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额南油田是2009年发现的位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内的一个含油气区块,主要含油气层系为下白垩统,该区块研究程度较低,亟需对沉积演化及油气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额南油田下白垩统包括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塞汉组,但仅在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发现油气显示。通过综合分析岩屑录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阿尔善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腾格尔组一段以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为主,周边发育小型扇三角洲扇体;腾格尔组二段以滨浅湖相为主,但初期仍发育了少量小型扇三角洲扇体,后期仅发育泥岩沉积。  相似文献   

2.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普光气田的沉积古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小层单元内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沉积模式。研究表明,普光地区主体带长兴组和飞仙关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和斜坡一盆地3大类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3个相带,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可划分为台地边缘相带,斜坡一盆地沉积体系为台地前缘斜坡相、陆棚相和盆地相3个相带。二叠统长兴组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组合相沉积,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则发育台地边缘滩相沉积。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测井、录井、岩心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应用构造学、沉积学基本原理,系统地探讨了研究区内早白垩世嫩江组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深入研究了嫩江组各段沉积相平面分布及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嫩江组物源来自北部的长春岭-肇州水系和西南的通榆-保康水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和半深湖-深湖4种主要沉积亚相类型,嫩一段到嫩五段表现为从深湖-半深湖到浅湖再到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过程,表现出湖盆急剧下降(嫩一段、嫩二段)到缓慢抬升(嫩三段至五段)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前人区域研究成果与收集到的近年最新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北-南巴拉望盆地构造-沉积充填演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北-南巴拉望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表明,北-南巴拉望盆地新生代经历了始新世-早渐新世裂陷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漂移期、中中新世前陆期及晚中新世-第四纪拗陷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发育三角洲-滨浅海沉积体系,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滨浅海沉积体系,中中新世-第四纪发育三角洲-正常开阔海沉积体系。北-南巴拉望盆地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2套烃源岩、下中新统碳酸盐岩和下中新统砂岩2类主要储层以及中中新统-第四系区域性盖层,发育生物礁和构造2类油气藏,具有“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2类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东秦岭山阳-柞水盆地泥盆系的沉积构造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对其准确认识对于进一步确定加里东运动的性质十分重要。对东秦岭山阳-怍水盆地泥盆系“刘岭群”中沉积构造研究和古流向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东秦岭山阳柞水盆地的泥盆系处在南秦岭被动大陆边缘向北秦岭活动大陆边缘俯冲的关键地带,且主要受南秦岭被动大陆边缘控制,其沉积背景为浅海相、滨浅海相;古流向为正北方向。  相似文献   

6.
济源凹陷中生界主要有上三叠统谭庄组和下侏罗统鞍腰组2套烃源岩。通过选用古热流法,利用“沉积盆地热史恢复模拟系统(ThermodelforWindows)”软件,以济参1井为例对济源凹陷进行热史恢复,并在此基础上对中生界烃源岩的成熟【走和生烃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济参1井中生界烃源岩在160Ma(中侏罗世)左右进入成熟早期阶段,157Ma(中侏罗世末)达到生烃高峰,随后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层抬升,生烃停滞,在早白垩世中晚期二次生烃,为研究区晚期成藏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地质剖面以及测井相等标志,对吐哈盆地水西沟群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以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为主。辫状河三角洲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由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和河口砂坝微相组成;湖泊相以浅湖亚相为主要,由浅湖砂坝和浅湖泥组成。通过对每种沉积相、亚相和微相展布规律的研究,进而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及其发育位置和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对沉积剖面和沉积相与油气关系的研究,指出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储集的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   

8.
综合岩心观测、测录井资料、古生物及镜下薄片鉴定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H地区长7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有效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主要发育深湖-深湖亚相,沉积微相主要为浊积岩与深湖泥,其中浊积岩为主要的储集体。长73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深湖泥微相,浊积岩体零星分布;长72油层沉积时期,浊积岩体开始发育,主要位于区内东南方,连片分布;长71油层沉积时期,浊积岩体持续沉积,砂体厚度与面积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9.
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北长7油藏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铁边城北长7油藏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半深湖-深湖亚相,由水下支流间湾及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构成,三角洲前缘的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支流间湾微相。研究区延长组长7沉积期主要物源来自盆地北东向,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非常发育,厚度较大,分布面积广,对于盆地中生界的石油勘探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勘探程度低,根据钻井、地震及野外踏勘等资料,利用古地貌分析确定物源方向,单井相、地震相分析确定相类型,对五墩凹陷侏罗系物源体系及沉积演化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发育辨状河、辨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物源主要受北西向北山、南部三危山和东部物源体系控制。在五敦凹陷北部和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凹陷中部为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11.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已有的岩心、测录井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三叠纪长4+5期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微相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三叠纪长4+5期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缺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长4+5期由于后期发生了一次湖侵,砂体产生退积,分流河道变宽,分割性减弱,砂体沉积范围较前期扩大;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划分为6种微相类型,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为发育,是该区内良好的储集层,也是今后勘探和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EsL2)储集砂体变化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充分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共识别出3种沉积亚相5种沉积微相类型,精细描述了各个小层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半深湖沉积,随着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三角洲由西北向东南不断推进或收缩,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旋回,即经历了3次由浅湖-半深湖演变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湖退过程。由于区内砂体横向尖灭普遍,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性圈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3.
涪陵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O3w-S1l)发育一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在沉积构造背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曲线、岩心描述等多种资料,将O3w-S1l下部暗色泥页岩段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暗色泥页岩段主要为深水陆棚沉积环境,自下而上可划分出4种沉积微相类型,分别为深水硅泥质陆棚微相、深水泥质陆棚微相、深水砂泥质陆棚微相、深水混积陆棚微相。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物厚度稳定,研究区向东南或西北方向延伸,沉积相由深水陆棚逐渐向浅水陆棚演变。  相似文献   

14.
东巴伦支海盆地位于北极海域,是一个发育有完整前裂谷-同裂谷-后裂谷层序的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形成于贝加尔期-加里东期基底之上。盆地主要沉积层序为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纪前裂谷期拗陷沉积单元、二叠-三叠纪同裂谷期沉积单元和三叠纪晚期-早第三纪后裂谷期拗陷沉积单元;其主力烃源岩为三叠系页岩及煤层,主要储盖组合为中-上侏罗统砂岩-泥岩,共划分为1个含油气系统和2个成藏组合。根据油藏规模序列法预测,东巴伦支海盆地百万桶以上油气田平均预测值为21个,总可采储量81755百万桶油当量(MMBoe)。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录井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建立了大芦湖油田东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类型及垂向演化规律。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四级层序1、四级层序2和四级层序3。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岩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三角洲是研究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在3个四级层序均有发育;受断层坡折和负地形的影响,浊积岩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1和四级层序2早期,位于三角洲沉积前端;滨浅湖滩坝沉积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2晚期和四级层序3时期,受相对平缓的古地貌、滨浅湖波浪和沿岸流作用的影响,该沉积是由三角洲前缘沉积物被再搬运、沉积而形成。总体而言,相对湖平面的变化规律和沉积古地形的演化特征控制了研究区垂向上的沉积体系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巴彦呼舒凹陷的油气勘探不断有新的发现,展示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目前勘探程度较低。通过对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古生物等资料综合分析,将南屯组(K_1n)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在该基础上开展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研究,进而预测有利区带。研究表明,K_1n沉积时期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沉积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发育于东部的缓坡带;湖泊沉积相主要发育在中部洼槽带及扇(辫状河)三角洲的边部。沉积格局整体具有"东西分带"特征,从盆地陡坡带到盆地缓坡带,沉积相类型依次由扇三角洲逐渐过渡为滨浅湖、半深湖-深湖再演变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不同沉积演化时期,沉积体系分布有所差异,总体表现出水体由"深盆、深水"到"广盆、浅水"的变化,从SQ1到SQ2沉积时期,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规模明显变小。生、储、盖组合及成藏条件综合研究表明,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物性较好,紧邻规模较大的优质烃源岩,在陡坡带断裂发育地区易形成陡坡反转构造油气藏;在缓坡带可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而靠近洼槽区易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Ⅱ油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化验、录井资料,通过岩石颜色、岩石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确定了流沙港组三段(流三段)Ⅱ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划分了沉积亚相和微相,并据此探讨了流三段Ⅱ油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流三段Ⅱ油组为扇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和滨浅湖4个亚相和若干微相;流三段Ⅱ油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沉积在该研究区西北部广泛发育,仅在其东南部分布滨浅湖亚相;Ⅱ油组MSC5到MSC6沉积时期,沉积相展布格局基本相似,但伴随湖平面逐渐上升,MSC6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分布范围逐渐减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有利的油气储层相带。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大量钻井、测井剖面以及相标志的基础上,对柴西南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研究区发育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底扇相3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浅湖亚相是湖泊相中的主要亚相类型,由浅湖砂坝、浅湖泥、浅湖灰泥、藻灰岩、浅湖鲕粒(生物碎屑)滩和风暴沉积组成。辫状河三角洲相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该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和河口砂坝微相;湖底扇相主要发育于七个泉地区,其中发育典型浊积岩层序序列。  相似文献   

19.
冯地坑-洪德地区长7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重要油层组之一,但一直以来对其沉积相研究程度较低。结合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对其岩石类型、砂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测井相等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了其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并建立长7油层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冯地坑-洪德地区长7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曲流河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2种亚相,湖泊相发育浅湖亚相;研究区三角洲前缘砂体以细砂-粉砂为主,发育有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5种微相。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分析川西地区浅中层储层岩心及铸体薄片,对该研究区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该区浅中层气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沉积相带中,其次分布于湖泊-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冲积扇相和滨浅湖沉积体系中;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物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岩相和成岩作用3个方面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于川西地区勘探开发前景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