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彩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均获得成功,术后当日,患者腹痛症状明显改善,次日发热症状明显好转,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5±5.4)h,住院时间(11.2±2.8)d。术后随访6个月无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治疗后胆总管平均直径、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量及总胆红素的量均有明显改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联合彩超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石首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90~210min,平均时间128min。术中出血10~120mL,平均45mL。住院时间7~14d,平均8.9d出院。其中223例患者胆总管留置T管,85例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8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患者,76例患者在术后5d内拔除腹腔引流管,9例患者腹腔引流管留置超过7d。术后出现胆漏15例,均经引流治愈。1例因胆漏,腹腔引流时间为22d。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留置T管患者术后8周返院行胆道镜检查,其中有5例再次取出胆总管残余结石。85例一期缝合患者随访期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安全可靠,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78例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开腹手术组少[(40.3±10.9)mLvs(103.8±21.6)mL,(8.0±2.2)dvs(12.1±2.3)d,P〈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8.1%vs25.0%,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肝内1~3级胆管切开取石,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2例。手术切开胆总管后,采用边夹、边切、边缝、边牵引方法逐渐向上显露和切开肝内1~3级胆管,取净结石,解除肝胆管狭窄,修整肝胆管成一个宽大、平整光滑的肝胆管盆;然后行肝胆管盆空肠Roux-y定向吻合术、并建立一个联合的抗返流装置,术后以胆系及溃疡病症状为内容随诊83例,随诊时间3个月~4年。结果疗效优者44例,良者34例,差者5例,优良率约达94%。92例术后均行胆道引流管造影,发现9例肝内胆管终末支有残石,残石率为9.8%。讨论了不横断胆总管的肝胆管盆Roux-y定向引流术的优越性,认为该术式既能取净结石及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又能抗食糜逆流和可避免术后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检查,6例出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出现发热、腹痛及淀粉酶增高等急性胰腺炎表现,经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自身免疫学胰腺炎患者6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检测,了解本病上述检查结果特点,并给以相关治疗。结果表明:6例患者中,5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1例合并感染未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而给予对症处理;5例激素治疗患者中,4例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另外1例患者激素治疗效果差而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黄疸症状缓解。此类胰腺炎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瘤(AAA)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11例复杂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接受腔内修复术,植入分叉型支架,手术成功率100%。2例术中出现Ⅰ型内漏,予单纯球囊扩张后置入Cuff内漏消失。随访1~12个月,1例术后3个月发现Ⅰ型内漏,以球囊扩张后置入Cuff内漏消失,余均无内漏、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AAA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自Phlip1991年行腹腔镜胆管切开取石以来,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逐渐受到肝胆外科医生的青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和PTC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梗阻性黄疸的螺旋CT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表现,了解它们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其中作CT扫描35例(CT组),PTC检查20例(PTC组),同时行CT及PTC检查1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或)PTC检查资料。结果CT组特点:胆总管结石25例,表现为胆总管内高密度影;胆管癌7例,表现肝门区软组织肿块或胆总管下段突然中断伴胆管扩张;胰腺癌3例,表现为胰头部软组织肿块,伴以上胆管扩张。PTC组特点:胆总管结石13例,表现胆总管内充盈缺损影;胆管癌5例,表现胆总管突然狭窄。胰腺癌2例,表现为胆总管中下段受压变窄或完全中断。结论螺旋CT、PTC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黄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结果:6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穿刺左叶胆管21例,穿刺右叶胆管30例,左叶右叶均进行胆管穿刺9例。患者进行引流管保留7d以上可进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其中有55例患者自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患者在进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后14d,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手术后出现胆道感染6例,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出现支架脱落移位1例。60例患者得到随访调查52例,随访时间在8d~12个月之间,平均随访时间为(8.4±1.2)月。随访发现,36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肿瘤扩散或者多脏器功能衰竭。24例患者存活。结论:改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植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性狭窄,因其定位准确、操作方便、术后可迅速并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吞咽困难,改善全身情况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38例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取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在输尿管下段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输尿管内支架管的258例进行追踪,统计及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 258例中,出现主要的并发症有血尿、膀胱刺激征、结石形成、尿液返流、感染;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时间越长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输尿管内支架管置入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正确掌握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留置位置、留置时间及术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胆道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胆道残余结石率为10.9%;经T管胆道造影和B超检出残余结石53例(93.0%,53/57),35例(85.4%,35/41)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5例(5/6)经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尽结石,仅6例(10.5%)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期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编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T管引流的放置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身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但观察组患者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明显优于放置引流管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常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但在联合应用纤维胆管镜取石过程中常会遇到结石过大或嵌顿、铸形、堆砌,或合并胆管狭窄、弯曲、局部膨大、形成襞褶或索带等多种困难,给完全取净结石带来很大挑战~[1-6]。近年来,各种碎石设备的应用为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结石提供了有效手段,可快速将巨大结石或嵌顿结石击碎成多个小块,多数通过冲洗即能自行排出,少数未能冲出的结石也易于成功实施网篮套取,明显缩短了取石时间,提高了取石效率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3~2002年收治的胆道再手术病人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25~72岁.残余胆囊结石6例,胆囊管残株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8例,肝管结石15例,胆管损伤2例.均为1~3次手术后病人,其中第2次手术者15例,第3次手术者4例.第一次手术为单纯胆囊切除者17例,胆总管探查术11例,胆总管12指肠吻合4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2例;第二次手术胆总管探查术7例,胆总管12指肠吻合5例,胆肠Roux-y吻合3例;第三次手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2例,胆肠Roux-y吻合2例.  相似文献   

19.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 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经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95 .9% (71/74 ) ,置入术后 1周血总胆红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 (P <0 .0 0 1) ,其中通畅时间平均为 (176± 39)d ,半年通畅率为 5 9.2 % ;并发症发生率 12 .7% ,主要是胆管炎和胰腺炎、轻度脓毒血症。结论 :经内镜下胆道内支架量入术疗效可靠 ,其创伤性小 ,可重复性 ,并发症少 ,可作为恶性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一种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梗阻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肾功能恢复正常者38例,治疗后3个月仍有氮质血症10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结石梗阻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主要原因。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内支架引流及手术是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