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南方集体林区10个省(区)1993~2013年的林业统计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路径。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但直接影响并不显著;间接路径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和林业系统从业人数减少是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通过造林面积影响林业总产值的路径不显著。因此,未来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发展还有赖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改革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患患相关,如何搞好集体林权改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实施农村集体林权“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我县试点乡的情况,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的发展时期在改革的范围上也比较广泛,其中在集体林权的改革方面就有着很大的突破。我国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实践过程中,人们将农村土地单纯的理解为农业用地,林权改革对制约集体林业的发展就有着很大帮助,使得林业的发展活动也得到了有效增强。本文主要就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集体林权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集体林权制度在发展中不断暴露出弊端,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林业收入,为此,国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规定了农村集体林区中林业资产的所有权问题,以此来实现农民增收。但改革是把双刃剑,其在落实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利与有弊的影响,为此,文章仅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林业收入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此次改革能否真正实现农村增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林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集体林权改革。本文基于林业业态特殊性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相关制度进行探讨分析时,首先阐述了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业产权改革和其改革的重点,最后并从林业业态特殊性的角度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相关制度作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化隆县林业现状出发,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这一话题,分析了化隆县林业发展现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容以及对林业的重要影响,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林业的发展,对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的生态、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亦符合我县“生态立县”的总体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动林业经济健康合理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牵涉利益面广,改革阻力较大。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对金秀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做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可以更好的推动金秀镇林业经济健康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林业统计数据,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来我国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协同度不高,但呈现波动上升演变趋势;林业系统发展的有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产业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建设保障系统、生态资源系统;影响林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向和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建设保障系统。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为推进林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发展现代林业也是此轮林改的既定目标之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林业发展和农民切身的利益。在全面总结陵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集体林权改革,加快当地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法制障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制度性改革,近年来以迅猛之势席卷全国乡村。目前的实践已有成果,初步显示了林权改革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和诱人前景。然而,集体林权改革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明晰林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且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与"托管造林"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林业经营者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为此,本文力图从改革林地征用制度,对限额采伐管理进行"松绑",进一步落实林农对林权的抵押权以及加强林地流转法律法规建设四个方面落实林权的归属,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与"托管造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消除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法制障碍,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亚萍  金建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40-9343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县7个乡镇334位林农的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留守在乡村的林农年龄相对比较大,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林改后他们对林业科技服务有着急迫的需求意愿,非常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电视科教片、专业书籍以及专家直接指导和讲座等方式向他们提供相应的科技知识。同时,他们认为林改前后的林业科技服务活动没有多大改变。鉴于此,建议依托原有的林业推广站体系,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机制和体制,建立制度化、常规化的林业科技服务活动,以此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使林农成为真正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江西省奉新县、铜鼓县和武宁县的集体林权改革调查基础上,该文对集体林权改革后取得的林农收入增加、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和林区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等成效进行了评价,时林业主体改革之后存在的诸如林农抗风险能力较弱、林权改革配套政策滞后及林业经营规模较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行森林保险制度、制定林权交易规则和创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今后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溪市东营坊乡集体林产权改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集体林产权改革在盘活林地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实现“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增进农村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阐述了集体林产权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业分类经营是一项复杂、艰巨、牵涉面宽、政策性强,且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林权模糊、产权不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相关政策支撑不力等是制约当前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此,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重视林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应完善林权颁证、切实转换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公益林效益补偿政策,从而使林业分类经营能真切地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特点:民营林在全省的比重稳步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多种经营形式并存;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显;生产经营集约化和技术高新化。在分析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后,提出了发展非公由制林业的实施策略:保障非公有制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拓宽林业投资渠道;调整完善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实行轻税薄费政策并构建林权市场;加强政府引导,扶持龙头,促进非公有制林业规模化发展;优化民营林业发展环境,完善服务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分析辽宁省北票市集体林基本情况,阐述森林分类经营的区划原则、分区概况和实施分类经营的主要措施,对北票市从2001年开始分类经营后取得的成效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浙江、江西312户竹林种植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林地产权对林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稳定的产权和完善的流转权有助于提高农户林业生产绩效水平,且稳定的产权能够通过影响林地投资水平而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流转权则通过影响农户投资水平和劳动力转移而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间接作用,抵押权也会通过影响劳动力转移而对农户林业生产绩效产生较小的间接影响,但其并未对林业生产绩效产生直接作用;显著影响林业生产绩效的因素还包括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非农生产、竹林种植面积、竹林种植块数、村庄距离加工厂、村庄与加工厂合作以及村庄竹林面积比例。因此,应在继续深化林权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并建立完善的林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降低林权抵押贷款门槛,充分发挥林地产权的各项效应,以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乡(镇)林业站建设历程与职能的基础上,针对林改后出现的林农增收与公益林保护,林权分散、资金投入不足与规模经营、扩大再生产,森林粗放式经营与林业产业升级等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乡(镇)林业站在林改后应调整职能,并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性开发利用、商品林的经营、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方面阐述了林改后乡(镇)林业站职能调整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非公有制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实现全社会投资兴办林业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对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已有非公有制林业法律地位不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物权权利人的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和山林权属不稳定、山林纠纷多发等主要法律问题.提出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对策:①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②深化改革,健全物权制度;③稳定山权和林权,切实加强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