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温度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克氏原螯虾幼虾(3.11±0.04 g)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个温度处理组(23、26、29、31℃),通过加热棒调节养殖水体温度,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与体重在26℃条件下增长最快,显著高于另外3个温度条件(P<0.05),在29℃和31℃条件下体长与体重增长较快,均显著高于23℃(P<0.05)。温度差异对克氏原螯虾肥满度并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在温度为23℃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成活率最高,可达100%,显著高于另外3个温度条件(P<0.05),其中31℃条件下幼虾的成活率最低,仅为89%。在4个温度条件下,23℃饲料系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条件(P<0.05),而26℃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23℃(P<0.05)。克氏原螯虾摄食率在4个温度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克氏原螯虾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氏原螯虾DNA为材料,对AFLP分析中的基因组酶切时间、选择性扩增中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3个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因组用EcoR I和MseI双酶切5h,选择性扩增的PCR反应体系中Mg~(2+)1.5 mmol/L是进行克氏原螯虾AFLP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能够得到丰富稳定的带纹.而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对选择性扩增没有明显影响.该体系的构建为AFLP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和成虾的胃及肠道内的食物组成和食物充塞度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在水族箱(60 cm×40 cm×40 cm)中先后进行了两试验期克氏原螯虾(规格为3~5 g/尾)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小浮萍Lemna minor、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摄食与生长试验,每个水族箱中投放克氏原螯虾20尾;另外,在稻田的环沟内对不同投饲模式(分别投喂粗蛋白质量分数为30%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颗粒饲料及水草和小杂鱼)下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虾肠道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成虾对食物的选择性降低,水域中所能得到的水生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均可成为其维持生存的食物,而分布广、生物量大且最易摄取的水草是其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8:00—10:00和19:00—22:00分别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摄食时段,其它时段摄食强度较弱;投喂伊乐藻、小浮萍和苦草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效果优于水花生和水葫芦,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小浮萍的饲养效果略好于伊乐藻和苦草,但3种水草间的饲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规格的虾苗投喂小浮萍、伊乐藻、苦草、水花生和水葫芦的平均日增重率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稻田环沟内不同投饲模式下,投喂小杂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优于投喂颗粒饲料组和颗粒饲料+水草组。  相似文献   

4.
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和成虾的胃及肠道内的食物组成和食物充塞度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在水族箱(60 cm×40 cm×40 cm)中先后进行了两试验期克氏原螯虾(规格为3~5 g/尾)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小浮萍Lemna minor、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摄食与生长试验,每个水族箱中投放克氏原螯虾20尾;另外,在稻田的环沟内对不同投饲模式(分别投喂粗蛋白质量分数为30%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颗粒饲料及水草和小杂鱼)下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虾肠道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成虾对食物的选择性降低,水域中所能得到的水生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均可成为其维持生存的食物,而分布广、生物量大且最易摄取的水草是其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8:00—10:00和19:00—22:00分别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摄食时段,其它时段摄食强度较弱;投喂伊乐藻、小浮萍和苦草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效果优于水花生和水葫芦,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小浮萍的饲养效果略好于伊乐藻和苦草,但3种水草间的饲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规格的虾苗投喂小浮萍、伊乐藻、苦草、水花生和水葫芦的平均日增重率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稻田环沟内不同投饲模式下,投喂小杂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优于投喂颗粒饲料组和颗粒饲料+水草组。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了解潜江市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情况,针对潜江市克氏原螯虾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虾莲共作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最低,虾稻共作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较好,池塘专养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效益最高,为虾莲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效益的2倍;虾稻共作仍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标记法对来自宁波(NB)、南通(NT)、古里(GL)、大义(DY)和白茆(BM)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性选择行为进行研究。试验中共记录到220对交配虾,其中异地交配的克氏原螯虾186对,占总数的84.55%(P<0.01)。交配虾中雌雄虾体重差在5 g以下和体长差在0~1 cm间的交配对数分别占总数的64.09%和85.00%(P<0.01)。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更趋向于选择异地虾进行交配以减少近亲繁殖,提高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且选择个体大小与自身相当的虾完成交配以增加交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雌雄分养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效果的影响,分析全雌性、全雄性和雌雄混养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生长、存活、伤残以及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模式对克氏原螯虾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在养殖90 d时,全雌性养殖存活率最高,为74.17%,伤残率最低,为5.62%;雌雄混养模式下,雄虾平均体重始终高于雌虾,雌虾存活率和伤残率则始终高于雄虾;全雌组雌虾性腺发育程度高于雌雄混养组。  相似文献   

8.
结合无公害水产养殖标准,阐述了目前我国克氏原螫虾(Procambarus clarkii)无公害养殖的养殖模式、养殖环境、种苗、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随州、济南、宁波和常熟4个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对选择性引物在4个群体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76个位点,多态位点241个;4个群体的杂合度分别为0.200 9、0.200 9、0.228 2、0.143 7,Shannon’s指数分别为0.292 9、0.292 9、0.339 9、0.213 9,可见4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39.76%的遗传变异由群体间贡献,60.24%的变异分布于群体内个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0.397 65(P<0.01),说明4个群体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利用MEGA3.0软件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随州、济南群体差异小,可聚为一类,宁波、常熟群体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养殖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4-5885
阐述了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及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6,(16):4237-4240
采用不同密度(12、20、32、40、52、60尾/m~2)饲养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ll)[体重(2.4±0.2)g]2个月,分别计算其相对生长率、成活率、附肢完整率,测定其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AC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溶菌酶(LZM)活性,旨在了解饲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成活和抗病力的影响,寻找此规格克氏原螯虾适宜的养殖密度。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生长率、成活率、附肢完整率及肝胰腺的ACP、T-SOD、LZM活性均显著下降。考虑到既要能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又要获得最大的生长率和成活率,综合分析后认为,20尾/m~2的饲养密度为此规格克氏原螯虾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开展了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是可行的,并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克氏原螯虾的食性和摄食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能适应多种生境,其食物组成随栖息地食物丰度而发生改变,丰度高的食物是其主要摄食来源;克氏原螯虾摄食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晚间摄食活动明显多于白天,其摄食量在早6:00达到最高,晚18:00最低.  相似文献   

14.
从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放养模式、虾苗放养注意事项、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及科学捕捞等方面介绍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克氏原螯虾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于2007年在盱眙县河桥镇进行了克氏原螯虾池塘高产养殖试验。试验池面积为0.27hm2的小池15个,分别编号为1~15号;面积0.67hm2的中池2个,分别编号为16、17号;面积0.6hm2的中池1个,编号为18号(苗种繁育池)。总体池塘面积5.93hm2;全年共销售商品克氏原螯虾31807kg,平均规格26.9尾/kg,平均单产5964kg/hm2,最高单产8265kg/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高产养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良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36-37
该文阐述了克氏原螯虾高产养殖实验,结果表明,667m^2产成虾263.7kg,纯收入1933元。  相似文献   

17.
本刊于2007年第2~3期刊登了《龙虾人工养殖技术》专题,很多读者对此感兴趣,希望能更详细地了解技术操作过程。从这期开始,我们将分三期介绍龙虾养殖具体技术要点和步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深水  王国良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70-270,272
介绍了克氏原螯虾的池塘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虾苗选择与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以期为龙虾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温度和体重对克氏原螯虾(Procamabrus clarkii)日维持氮的影响,选择体重(11 a.43±0.43) g、(15.44±0.44) g、(20.37±0.37) g的克氏原螯虾分别投喂不含蛋白质的饲料,测定不同温度(18、20、22、24、26、28、30℃)下日维持氮需要量。结果表明,体重对克氏原螯虾日维持氮需要影响不显著( P>0.05),而温度的影响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在18~26℃内的5个温度组,各组差异不明显,而水温为28℃和30℃的2个组,与其他组相比,维持氮需要量之间的差异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克氏原螯虾(Procambrus clarkii)对氟的蓄积性和可释放性,将220尾克氏原螯虾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养在含氟化钠0.00(对照)、0.05、0.50、5.00mg/L的水箱里,进行为期6周的暴露试验,每周周末取样1次;随后用自来水饲养进行为期4周的释放试验,每周周末取样1次。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克氏原螯虾体内氟的蓄积量。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氟有蓄积性,水体环境氟含量越高虾体蓄积越多,在染毒水体饲养时间越长蓄积越多,而且主要蓄积在虾的甲壳和肝脏内;克氏原螯虾对氟有可释放性,但释放的速度很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