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前焦虑心理的影响,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对142例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估。选取乳腺癌、胃癌、食道癌、甲状腺癌、肺癌等不同肿瘤142例,分为干预组71例,对照组71例,对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比较分析2组干预前后焦虑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肿瘤化疗的住院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疼痛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病人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模式对减轻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5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照子宫全切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教育及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实践。采用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则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2.84±5.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6±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可改善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睡眠质量和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 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为期4周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周和第4周时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疲劳症状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4周时,试验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疲劳量表-14评分均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自护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需长期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自护能力、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得到提高,其中研究组患者3个月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和生存质量总评分分别为(109.6±7.1)分、(140.5±7.7)分,对照组患者3个月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和生存质量总评分分别为(92.5±7.3)分、(121.6±6.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需长期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c=6.073,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肾炎临床治疗中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实施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慢性肾炎临床治疗中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和生活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CT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3个月和6个月的CT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PEF、FEV_1、paco_2、pao_2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PEF、FEV_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paco_2、pao_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应用于经皮穿刺肾组织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出院时试验组健康知识得分较对照组高;试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8%;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2.7%;试验组并发症腰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肾组织活检患者实施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的质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社区个案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个案管理,而对照组仅维持原来的社区随访服务。在入组前以及入组后6、9、12个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和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入组后6、9、12个月末,两组的阳性症状总分及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入组时,且以干预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或0.01)。入组后6、9、12个月末,干预组的PSP评分及QOL-100评分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关系领域项评分均较入组时高,于入组后12个月末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个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减少患者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减退,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心衰加重,明显少于于对照组的6例(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3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CRR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降低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对446例内科住院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328例实施了多种干预措施,对照组118例未实施干预措施,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7例(其中大肠杆菌感染3例、肺炎杆菌感染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类杆菌感染3例、念珠菌感染2例、曲菌感染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例、轮状病毒感染1例),感染率为5.18%;对照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6例(其中大肠杆菌感染2例、肺炎杆菌感染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嗜肺军团菌感染1例、类杆菌感染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2例、沙眼衣原体感染2例、轮状病毒感染2例),感染率为13.56%。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0.01)。结论在基层医院建立监控报告机制和实施多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降低患者发生耐药菌院内感染的机率,保障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方法与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9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护理和康复过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4.2±6.5)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8.4±7.3)d,对照组住院天数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为(1.2±0.3)万元,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1±0.4)万元,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患者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过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抑郁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6年41例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07年成立心理护理干预质控小组,对42例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除常规护理外,系统实施抑郁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抑郁状况和生存质量。结果入院第2天,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0d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鼻出血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42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1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1 a内鼻出血次数、急诊次数.结果 住院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鼻出血次数分别为3、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8例38~88岁符合诊 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给予运动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测定两组 患者干预两个月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后,与运动前比较,运动组的SDS、SAS评分 明显下降(P<0.05)、WHOQOL—BREF评分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的SDS、SAS、WHOQOL—BREF评 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量化运动处方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9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G)进行评价,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76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前、术中疼痛和焦虑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急诊救治时间、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进入绿色通道的A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处置。患者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后,应用HAMA、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急诊救治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烦不寐、急躁易怒等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AUGIB患者抢救时间,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稳定病情、改善预后、加快止血等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9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术后6个月观察2组患者鼻腔主观症状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NOT-22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SNOT-22、PSQI、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手术治疗CRSwNP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