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生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生菜黑斑病是生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影响生菜质量并导致减产。目前报道的生菜黑斑病病原菌种类较多,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地区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从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种植温室采集生菜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与鉴定。【方法】采用的病原菌鉴定的主要方法为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对病原菌DNA的ITS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起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生菜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今后生产上相关生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化合物口服利用度(OB >30%、药物相似性(DL)>0.18为条件,检索得到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Drugbank、UniProt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提取并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制作三七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2019年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的大豆黑斑病发生严重,发病植株叶片和豆荚上产生褐色病斑,叶片上病斑连接成片、出现穿孔,最终干枯脱落,严重影响产量.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发病地区采集大豆黑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通过病原菌形态显微镜观测,结合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DNA的ITS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鉴定结果明确,引起北京和山西部分地区大豆黑斑病的病原菌均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大豆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杏果实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杏果实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黑斑病进行了报道,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及形态研究结果,鉴定其病原是一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适宜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8℃,适宜pH值为4~8,最适pH值为5.78.以蛋白胨或酵母汁为氮源,淀粉或乳糖为碳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三七(Panax notoginseng)绿色种植和质量安全,探讨中国三七安全生产的土壤风险阈值。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Cd(镉)、Pb(铅)含量和有效态、三七主根Cd、Pb含量,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三七主根Cd、Pb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Cd、Pb总量与有效态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模型建立土壤Cd、Pb总量有效态与三七主根Cd、Pb的回归方程,反推土壤有效态Cd、Pb阈值。结果表明,三七种植区土壤Cd、Pb样品超标率分别是83.64%和16.36%,土壤Cd污染严重,土壤Pb处于清洁水平。三七主根Pb含量未超标,Cd含量超标率为29.09%。土壤pH与三七主根Pb呈显著负相关,三七主根Cd含量与土壤Cd含量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三七主根Pb与土壤Pb含量和土壤有效态Pb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三七主根Cd、Pb限量标准推导出土壤有效态Cd阈值为0.27 mg/kg,土壤有效态Pb阈值为70.66 mg/kg。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对三七总皂苷超高压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超高压提取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基础上,以三七总皂苷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压力、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压力403 MPa、料液比1∶71(g∶m L)、提取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三七总皂苷实际提取率为11.82%,与理论预测值(11.91%)的相对误差仅为0.76%。  相似文献   

8.
月季是一种世界上常见的、重要的观赏植物.2019年10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长江路、文化路等绿化带发现月季植株患有黑斑病,为鉴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采集月季患病植株叶片,使用单孢分离法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病原菌SQYJAA-1.对该病原菌SQYJAA-1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对其rDNA ITS、GPD和EF1-α等3个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棕褐色,呈倒棒状,表面有横隔膜和纵隔膜.该菌株能使健康月季离体叶片出现黑斑病病症.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原菌菌株SQYJAA-1(ITS序列MN495846,GPD序列MK683866,EF1-α序列MT133312)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ITS序列MN495797,GPD序列MK683865,EF1-α序列KY094931)聚于1个分支,由此确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SQYJAA-1为链格孢.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SQYJAA-1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pH值为6.0,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最适宜SQYJAA-1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商丘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山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的鉴定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表明,此3株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甲基硫菌灵、根康、多菌灵对茄孢镰孢菌、尖镰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引起的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明确引起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的病原,有效防控该病害的扩展和蔓延,为病害的进一步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对病原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喀什叶城和莎车两个县的8个核桃园中采集典型的核桃叶斑病标本,经分离培养纯化及接种试验,确定了喀什地区核桃生产园叶斑病的病原.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培养观察和测定,并采用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F-ITS4)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获得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定引起核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喀什地区核桃叶斑病主要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降血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球磨法对三七细粉进行超微粉碎,对所获不同粒径三七粉的外观性状、流动性、松密度和吸湿性等一般物理性状及有效成分溶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三七粉体逐渐出现团聚现象,颜色变浅,粉末细腻,颗粒感消失,流动性变差,松密度提高,吸湿性变强.但三七超微粉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与80目细粉相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开发潜力巨大。在阐述三七生长特性及云南省三七产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云南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三七栽培规范,从系统工程视角,利用三七育苗工程技术和三七大田栽培工程技术构建起农机、农艺融合的三七栽培工程技术体系,为云南省三七产业向工程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伟  王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07-1408,1651
[目的]测定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文山产区的三七主根中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索了不同种植年限样品中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25℃。[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皂苷含量也相对增加,最佳种植的年限为3~4年。[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引起三七细菌性叶宽病的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方法]以2011及2012年在云南文山及石林县的三七苗圃采集的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株为材料,采用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菌株致病性并重新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病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结论]该研究为三七细菌性叶瘫病菌详细鉴定的国内首报。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在武汉市再力花叶片上发现一种病害,该病发病初期为红褐色针尖状圆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至灰褐色,斑缘红褐色,外有黄色晕圈,病健交界明显;发病后期病斑进一步扩展联合成大病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多数叶片布满病斑且干枯死亡,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从叶片上分离得到病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鉴定该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rssler]。该病菌为害再力花引起叶斑病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引起人面子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利用常规组织分离纯化方法对罹病的人面子树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疑似病原菌菌株的致病性,然后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联合基因(ITS和TUB2)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种类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将分离菌RM-1、RM-2和RM-3等3个菌株依次鉴定为庞多顶多毛孢(Bartalinia pondoensis)、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小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parva),且上述3种菌均可侵染人面子树叶片引起褐色病斑.确认人面子树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庞多顶多毛孢(B.pondoensis)、暹罗刺盘孢(C.siamense)和小拟盘多毛孢(P.parva).该研究可为制定人面子树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高梁链格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高粱叶片上的一种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生产迅速.菌丝边缘白色.中央灰绿色;分生孢子串联成链状,褐色,近圆柱状或倒棍棒状,有横隔膜2~7个.纵隔膜0~4个.鉴定其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结论]该病在高粱叶片上发病严重,应对其侵染治病过程以及致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黑斑病是大棚香蕉(Musa)组培苗的一个重要病害.通过对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的观察及致病性的测定,证明该病害由香蕉链格孢(Alternaria musae Bovr.et Bat.)真菌所致,并且该菌所引起的大棚香蕉组培苗病害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