基上萌发早,生长快;MS 0.1 mg/L BA的培养基用于增殖培养效果较好,苗壮,分枝和叶片多;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培养,生根率高,产生的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4.
香石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花散枝香石竹"红芭芭拉"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对香石竹的诱芽萌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切取部位的诱导芽萌动率从高至低排序为: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不带腋芽的茎段;当培养基为MS+6-BA 1.0mg/L时,对香石竹带腋芽的茎段芽萌动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1.0mg/L+NAA 0.2mg/L时,继代增殖长芽的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0.2mg/L+NAA 0.5mg/L时,诱导不定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鹤望兰无性繁殖试验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发  何小玲 《园艺学报》2000,27(4):300-302
分别采用鹤望兰的种子和短茎切段作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 ,结果表明 :两种外植体在加入高浓度 6 BA (2 0mg·L- 1 )的培养基和低浓度 6 BA (3~ 7mg·L- 1 )的培养基上交替培养 ,既能防止褐化 ,又能获得再生芽。种子切段培养是通过类似原球茎的方式再生 ,短茎切段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再生  相似文献   

16.
以藤茶初春萌发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同碳源和不同碳源浓度对藤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茎和藤须为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PVP 2 g/L.  相似文献   

17.
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5个枣品种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和成苗的研究。在培养基MS+ZT1.75mg/L+KT2.0mg/L+NAA穴0~1.0mg/L雪上,枣茎段可以直接分化不定芽,MS+ZT1.75mg/L+KT2.0mg/L+NAA0.015mg/L培养基最适宜茎段不定芽的诱导。5个枣品种在不定芽的诱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培养60d时鸡蛋枣的增殖倍数达到3.0,而尖枣仅0.32。保持叶片2~3枚有利于枝条生根,在1/2MS+IBA0.8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陕西卫矛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云香 《北方园艺》2011,(23):119-120
以陕西卫矛幼茎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陕西卫矛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茎为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 0.2mg/L+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9.
光叶子花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以MS +BA 3.0 mg·L -1 + 2,4-D 0.2 mg·L-1 +NAA 0.1 mg·L-1培养基最好,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达78.2%和25.6%。不定芽的产生有两种类型: 直接从茎段基部诱导产生不定芽和茎段基部形成大块愈伤组织后再从愈伤组织上分化出不定芽。丛生苗诱导以MS +BA 2.0 mg·L-1 +NAA 0.1 mg·L-1为培养基, 增殖倍数可达5.4, 当培养基中BA 3.0 mg·L-1和2,4-D 0.5~1.0 mg·L-1时再生植株会出现叶片变异现象。MS+ BA 0.2 mg·L-1 + GA3 0.5 mg·L-1 +NAA 0.1 mg·L-1培养基对有效苗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 生根诱导以MS +NAA 3.0 mg·L-1培养基诱导率最高, 为8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