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采用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L4/5节段22例,L5/S1节段14例,联合5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滑脱8例。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ntebral disc height ratio)。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JOA评分、VAS、LL、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充分减压,缓解症状,稳定融合,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双动护理法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护理干预,对各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估量表(Low lumbar pain scales,LLPS)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L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动护理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5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术前术后腰腿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手术效果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并术后复查CT、MRI。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术前评分为(7.5±1.0)分,术后90d评分为(1.9±0.5)(P0.05)。经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效果优45例,良好9例,可5例、差1例,其中取得明显手术效果为90%(54/60)。术后复查MRI显示突出物彻底或者大部分消失。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行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有效,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经筋理论的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机理.方法 1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给予基于经筋理论的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体疗效、临床症候评分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观察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10.49±1.5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35.69±3.19)°与术前的Cobb角(27.61±2.2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11.71±2.21)°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23±0.49)分及JOA评分(26.79±3.77)分与对照组VAS评分(2.14±0.56)分及JOA评分(20.13±2.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S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冠状Cobb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恢复,椎间隙融合情况良好,腰腿疼痛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但由于内固定降低了脊柱的灵活度及顺应性,邻近节段的退变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调神法结合常规针法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针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 腰痛病情(Fairbank J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较好,提示 其可能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26例)应用后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6例)则采取前路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而Cobb角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10±0.79)分,低于对照组的(5.57±1.19)分(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分析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26例患者施行椎间孔镜腰椎问盘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结果:术后住院时间5~10d,平均(5.67±0.78)d。对患者腰疼及下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术前(7.58±1.65)分,术后为(1.53±1.25)分,疼痛明显减轻(P0.01)。以患者下肢直腿抬高体征消失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愈后,结果直腿抬高体征消失率89%。改良Macnab标准随访,优256例,良40例,可20例,差10例,优良率90.80%。结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的方法。椎间孔镜术前准备与护理、术中观察与处理、术后适宜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单 纯采用牵引推拿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92.1 %,对照组总有效率79.40I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疼 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 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一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软件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组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法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2.06±12.62)分,治疗后为(173.98±19.68)分;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2.39±11.56)分,治疗后为(136.69±20.68)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JOA)及直腿抬高检测评价3个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直腿抬高检测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2.5%、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76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前、术中疼痛和焦虑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经椎弓根螺钉固定,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56例患者,并对术后植骨融合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49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4.5%。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椎骨融合率第1年为90%,第2年全部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可使滑移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脊柱间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内热针联合偏振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影响.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内热针联合偏振光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偏振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1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 78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给予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随访。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研究组37例为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94.9%;对照组30例为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骨融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给予丹红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5.11±0.90)mmol/L和(6.23±1.00)mmol/L,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1.73±0.49)mmol/L和(2.42±0.51)mmol/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0.78±0.06)mmol/L和(0.56±0.05)mmol/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DNS评分分别为(8.7±3.3)分和(16.4±2.4)分,ADL评分分别为(74.1±7.4)分和(56.8±7.6)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健康赋权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健康赋权护理,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或健康赋权护理(试验组),比较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数字评分(NR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减压与重建稳定平衡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减压与重建稳定平衡手术智力,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明显,其中观察组腰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手术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缩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减压与重建稳定平衡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中应用。方法对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并随访。结果随访10~38个月,18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达90.0%;13例Ⅰ度滑脱基本复位,7例Ⅰ度滑脱4例基本复位,复位率达85.0%。结论后路减压并采用GSS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中医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223例,按随机法分成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1%比对照组的90.9%高(χ2=8.004,P〈0.01);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vs 89.1%,P〈0.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以及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