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锦45—29281井区位于锦45块西南部锦222—10断层与锦56断层交汇处。经过精细地质研究,结合三维地震解释,对该井区的构造特征进行了重新认识,发现了部署调整井的潜力区。在该井区共部署29口调整井,新增含油面积0.22km^2,新增地质储量129.68×10^4t。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今后老区的精细调整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钟市油田是一个超覆沉积在荆沙组剥蚀面上的多层叠瓦状砂岩油藏,具有岩性复杂、含油层组多、油砂体多、油藏类型多、断层多、油水关系复杂等诸多难点。通过油藏精细构造和地质研究,在细分层系的基础上,重新归位重组井网。采用老区补缺、扩边等方式,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储量动用和水驱动用程度,有效改善了油藏水驱开发效果。2011~2013年年均含水上升率均为负值,注采对应率由50.6%上升为62.4%。累计年产油量增加3.49×104t。  相似文献   

3.
依据准噶尔盆地彩南油田C135井区三工河组二段的动、静态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利用静态地质资料分析了 C135井区的区域应力成因机制背景,完成了储量复算,确定研究区地质储量合计67.81×^104 t。利用开发动态资料探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结合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认为,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C135井区三工河组二段第3小层,集中在变异系数和级差大的砂体中。认为低幅度构造油藏容易造成底水锥进,研究区目前采液速度过高,含水率上升较快,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理采液速度为7%,对于注水见效的油井应当控制注水井注水量,防止油井水淹。  相似文献   

4.
萨北开发区西部断层较为发育,共发育大小断层49条,占全区断层总数的71%。针对断层区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地层压力低、动用程度低等问题,从构造特征认识和挖潜方式优化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了井震结合、综合验证、分类优化、配套挖潜的断层区整体挖潜模式,指导断层区注采系统调整、高效井设计,优化断层区注采参数和配套措施挖潜,取得了累计增油42.2×104t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长垣外围葡萄花油田某水平井为例,依托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尝试应用几种常见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可采储量,分析开发动态,讨论改进措施。水平井可采储量在1.2×104t左右,采出程度不足50%,开采潜力巨大。含水率变化表现为"厂"型见水特征,具有见水早、见水后含水上升快、高含水期长等特点,指示点状见水局部水淹模式,伴有部分稳定水驱特征,产生机理可以解释为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注水单点突进造成局部单向水淹,这也进而造成投产早期开发曲线高于理论曲线。后期随着连通注水井转为短周期间注,含水率变化渐趋稳定,实际开发曲线逐渐向理论曲线靠近,显示开发效果好转;不过含水快速上升趋势未变,暴性水淹风险尚存。为此,有必要采用"层内均衡注水、层内温和注水"的原则,前者对应措施包括完善注采井网,吐水、酸化解堵增注,关闭与油井连通性好的水井或进行间注;后者实现手段为小流量、低压力、短周期注水,超前注水,及时根据含水特征调控油井生产压差和采液强度。  相似文献   

6.
河西务构造带历经30年勘探开发,目前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阶段,采出程度较高。多年的勘探开发证实,河西务构造带为一复式油气聚集带,沙四段是主力产油层,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总量的60%,已发现油藏受反向断层控制为主,发育反向断块、断鼻圈闭,现在评价潜力较大的反向断块已基本钻探。前期通过精细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提出顺向断块油气成藏模式,优选2个顺向断块进行了精细评价,部署2口评价井,其中一口井目前已经完钻,取得较好的钻探效果和认识,对油藏评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构造背景优越的顺向断块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与实施有望是该区带寻找优质储量的重要接替战场。  相似文献   

7.
在马36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特征基础上,通过相控地质建模,应用已有的实际动态数据,利用油藏模拟技术对马36井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注水井流线方向为沿高渗透带方向以及研究区内剩余油沿断层一线分布的规律,进而提出了针对不同层的剩余油侧重的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8.
考虑储层渗透率、断块面积、断块长宽比以及地层倾角等地质因素,建立了68个不同的概念地质模型,设计了420个数值模拟方案,系统研究了特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合理的注采井网形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渗透率较低,宜采用五点井网;渗透率较高,断块面积较大,宜采用反七点井网;窄条带状断块长宽比越大,反七点井网越适宜;渗透率越大,地层倾角越大,底部注水开发效果越好。在海拉尔油田典型断块的应用结果表明:窄陡断块,宜采用底部注水方式,特低渗透宽缓断块,宜采用反七点井网,开发效果均较好。该研究对特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注采井网优化和井网部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葡北油田三断块葡136井区目前开发状况,进行了葡萄花油层断层特征的三维建模精细解释和砂体展布特征分析,描述了葡136井区不同类型的砂体与断层匹配模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对断层边部的剩余油富集区进行了圈定,确定研究区内反向断层上升盘一侧、断层交叉部位为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最终在全区刻画出4个剩余油富集区,该技术的实现对提高水驱油藏断层边部采收率,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庆长垣油田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分布高度零散,寻找潜力、保持油田稳产越来越难.在开发形势迫切需要找准潜力油层的情况下,大庆长垣油田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技术的推广研究,用以指导油田的二次开发.在密井网条件下的杏六区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研究,形成了以“井断点引导”小断层解释、密井网约束三维速度场时深转换为特色的井震结合精细刻画断层方法,准确刻画了该区的断层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指导部署了4口断层边部大斜度定向高效井,取得了成功经验,对油田的后续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庆长垣油田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分布高度零散,寻找潜力、保持油田稳产越来越难。在开发形势迫切需要找准潜力油层的情况下,大庆长垣油田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技术的推广研究,用以指导油田的二次开发。在密井网条件下的杏六区开展了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研究,形成了以"井断点引导"小断层解释、密井网约束三维速度场时深转换为特色的井震结合精细刻画断层方法,准确刻画了该区的断层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指导部署了4口断层边部大斜度定向高效井,取得了成功经验,对油田的后续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姬塬油田长4+5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属于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相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岩心渗透率为0.58mD,孔隙度11.2%。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出现局部微裂缝发育油井见水、局部注采对应性差、个别油井堵塞加剧且有效期短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该油藏油水井连通关系,评价一次井网条件下的注水政策,开展堵塞机理及措施类型、参数方式优化研究。通过改善水驱方法研究,与2013年相比,姬塬油田长4+5油藏含水率上升减缓,水驱状况稳定变好,地层压力缓慢恢复并趋于稳定,动态可采储量增加19×104t。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经历了细分层系、加密井网、强化提掖、低品位储量动用、扩大聚合物驱和稠油热采及后续水驱等开发阶段。随着油田的深度开发,造成储层物性发生显著变化,非均质增强,造成注水井测试成功率和测试层段合格率较低。结合孤岛的地质、工艺特点,开展了利用提高注水井层测试段合格率的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1+2小砂体分布零散,现有井网储量控制程度低,采收率低。基于理论测算及矿场实际,在砂体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类型砂体开发对策研究,结合经济评价,确定不同类型砂体的最佳开发模式。截至2015年10月共投产新井13口,其中油井7口,水井6口,新建产能1.76×104t,日油水平由调整前的124.1t增加到182.9t,日注水量由791m3增加到1263m3,综合含水率下降2%,小砂体挖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同类小砂体油藏的开发决策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辉 《长江大学学报》2018,(3):70-76,85
透镜状油藏沉积特征明显,高渗条带显著,核翼物性差异大,采用常规注采井网开发导致高渗条带水淹水窜严重、砂体边缘注不进采不出问题严重。为了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以典型透镜状油藏河146块为例,在层系划分、井网方向、井距大小和工艺措施等方面均进行了差异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砂体叠置区域剩余储量丰度高,可采用局部层系细分的方式开发;含水突进方向受沉积相方向影响大,沿沉积展布方向部署井网较好;井距计算以主力砂体物性为主考虑,对于局部注采井距离偏大、井组内水淹不均衡等问题,采用径向水力射流井网适配。差异化调整的对策思路对同类型油藏的合理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钻井地质跟踪方法进行了探讨依据开发井、探评井试油资料,结合投产井生产动态,对部分井区构造低部位井油层重新解释(区块内每个小段块有效厚度解释标准各有差异),完善了有效厚度解释标准,满足了开发钻井需求;在开发钻井过程中,边钻井边认识边完善,随钻跟踪调整,优化井位运行,减少无效进尺,节约开发钻井成本;拓宽开发领域,及时发现新含油层系。实际跟踪效果表明,该方法既综合提高了钻井成功率,保证开发钻井效果,又节约开发钻井投资成本,提高了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对保证开发井钻井效果和产能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驱三类油层层数多、层系划分粗、开采井段长、层间动用差异大的实际,在杏一区开展层系细分重组改善薄差油层开发效果的方法研究。项目立足现有井网,结合三次加密缓钻井的投产和油水井的补孔封堵,对不同开采层系的各套井网重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从根本上减小层间差异,完善注采关系,大大改善了薄差油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江河区低压注水系统注水井开井数43口,随着水质不断变化,腐蚀性逐渐增强(江河区的腐蚀速率为0.292mm/a)。因腐蚀造成测试遇阻有32井次,作业26井次(油管更换1067根),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通过对江河区注水系统水性分析,明确污水腐蚀的原因,研究有效降低回注污水腐蚀性的治理方法,确保江河区"注水罐出口、计量站、注水井井口和注水井井下"四点一线回注污水水质稳定,为江河区"注够水、注好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合海拉尔盆地储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分析了其不同岩性储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海拉尔盆地属于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断块破碎、构造倾角大、扇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油层变化快等地质特点,储层岩性包含砂砾岩、裂缝性潜山、含凝灰质砂岩及特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投入开发以来,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砂砾岩油藏含水上升快、潜山油藏底水锥进快,含凝灰质储层特低渗及致密砂岩储层水井注入困难,难以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针对不同岩性储层暴露的开发矛盾,以油藏精细描述为指导,实施井网加密、注聚调剖、周期注水、注CO_2混相驱及大规模压裂等调整对策。通过近10年开发调整,改善了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适合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岩性储层的综合调整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民油田民3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阶段,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岩心及动态资料研究其目前生产现状,发现该区块裂缝断层发育,水淹水洗严重。针对问题,为实现稳产,对该区块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研究该区块扶杨油层隔夹层类型、分布特征、砂体特征,分析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针对高含水特征采取精细注水调控,水井排加密和堵水主力层位、压裂接替层等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